陕西97岁老农去世,国民党却从台湾送来题词,上书4字:民族之光

阿智通鉴 2024-12-13 21:46:37

2007年的一个夏日,陕西咸阳的一个老农家里正在进行一场不同寻常的葬礼。

院子很小,但却站着数百名陌生人,他们有的是闻讯赶来的村民,有的是特意前来吊唁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肃穆与哀思。

棺椁前,一块“民族之光”的牌匾格外醒目,人们纷纷上前,向牌匾深深鞠躬,表达着内心的敬意。

这块牌匾,是远在台湾的国民党荣誉主席亲笔写下,并派人专程送来的。

这也引发了人们的好奇:这位离世的老人究竟是谁,为何会受到如此隆重的遇?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台儿庄战役中的英雄

原来,这位今年97岁去世的老人名叫仵德厚,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国民党将领。

他16岁弃学从军,怀揣着一腔热血和报国之志,加入了冯玉祥将军的西北军。

冯玉祥

在军营中,仵德厚刻苦训练,同时也学到了不少军事知识。

凭借着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仵一步步从士兵晋升为军官,最终成为了一名威名远扬的少将副师长。

仵德厚一生戎马,参与过多次重大战役,为国为民建立了赫赫战功。

在这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台儿庄战役中的英勇表现。

1938年,日军发动了台儿庄战役,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战事吃紧之际,时任国民党第88旅176团3营营长的仵德厚临危受命,率领敢死队40余人,在漆黑的夜色中潜入日军占领区,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仵德厚

仵德厚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领导才能。

他沉着冷静,指挥若定,率领一支精锐小队迎战人数远胜己方的日军。双方展开了惨烈的近距离搏杀,战况激烈至极。

战斗异常惨烈,刺刀撞击刺刀,子弹贴着耳畔飞过,血肉横飞,尸体遍地。

仵德厚左手中弹,鲜血直流,但他依然奋不顾身地战斗着,誓与台儿庄共存亡。

他率领敢死队员们不眠不休,奋战了24小时,最后终于凭借惊人的勇气和战术智慧,成功突袭了日军指挥中枢。

这次出其不意的行动不仅重创了敌军主力,更彻底瓦解了日军的进攻计划。敢死队以少胜多,创造了令人震撼的战果。

然而,代价也异常惨重,敢死队40余人,除仵德厚外只有3人幸存。全营伤亡六分之五,血洒台儿庄。

这一仗,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打出了中华儿女的志气。仵德厚的英雄事迹,在军中广为传颂。

战后,他被晋升为团长,并多次立功,最终升任国民党第27师少将副师长。

抗战期间,仵德厚还先后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云麾勋章等多项殊荣,以表彰他为国为民的卓越贡献。

选错了路,沦为阶下囚

就这样,仵德厚以其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的精神,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抗日名将。

然而,在解放战争的洪流中,这位曾经的英雄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遗憾的选择,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1948年,解放军兵临太原城下。当时,仵德厚担任国民党第30军第27师的副师长。

面对共产党的和平解放方案,师长黄樵松决定起义投诚,但仵德厚和另一位师长戴炳南却暗中将这一计划告密给了阎锡山。

结果,黄樵松惨遭杀害,解放军的联络员晋夫也英勇就义。仵德厚的这一行为,不仅葬送了太原和平解放的机会,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争议。

黄樵松

1949年4月,太原终于在解放军的强攻下宣告解放,仵德厚也因战败被俘。

后来仵德厚被判处十年的有期徒刑,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被关在了阴暗的监狱里,昔日的荣耀与威严也烟消云散。

进入监狱后的仵德厚深深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之后就一直积极接受改造。

十年牢狱生涯结束后,仵德厚却没能重获自由。他又被发配到太原砖厂,成为了一名普通工人。

在那里,他一干就是16年。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如今只能靠纳鞋底、烧砖瓦为生。岁月的沧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直到1975年,已经65岁的仵德厚才终于获准返回家乡。然而,故乡已是物是人非。

曾经的亲人,包括父亲和妻子,都已经不在人世。仵德厚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开始学习种地,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

又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

随着时光的流逝,仵德厚的故事渐渐被人遗忘。直到2004年,一档电视节目重新将他搬上荧幕,他的经历才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村民们听说他曾是一位抗日名将,都感到不可思议。

2005年8月,仵德厚老人接到邀请,参观台了儿庄战役纪念馆,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在纪念馆,他还在自己的照片前面敬了礼。

然而,曾经的创伤已经在仵德厚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即便是在晚年获得关注时,他依然保持着低调。

每当有人称呼他“仵将军”时,他总是说自己配不上那个名号。在他看来,自己曾经的错误决定,给革命事业带来了损失,这是无法弥补的过错。

2007年6月,97岁的仵德厚在家中安详离世。

他的葬礼本不希望太过隆重,但许多民间人士不远千里前来吊唁,使得这场葬礼变得格外庄严肃穆。

那一块“民族之光”的牌匾,也成为了人们对这位老兵最后的致敬。

结语

仵德厚的经历,反映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每一个选择都至关重要。

他曾经是抗日战场上的英雄,但也曾是解放战争中的俘虏。这一生,既有辉煌,也有低谷。

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正确看待那些功过参半的人物?英雄与罪人之间,是否有一条清晰的界限?

或许,仵德厚晚年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人生的最后时光,他选择用平凡的生活,来赎罪自己曾经的过错。

他的故事,值得我们用更加包容、更加理性的眼光去理解。因为唯有直面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开创未来。

参考资料

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长仵德厚辞世——华商网,2007年6月7日发布

0 阅读:18

阿智通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