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行情偏弱的根本原因

小花观 2024-12-23 03:19:54

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比2023年增加1109万吨,其中玉米产量29491.7万吨,比2023年增加607.5万吨,官方数据玉米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与第三方机构调研数据有所分歧。另外,我们也能看到12月15号央视新闻联播推出报道《我国加大新产玉米收储规模》,中储粮集团公司及所属相关企业在东北等玉米产区增加玉米收储规模,积极发挥稳市场,稳预期作用,12月18日中储粮发布公告停止进口玉米的轮出销售,官方的态度已经相对明确,稳住玉米价格不希望再大幅下跌。

截止到12月19日,全国13省份农户售粮进度38%,较去年快2%。样本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天数30.79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33%,饲料企业仍保持随用随采保证安全库存的采购策略。深加工方面全国主要玉米加工企业库存总量441.7万吨,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售粮进度偏快,下游需求企业承接能力不足,近年来价格持续下跌使得贸易商入市信心不足,囤粮谨慎,多以流通为主,直接表现为北港库存直线飙升至近期的400余万吨创下近几年历史新高,在进口玉米锐减的背景下,北港下海量大幅攀升补充南港,南港内贸玉米库存同步大幅攀升,叠加高粱、大麦整体能量库存亦处于近年高位。

期货市场方面,截止到12月20日玉米加权持仓197.5万手,距离20年、22年200逾万手的历史持仓高位仅一步之遥,同时仓单量80674手折现货80.674万吨也创下近几年高位水平,23年全年交割量193.8万吨,仅次于22年的343.5万吨的天量交割,期货市场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套保压力。

目前玉米市场,供需偏宽松是大环境,但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了很重要的贸易商渠道的缓冲作用,玉米既没有“藏粮于民”,也没有“藏粮于市”,饲料企业维持安全库存,深加工企业保持高开工率但消化能力有限,市场供应不减但没有去处。虽然中储粮停止进口玉米拍卖并增加收购,但是国储收购标准较高,尤其是对霉变、毒素的要求,并不能有效提振当下玉米市场,只使得好粮好价、价格分化。最为重要的是,即便市场稳住,粮价足够低,如果没有大幅上涨的驱动,预期涨幅不足以覆盖仓储、资金等成本,也很难激发渠道的投机需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玉米市场的问题。

收储政策能否进一步放开,需要等风来,贸易渠道囤粮积极性何时开启,需要时间换空间,等待否极泰来。

0 阅读:80

小花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