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美国再次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美国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结束了持续六个月的大罢工,并与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克莱斯勒达成劳资合同,而接下来则把目光锁定到了特斯拉,并且其工会总裁还放出豪言说:我们可以击败任何公司。说这个新闻不大,是因为关于美国工人大罢工的事儿,每年都要来这么几次,发生的多了,也就不叫什么新闻,但是说这事儿不大吧,它也不小,因为刚刚结束了六周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大罢工,造成的经济影响超过了93亿美元,这其实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那这个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到底是啥来头,频频把世界级的汽车工厂按在地上摩擦呢,咱们先来大概的了解下,这个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其实就是美国工会的一种,最早的美国工会是在1935年成立的,那个时候,在美国的汽车行业,工人普遍要工作12-14个小时,一周要工作六天,经常性的工伤也不被重视,所以早期的美国工会把工人的力量联合起来跟企业进行谈判,使得工人能够获得更好的福利。
但是发展着发展着就走了味儿,这个美国工会可不是一个慈善组织,他的重要盈利方式是从工人那收取工资的5%,作为会费的,当然了,为了不断提高盈利,工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扩大工会成员,吸引更多的工人加入工会。

正如曹德旺曾经说的,工会只想着自己挣钱,却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动不动就大罢工,逼迫企业提高福利,当然了企业,工人,工会三者之间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那就是皆大欢喜的,但实际操作中,这个平衡点并不那么容易找得到。
拆开来看,企业想要的是低成本,高效率,工人想要的是高工资,工会想要的是更高的会费,首先工人想要高工资,这是毋庸置疑的,工人毕竟不是企业老板,他们一般不会去考虑工厂的承受能力,工厂给的工资越高越好,这是人性,在工人追逐更高工资水平的前提下,他们对工会就会抱有更高的期望,而工会要想拿到工会成员的工资分成,就需要不断的压榨企业,而组织行业内大范围的罢工就成为了最好的手段,三者中工会其实是应该起到一个调和的作用,不能对哪一方有所偏颇。

但实际操作中,工会则是站在了企业的对立面,完全不顾企业的死活,就是一个劲儿的要提高工人工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上次工会你联合起来把企业逼得提高工资水平,20美元一个小时,提高到30美元一个小时,那现在合同到期,再续合同的时候,工人的期望值就不会是30美元一个小时,而会是40美元一个小时,那你工会就需要满足我工人的需求,这也促使着工会不得不这样做,否则就收不到会费,在这种内在逻辑的推动下,工会就必须跟企业死磕,站在企业的对立面,当然工会要保护的是哪些人,是那些交了会费的,而对于那些没交会费的,则是充耳不闻,所以这样的工会,更像是一个公关公司,工人雇佣工会办事,根本没有任何公益可言,也并不能代表无产阶级这一群体。
而就像这次刚刚结束了持续六周的大罢工,企业在损失了93亿美元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协议,进行妥协,毕竟这损失的钱又不是工会的,看似又是一次工人与工会的大胜利,要不人家工会总裁会说出我们可以击败任何公司的豪言呢。

不过这样的豪言也是有水分的,并没有表面看上的那么豪气,当年美国汽车工会想要进入福耀玻璃,就被生生挡在了门外,就是很好的例子。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通用汽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的汽车工厂倒闭,厂房到2015年间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因为福耀玻璃专门生产汽车玻璃,质优价廉,一度严重的挤压了美国的汽车玻璃产业,美国甚至对福耀玻璃启动了反倾销调查,在跟美国打了三年官司后,虽然是胜了,但也是损失惨重,又因为当时美国的汽车玻璃需求大增,于是曹德旺决定到美国建厂,当然了到美国建厂也是有其他多种好处的,当时福耀到美国投资,各个州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要拉拢这家企业到自己的地盘建厂,这可是解决就业,利好当地经济的好项目,所以各州也是把优惠政策给足了,活脱脱的像30年前的中国招商引资,把外国投资当个宝。

当时代顿市给出的优惠条件是天然气一立方9美分,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电价是4.5美分,相当于中国的三毛,还有税收优惠,还有建厂补贴,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厚,并且这里距离几大汽车用户都不是很远,可以减少运输成本,所以最终选择了代顿市。并且经过成本核算后,当时给一线工人定的时薪是12.84美元,这在当地的水平不算高,但也不算低,比亚马逊和沃尔玛的时薪还要高。
曹德旺以为这样的工资水平,不说让当地工人发财致富,但也让工人衣食无忧了。然而运营起来的时候,事实与想象的却是截然相反。
刚开始还没有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工厂里的刺头就跳出来了,说工资太低,觉得自己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双休太过劳累,想要工厂增加福利,站在美国工人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工资确实不高,但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曹德旺觉得这个工资定的够高了,因为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只有中国工人的一半,但工资却是中国工人的一倍,要知道,美国工人一天的工资就是117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就是819块,这么高的日薪工资依旧觉得低,于是这些工人就开始上班摸鱼,有的还会搞些小破坏。

曹德旺也不是吃素的,你不是有磨洋工的嘛,那曹德旺就搞了个末尾淘汰制,解雇了几个不好好干的高层,这么强势的一搞,反而把矛盾给激化了,为了缓和矛盾,曹德旺退了一步,把时薪从13美元涨到了16美元,可是员工们却并不买账,觉得这个曹德旺也是个软柿子,于是就找来了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来寻求更多更大的福利。
在企业内要想入驻工会,就需要有50%以上工人投票通过,于是工会就四处拉票,搞演讲,做工作,拉会员,工厂的员工刷点小脾气,公司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安抚,但是一旦工会进入,动不动就罢工,这对于公司的平稳发展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所以曹德旺对当时工厂的总经理说,工会进来的话,我就关门。
随后,曹德旺花费数百万也要聘请咨询公司来应对这个事儿,并且也开始采取反制措施,从国内工厂调经验丰富的员工到美国工厂,对不愿意进入工会的员工给予200美元的补贴,同时对那些进入工会,又不老实工作的员工,即使面临巨额补偿也要给开除掉。

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之后,在福耀玻璃工厂的投票会上,以868对444票的结果,成功的把工会拒之门外,因为员工也清晰的知道,曹德旺这位中国老板的果决,跟以往的美国老板不一样,这位老板真的会撂挑子不干的,那自己损失的可就不是一点点了,而是一份稳定的工作。
就如刚刚结束的全美汽车工人大罢工,他们对三大车企提出的要求是啥,来看看,要求涨薪40%,一周32小时工作制,还有各种退休和生活津贴,这样的话用工成本就从64美元飙涨到150美元,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美国三大车企的日子有多难熬,被电动汽车行业严重的挤压了生存空间,汽车工会可不管这些,还在一个劲儿的趴在企业身上吸血,正如马斯克所说的,这场罢工无疑是推动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进入破产的快车道而已,美国人真该学学唇亡齿寒的道理。
那您对于工会这个产物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评论,都看完了就顺便点个赞呗,感谢关注猫眼儿的频道,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