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我们头条朋友的妈妈们,大致是不是都在中老年范围的年纪。中老年或老年人退休后,没有了单位工作的陪伴,适当的也需要多进去同龄者人群,除了锻炼身体,也要适当交流沟通,这样才有益于健康的身心!
伴随着年纪,父母们的对于沟通中的信息处理能力,多少会有些下降,尤其是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问题更应该有所注意!

1.“人家说”的说
就我母亲举例,不知是网上帖子,还是广场舞小团体消息,“人家说晚餐不吃,有助于抵抗肥胖,降低三高的危险……”好,我们一家老爸老妈,除了长身体的孩子晚上都不吃饭了,饿了吃个玉米黄瓜,保持了快两个月……
突然一天,老妈晚上做了饭,专门叫必须过去。“不是不吃晚饭好么?怎么这是……?”被问到后,她来了句“人家说不吃晚饭是歪理,老不吃空腹睡觉对身体不利,血糖下降,时间长了会出问题……”

天呐,我开始的挣扎,每天努力的两个月,不就是希望你高兴么?想一头撞死的心思,那一瞬间都显露无疑。
人老了,又有时间,每天看的听的也多,耳根子也容易软了,多和她们聊聊天,也帮助老妈做做分析!
尤其是什么理财基金,看病就医,不想让她们被骗,就得和她们一起小心!万一,“人家说”的那个“人家”是个坏人,那可是追悔莫及!

2.“听说”的说
年纪大了,主要是没有工作子女上学的操心后,习惯了忙碌的爸妈们,大多会变成标配的“爱打听”。比起寂静的无聊,东家长西家短的消息,对于老年人经常会变成热议的话题。
但人们间传来传去的说多了,有的事儿容易被说的变形,变成了和事实完全不同的样子,也挺容易出问题。
前一段,我家邻居阿姨就因为把别人家小孩谈恋爱快结婚时吹了的事儿,自己都不记得从哪儿听差了,给人家说成了刚结婚就离,搞得对方人家老头老太太堵着家门骂她,挺可怜,也挺可气。
不让爹妈出去聊,不让八卦什么的,也不太现实,老年人工作一辈子,闲下来,没了工作话题,有人聊历史政治,但大多数人还是家长里短的话题。
主要是得时常提醒妈妈,别发生我家邻居的问题。不熟的人不瞎传,“大白活”说的闲话莫轻信!

3.“听我说”的说
女性可能天生有更强的表达欲,我举个例子又是阿姨!同小区父母家楼上邻居老阿姨,经常到我父母家聊天,朋友多爱串门!年轻时就是朋友圈里的核心人物,能说会道总有话题。
但阿姨老了退休后,爱聊是爱聊,变得基本都是她自己的话题!“我孙子多优秀,考上了哪里哪里……”“我儿媳每天忙的不顾家,家里全是儿子打理……”
自家话题也就算了,周围基本还插不上话,阿姨更是越来越嗨,一坐好几个小时,我看我父母去,都只能一句不说的听演讲,待着都着急!

听我妈说,阿姨在外边也一样,每次广场小花园散步聊天,别人都说不上话,干着急。最近貌似有点儿开始被排挤了,人们一见来了,纷纷躲避,回家做饭的,接孙女的……撤的撤,离的离!
本人好像也察觉到了有点儿被边缘化,还拉着我妈聊了半天,找问题。咱也不好说什么,怕伤了大姨……唉!
…………………………
父母老了,需要子女的关心!可能不是必须去做什么,买什么,她们就想见见你。顺带也要多提心,毕竟生活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为辛苦一辈子的父母点赞,为孝顺的子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