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为什么把整个城市作为剧场?

秦朔朋友圈 2024-07-31 12:46:12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会改变的,特别是在艺术和体育领域。

曾经人们以为画得像才是艺术的圭臬,但是照相技术出现后,绘画不得不走向后现代,去探索人类的精神与灵感的瞬间。

曾经每一支足球队都要设置前腰这个角色,贡献了普拉蒂尼、济科、鲁伊科斯塔、里克尔梅等著名大师,但是随着高位逼抢和皮尔洛式前腰后置的流行,这个角色几乎再难寻觅。

曾经文艺演出都要在华丽宏大的剧院中举行,但是环境戏剧的流行,沉浸式观演的传播,看戏并不一定要在剧场中。

曾经每一场大型赛事的开幕式都要在体育场举行,观众团团坐,表演在中间,诚然涌现了众多的经典时刻,但是巴黎奥运会却要走出体育场,把整个城市作为大舞台。

这就是巴黎,创意与时尚之都。

我们知道,但凡是精妙的创意和完美的执行,不光是编导天马行空的灵感,更是需要和这个城市的特质,历史与当下的情境相契合。

所以,拿破仑来到了巴黎,而克伦威尔去的是伦敦。

那么,巴黎和这个时代何以成就了这场全城体育盛宴,需要我们进一步来分析。

首先,欧洲有着历史悠久的街头艺术。

如果我们去过欧洲旅行,往往会对那里的街头艺术留下深刻的印象。欧洲的街头艺术形式多样,不仅仅是那些已经引进到国内的街头小提琴、吉他表演、肖像绘画,更多的是在传统中国人心中并不算艺术的形式,比如活人雕塑、泡泡艺术家、街头涂鸦等等。

欧洲街头艺术的来源很丰富,中世纪的游吟诗人、吉普赛人的旅行表演、民间的狂欢艺术等等,这些表演不挑场地,道具简单,主要依靠表演者本身的技能,往往撂地为摊,随处都可以表演。

其实,在世界各个文明中,但凡有市集的存在,这种在人群中表演,画地为台的形式就随之诞生。《水浒传》中打虎将李忠的卖艺、解放前北京天桥的相声、街头戏剧的表演、瞎子阿炳的二胡其实都是如此。只是解放后,政府按照苏联的模式,对传统艺人进行了收编,纳入了体制内。街头不再是官方允许的表演空间,所以也就渐渐沉寂下去。

我们可以把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看作是一场宏大的街头艺术组合,艺术本就来自于民间,来自于现实。

街头上的歌舞,如同一场没有巡游的狂欢节。再好的舞台也搭建不出跑酷的现场,古监狱的王后断头才有真正的悲歌。回归到民间,回归到现实,采风之诗不再由宫廷雅乐演唱,而是重回桑间濮上。

其次,“城市戏剧”是文旅演出不断升级的必然。

文体不分家,奥运会的开幕更是一场文艺秀,也是一项文旅活动。我曾经多次提出,1.0时代的文旅演出,是传统的镜框舞台式的。观众与表演者隔着高高的舞台,即便是布莱希特提出“打破第四堵墙”,可这堵墙是真实物理存在的,你怎么破?

所以到了2.0时代的文旅演出,就讲求实景和沉浸式的,把表演化在具体的景区之中。

实际上,如现在的西安的《长恨歌》、扬州的《春江花月夜》都属于1.5时代,似乎是在景区中表演,可实际上观众和演员的距离依然存在。

苏州沧浪亭的《浮生六记》,虽然观众跟着演员行动,但是古代戏曲的程式化又和观众的反应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反而是一些沉浸式互动剧场,观众和演员实现了内外的无距离互动。

而到了3.0的时代,我命名为“城市戏剧”,那就是打破一个景区的限制。就像这一次,没有什么巴黎圣母院、协和广场、卢浮宫等景区的区别,而是把一个城市整体作为剧场,依靠人的流动和故事的串联推进叙事。

所谓“人的流动”是运动员的进场线,通过船只在河上的流动,串联起一个个街头艺术表演;

所谓“故事的串联”就是酷似《刺客信条》角色的跑酷者去卢浮宫盗取《蒙娜丽莎》,却被小黄人捷足先登,然后小黄人又把画作送到现场。

确定目标,执行目标,遭遇困境,阴差阳错,实现目标,这是标准的悬念故事叙事结构。

这种流动感,使得城市戏剧的各个散点故事能进行有机地结合。其实,在中国有很多的古城,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

苏州的古城,以护城河环绕,现在一路是简单的灯光秀,能不能形成故事?沿河进入古城,上岸,依靠故事的线索,把八座城门,五座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园林,以及平江路、山塘街等经典串联起来?

故事未必是单线条式的,而是多线并联,让游客有多刷的期待和可能,并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游客管理。除了苏州之外,有着环形城墙的西安可以么?红色遗迹上千的上海可以么?

