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信号,助你识别早期关节炎
(1)走路多了腿疼
走路多了常常会膝盖酸困、隐痛。这是膝盖磨损的信号,如果运动量过大、运动姿势不对、年纪增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长期持续发 展下去,就有可能诱发关节炎。
(2)老寒腿
关节炎是坏天气的“信号灯”,早期关节炎在未表现出明显症状时,就会有阴雨天或者走路多了常常会膝盖酸困、隐痛的情况。早期阶段的疼痛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也不易被察觉。
中期及后期的关节炎阶段,部分患者的“老寒腿”就会像天气预报一样准时出现,一到阴雨天就提前开始疼。
(3)启动疼
“启动疼”,就是保持一个姿势,一段时间之后,突然开始走路的时候膝盖疼,又叫晨僵(但不单指早晨起来的情况)。是关节炎最明显的信号。
初期的启动疼一般表现为偶尔上下楼梯或蹲起时候膝盖疼或者不舒服,后来发展为坐一会起身的时候会疼;猛地站起来时膝盖会疼得走不了路;早晨起床刚下地走时候膝盖僵硬疼痛;蹲起时困难,不像以前那么利索。
这个阶段基本可确定是关节炎或膝软骨出问题,需要去看骨科医生了。
(4)膝盖肿大
部分人的膝盖会看起来有点肿大,这是因为反复的关节积液肿胀。随着病情发展,大部分患者的膝盖看上去也已经明显变形。大晚期患者的膝盖严重畸形,走路姿势扭曲或者无法走路,躺着也疼。

3个原则,帮你控制关节炎病情
(1)早发现早治疗
一般在类风湿关节炎最早期的三个月内治疗,能够取得治疗效果最大化。这个时期病痛关节的骨破坏等不可逆损伤轻微,期间如果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便会有更可观的效果。另一方面,越早发现越早干预,对长期的预后也是非常有益的,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坚持治疗
“坚持”是医生对患者最多的忠告。因为关节炎带来的疼痛很明显,不少患者就会以为不痛了就不用治疗了,这是很大的误区。如果治疗缓解之后便擅自停药,那么患者会复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根目前无法去除,如果总是见好就收,那么它下次出现的症状通常会更严重,且治疗时所需要的药量更大,治疗难度只会比之前更困难。
(3)积极面对
部分患者把关节炎视作“不死的癌症”而谈之色变,对疾病的恐惧完全压制了去治疗的欲望,从而对治疗失去信心,整日里忧心忡忡,消极面对。如果病人自己在治疗过程中也不能做到积极配合,那么结果只会事倍功半,延误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残疾程度。

5大常用药,逆转关节炎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此类药物具有抗炎镇痛消肿作用,是改善关节症状的常用药。但不能控制病情,必须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同服。
(2)抗风湿药
此类药物较非甾体抗炎药发挥作用慢,有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效抑制免疫系统的功效,是急性炎症发作最常用到的药物,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使关节炎症状得到迅速而明显的缓解。
激素虽是一种强劲的抗炎药,但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尤其长期服用者,须严格遵医嘱服用,同时检测其不良反应。
(4)中药
一些中成药也有很好的抗风湿的效果,可以作为治疗类风湿的辅助用药,比如金藤清痹颗粒,沿用清代的《验方新编》中治疗脉管炎的“四妙勇安汤”,在“四妙勇安汤”的基础上加入青风藤等通痹止痛等药材,可以发挥抗炎、消肿、止痛、解热和免疫调节的作用,类风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此类中成药来辅助治疗类风湿。

(5)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劝导”免疫系统“迷途知返”,不再自相残杀。适用于用传统抗风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或病情较重伴有内脏受累等情况,具有抗炎及防止骨破坏的作用。如 TNF-α 拮抗剂、IL-1 拮抗剂、CD20单克隆抗体、 细胞毒T细胞活化抗原-4抗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