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已逝78年,阿Q仍在,孔乙己也不少

古城青衣 2024-01-01 20:36:18

两眉倒竖,犹如“八”字,眼神深邃。

满含悲悯与愤怒,夹带香烟的右手搁置椅柄上,一缕轻雾在寂静而又冷清的夜晚袅袅升起。

这就是鲁迅先生,在语文教科书里的插图。

不知先生的人,不明白插图师是用意。

插图师试图通过一张图画,来辅助学生们理解先生一二。

奈何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亦不同。

真正能够理解先生的,不是那些未经现实世界捶打的学生。

是那些历经人生风雨之后,再次捧起《鲁迅全集》的人。

先生的早年

鲁迅,原名周树人。

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自幼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直到后来爷爷因犯事,而锒铛入狱,周家的生活就此一落千丈。

鲁迅先生将这些经历一一写进文字当中,他之所以能将人物描写得入木三分。

与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干系,他曾写道:谁经历过从小康之家到困顿的吗?

而我以为,在这过程中,是可以看到人世间的世态炎凉。

原来的少爷一下子变成了平民。

鲁迅先生一边求学,一边变卖家中东西以换取微薄的收入。

为父亲支付药钱,幼小的心灵,不知不觉刻上了岁月的风霜。

稍微长大之后,他开始到南方求学。

因渴慕新文化,又前往与中国有一水之隔的日本。

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经历,彻底改变了鲁迅的人生走向。

起初,他选择主攻的方向为医学,目的是整治那些被庸医所误的病人,以求拯救更多像他父亲那样的病人。

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击碎他的选择,那是一次小小的观影课。

老师组织学生们观看砍头的影像,彼时正值日俄战争期间,而画面中被杀之人竟然是中国人。

周围的国人神情麻木,犹如一块不着表情的木头。

被砍之人似乎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也无动于衷。

先生震惊了,沉默了。

医术只能治疗这些人的身体,可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又有何用?

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必须给他们一具健康的灵魂。

文学与哲学可以治疗灵魂的痼疾,他弃医从文,以笔为刀开始了奋斗的历程。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的文章,犹如一粒投入大海的石子,没有翻腾起任何波浪。

砍头的依旧被砍头,看客们依旧是看客,甚至一些无知的百姓以烈士之血做馒头。

世事如此,他懒散了。

一头扎进了故纸堆中,专门拓写古代的碑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提出了著名的“铁屋子理论”。

他感觉自己就是那醒来唯一的人,他无所适从,不知该叫醒沉睡的众人?

还是任由他们在沉睡中死去?

每个人生来都肩负特殊的使命,一个人的到来为了指明了另外一个方向。

这个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之————陈独秀。

鲁迅先生在这间曾死过人的房子里奋笔疾书,数年来积蓄的愤怒、压抑与对未来的期望,几乎是一股脑儿地倾泻笔下。

万斗文字,汇集成出了一部小说——《狂人日记》。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小说一出,九州震荡。

鲁迅这两个字,逐渐有了分量。

之后,《呐喊》、《彷徨》等小说犹如一把把利刃,狠狠地楔进黑暗世界,又如同一座座灯塔,为青年指明了方向。

先生之死

先生说自己一生没有养成休闲的习惯。

不做事,不看书,一日都无法生活下去。

润之先生也非常喜欢他,称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

再璀璨的星辰,也有熄灭的时刻;

再华丽的演出,也有谢幕的时候;

再美好的相会,也有分别的时分。

1946年10月19日的凌晨5点左右,先生的呼吸逐渐微弱,临死前他还想着与友人内山完造的约定。

他们约好上午十点会面。

他是学医出身,明白自己无法熬到那个时分,请家人代自己说声抱歉。

许广平按照先生的遗愿,没有大操大办。

而是应朋友们的呼声,举办了一场简朴的葬礼。

葬礼邀请了以宋庆龄、蔡元培、茅盾等民族人士共15人。

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听到先生去世的消息后,纷纷献上自己的哀思。

在葬礼上抬棺人的选择至为重要,大家都想为先生抬棺,以示对先生的敬意。

可是人数太多。

有人提出,先生的主职工作是写作,应该由文艺界出面。

当即,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先生应该属于中华民族,属于全体中国人。

而不是属于某一部分,他写作的目的是唤醒麻木的国人。

事情陷入了僵局,沈钧儒乃当世大儒,地位极高。

他出面说道:“先由文艺界抬棺,临近公墓时,再由民主人士出面。”

他的方法成功化解了各方的矛盾,停棺三日后,10月22日正式下葬。

他们将先生的棺木放到肩膀,一步步走向灵车。

距离很近,可是他们的脚步却异常沉重,在场之人无不面露哀思,眼含泪花。

天空中,不知不觉飘起了濛濛细雨,送葬的队伍行走得非常缓慢。

整个世界宛若定格一般,似乎大家都不想过早地与先生道别。

该来的还是会来,先生的棺木被民主人士抬向墓地,永远地进入了黑暗的地下。

但是,在哪里,先生依旧会勇敢地斗争,如他诗文里所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的文字留在了世间,历经岁月的磨砺,愈发地锋利,笔笔直戳国人卑劣的灵魂。

那书中的文字似乎在呼吁国人,赶紧觉醒吧!

换一副样子生活。

可是放眼四周,阿Q们仍在,孔乙己们也不少,不少祥林嫂仍旧被某种看不见的事物捆绑着。

若是先生自九泉之下,看到这样一幅场景。

不知会作何感想?

他会不会愤而坐起身体,再拿起哪一支如刀的笔,撤下世人盖在身上的遮羞布呢?

呜呼哀哉,先生已逝。

其后更有何人可承先生遗志。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