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谣言

咩咩爱历史 2024-08-07 08:52:29

01

清乾隆十五年(1736年)农历七月初的一天,江西赣州府,一场普通的同事聚餐。

东道主是赣州卫的千总李世璠。

参加聚餐的,有抚州守御所千总 、南昌前卫守备、永新县千总石、饶州府水次总漕领运千总 。

从官衔可以看出,都是些五六品的武官,大致相当于营连级。

饭局层次不高,完全没有载入史册的价值。

但能被历史记录下来,一定有它的独特原因……

02

吃到一半的时候,几个人都喝的有点上头了。

抚州守御所千总卢鲁生,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份文稿:“最近鄙人得到一份孙嘉淦孙大人的奏稿,对时下的朝政见地颇为独到,特拿来与各位大人共赏。”

其他人顿时来了兴趣,纷纷围上来。

W槽!

奏稿上居然写了当今皇上的众多“失德之处”,共计有“五不解”和“十大过”!

【由于这份奏稿现在已经找不到原文,无从得知到底是哪“五不解”和哪“十大过”。但从现存的只言片语中大致可以推测出,内容非常猛,尺度非常大——指责乾隆“宠信佞臣”、“好大喜功”、“枉兴兵衅”、“冤杀功臣”等“大过”。】

基层干部平常接触不到如此劲爆的“内幕消息”,“地命海心”的毛病就都犯了,一个个兴奋异常,纷纷拿出纸笔抄了下来......而后一个个尽兴而归了。

过了几天,广饶九南道施廷翰,到饶州府公干,饶州府水次总漕领运千总尹凯为了显摆自己“消息灵通”,去拜会老施时,带去了抄来的奏稿,给老施“开开眼”。

老施也是一句“W槽”,赶紧也抄了一份,回家后,被管家张三发现了,趁老施不注意,也抄了一遍,然后拿去跟一帮老哥们去吹水去了。

就这样,到这年年底,“连(江西)街上的脚夫也都是知道的”。

这时,一个江苏人又添了新“猛料”。

03

乾隆十六年(1751年)刚过了大年初一,江苏人杨朝章到江西抚州看望开酒店的弟弟杨贤章。

“哥,现在江西流传一份奏稿,说...可精彩了。?”

杨朝章看了一遍,果然很过瘾,但不够“全面”,于是执笔加了2条,指责乾隆南巡“劳民伤财”、“奢侈靡费”。

原来,去年冬天,江宁(今江苏南京)官府发出告示,说皇上将在来年春天南巡。

江宁是必经之地,为了确保銮舆畅通,江宁城的道路要大规模扩建。

需要拆除的民房,瓦房1间赔偿1两银子,草房1间赔偿半两银子。

这跟白嫖有什么区别?

搞得整个江宁城民怨沸腾。

杨朝章一番“添油加醋”之后,“孙嘉淦奏稿2.0版本”就问世了。

由于过于劲爆,二月间,江西临江府(今江西樟树)的江锦章,把奏稿附在家书中,寄给了湖北汉口的堂哥江华章。

江华章是干药材生意的,分享给了同在汉口街上做生意的一帮江西老乡。

一帮江西商人又不断分享给自己的生意伙伴。

就这样,这份奏稿从江西走向了全国。

04

可能您要问:

如此“大逆不道”的文稿,这么热衷传播,难道都不怕掉脑袋?

简单解释一下:

乾隆登基初期,感觉先帝搞文字游戏,搞得有点过分了。

因此对文人采取了较为宽宏包容,平常民间有点儿“敏感传闻”,一般不怎么深究。

立立自己的人设。

就让大家都有了一种错觉——皇上脾气好。

可现在的乾隆,已经不是那时候的乾隆了。

八月初五,乾隆终于从云贵总督硕色的奏折里知道了此事。

又怕又气。

怕的是,这么一份伪造的奏稿在民间流传如此之广,难道朕这个皇帝做得就如此不得人心吗?

气的是,流传这么久了,各省督抚都是干什么吃的?!成心要出朕的洋相!

查!

必须严查!

一场大规模追查“孙嘉淦伪奏稿”的行动在全国展开。

汉地十七省(当时宁夏尚未从甘肃分出)全部发现伪稿。

传播人群包括商人、市民、乡村读书人,体制内人员,甚至国子监的太学生。

05

眼看“盖子”越揭越大,乾隆的心态有点崩了——

自己登基以来,一不搞文字游戏,二不横征暴敛,三不宠信奸佞,怎么就被骂成这样?

伪稿里指责的:

大小金川,这能叫“妄兴兵衅”?

张广泗统兵无方,致使大小金川战事久拖不决,清军屡吃败仗,这能叫“冤杀功臣”?

朕南巡江南,一是体察民情,二是视察治河和浙东海塘工程,怎能说是和隋炀帝下扬州相提并论?

朕巡视之处,都已经免除赋税,怎么就“劳民伤财”了?

……

越想越不服气,于是下旨,继续严查。

05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二月,江西巡抚鄂容安报告说,经过不断摸排,已经查出江西的伪稿源头是抚州守御所千总卢鲁生。

卢鲁生押解到京,刑部审问。

卢鲁生供称,自己的伪稿是从南昌前卫守备刘时达那得到的。

逮捕刘时达,就地审讯。

刘时达供称,伪稿是儿子刘守朴搞来的。

再审问刘守朴,刘守朴又说伪稿是从浙江金华县县丞任麟书处得来的。

再抓任麟书,可此人已经病故。

线索到此彻底断了。

06

乾隆逐渐从狂怒中清醒过来,明白已经不可能查出源头了。

但案子大张旗鼓搞了一年多,涉案人员达到四五千人。

怎么着也得给天下人个交代。

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月十二日,乾隆下旨:

卢鲁生,凌迟处死;刘时达刘守朴父子,秋后问斩。

同天又下旨:涉及传抄伪稿的官员革除功名;百姓不再追究责任。

至此,一场让大清国鸡飞狗跳的大案宣告结束。

07

我们无法揣测最初炮制伪稿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热衷于传播伪稿的人又有没有考虑过后果。

总之,让乾隆感到了难堪。

孙嘉淦吓得病情加重,很快在惶恐中去世。

更要命的是,经此一案,消失了16年的文字游戏,再现江湖……

参考文献:

《清史稿》、《清实录》、《清史列传》、《中国经济通史(清代卷)》、《乾隆帝》、《“伪孙嘉淦奏稿案”考述》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