城市戏剧,以城为舞台,以城为剧院,将会是未来城市文旅与舞台艺术结合的重要发展方向。

再次,新媒体的传播形式要求。

还记得以往的奥运开幕式么?在一个体育场之中表演,导播费尽心思变换镜头,但是还是相对单调,甚至也是缺乏质感的。因为再好的道具,也没有办法和实物相比较质感,更不用说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光影的应用。

体育场中的表演,主要还是给场中的观众,当然最佳还是主席台的大人物们来观看的。电视转播的技巧再好,实际上屏幕前观众的感受总是差着几分。

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几乎不是给现场观众看的,就像一场马拉松一样,虽然每一处都能有观众现场近距离观看,但是也只能观看自己视线范围内的表演。更不用说,像一开始致敬《歌剧院魅影》,后来的《悲惨世界》的表演,根本连观众都没有。

这是一场专门给非现场观众看的演出。不断变换的场景,特别适合切片的需要。

最后,巴黎本身拥有着丰富文化遗迹,是法国文化的核心代表。

即便我们没有去过巴黎,但是我们知道巴黎圣母院和卡西莫多,知道卡门和吉普赛人的爱情,知道法国大革命和著名的歌曲油画,知道在每个营造文艺氛围的城市所必有的“左岸”其实就在塞纳河,知道收藏了《蒙娜丽莎》的卢浮宫。

即便不知道这是法国人的游戏,但我们还是知道“刺客信条”和信仰之跃;即便不知道这是法国人的设计,但谁能不喜欢可爱的小黄人?

法国的历史文化主要集中在巴黎,早在十八九世纪,巴黎就在全国乃至整个欧洲确立起了核心城市的地位。中国与此不同,历史文化名城同样众多而丰富,但是没有哪个城市像巴黎那样一城代一国。所以,展现了巴黎,基本也就展现了大部分的法国历史与文化。

这样的近距离和集中度,使得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可以尝试使用真实的遗迹作为表演的背景,而不需要在体育场中虚拟再造一个没有质感的道具。

这是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不管是否有一些辣眼睛的场景,甚至奥运会官方账号还删除了开幕式视频,但是这样“城市戏剧”的整体理念却还是颇为先锋和有趣。

这个世界已经有那么多不好玩的事情,终于有人突破一些,打破一些,不再去卷旧有路径,不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城市剧场、城市戏剧其实早有讨论,在上世纪初的时候,就有打破旧有戏剧舞台的呼声和尝试,到了1968年,美国戏剧理论家理查·谢克纳在《TDR戏剧评论》期刊上就提出了“环境戏剧”(Environmental Theatre)的概念。

新世纪以来,艺术家们尝试在各种非剧场的环境中去进行戏剧表演。而现在文旅融合是大势所趋,如果说我们要借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进行“城市戏剧”文旅项目的打造,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习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并不容易!

首先,不是每一天都像奥运会开幕式那样天然具有高流量的关注度。文旅项目不是单次的大型活动,必须要进行常态化运行以及长期成本核算。

以城市为剧场,势必规模宏大,那么前期的投入谁来负责?运行执行是否有足够的耐心?要在文旅项目上赚钱,还是将其作为引流的工具?如果引流,那么其他项目如何补贴演出?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思考。

其次,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进行了严格的人流控制。据我在巴黎工作的朋友说,哪怕是巴黎市民,没有特殊通行证也不能进入城市。而我所参加过的青海玉树赛马节、甘肃天水伏羲祭典,也都曾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交通管制。以年度为单位的庆典当然能获得市民的谅解,可是日常化运营的文旅项目就无法让其满意了。

再次,人人都想学巴黎,可世上只有一个巴黎。我国虽然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遗迹很多,但是往往分散在各个城市中,集中度不够。退而求其次,把那些相对知名度不是那么高的文化符号和历史遗迹拉过来组盘子,就算是表现了,传播了,观众似乎也觉得兴趣了了。

最后,需要在作品的艺术性与成本控制中做好平衡。艺术作品不是演员越多越好,但同样也不是越少越好。能够良好运营的项目,要让观众觉得好看,但是演员的数量、明星的级别都是费用。可人员成本太重,一样会拖垮项目。

单次的大型活动有着近乎无限的支持,自然可以将创意化为现实,而想在具体的城市中落地城市戏剧,需要不断的尝试,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点做出一些开拓。

其一,寻找条件具备的基础城市。城市戏剧,需要有合适的城市才能展开,一方面历史文化底蕴足够丰富,能够吸引游客前来;另一方面范围不大不小,可以让游客穿梭而不感到疲惫。这样的城市,应该是一些历史古城,比如苏州的姑苏区,护城河环绕,八门点缀,五大园林,都是天然的舞台。

其二,重视故事性和编剧创意能力。以往的文旅以“展示”为主,但是展示是一个无法延长参观时间的行动,也显得平面化。而故事则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可以进行深度的挖掘,并且引起观众的兴趣、铺垫悬念。

我们早就过了以“奇观”吸引人的时代,再大的奇观,几分钟下来,期待值也就满足了,留不住客人。所以,好故事可以让上海的1933从一个近代租界的屠宰场变成了戏剧演出的新天地。

其三,整合旧有剧场,实现线下执行与新媒体传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艺术演出团体,很多还是国营体制,往往有自己演出逻辑的依赖路径。可以尝试在不影响这些剧场现有演出计划和服务范围的前提下,将其整合到城市戏剧的体系中,演员可以走出自家剧场,到实景中成为城市戏剧的一个有序的组成部分,并且以新媒体的逻辑来传播。

最近几年,有一个新词叫“泼天的富贵”,指的是一个城市在新媒体的传播下成为了网红城市。只是这样的富贵并不长久,而只求“富贵”的心态也同样很难做出精品。

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不也是建筑在法国文化历史星空中那些经典上么?没有经典,就没有改编和转化,也就没有新媒体传播的食粮。

严肃文化,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看上去和时尚贴得不是那么近,可依然是那摇曳风采的根啊!

/// END ///

No.5898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许静波

作者简介:学者,编剧,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