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二陈汤,为何能调脾胃、祛痰湿、助长高?
在中医理论中,“脾为生痰之源”,脾胃虚弱会导致水湿停滞,形成痰湿。痰湿上泛阻塞鼻窍,易引发鼻炎、腺样体肥大;痰湿困阻中焦,则气血生化不足,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而二陈汤作为中医经典化痰祛湿方,以“健脾祛湿、化痰理气”为核心,不仅能调理脾胃、清除痰湿,还能间接改善因痰湿引发的鼻炎、腺样体肥大,甚至助力孩子长高。
二陈汤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宁心。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

加减灵活应用适应更多症状:
脾胃虚寒:加白术、山药、干姜。
痰湿重:加薏苡仁、苍术、厚朴。
鼻炎鼻塞:加辛夷、苍耳子、白芷。
腺样体肥大:加夏枯草、浙贝母、牡蛎。
还是从一个医案来详细说说:5岁的小康,腺样体肥大70%,鼻塞严重,睡觉打鼾,食欲差,大便稀溏,舌苔白厚。
辨证:脾虚痰湿,阻塞鼻窍。
调理方案:
二陈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白术、辛夷、苍耳子。
半月后鼻塞减轻,夜间打鼾减少,故继续在原方基础上加减;
一月后食欲改善明显,大便成形,打鼾基本没了,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巩固;
3个月后复查腺样体缩小至50%,身高增长1.2cm。

注意事项:
适用年龄:3岁以上儿童,剂量需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如3岁用1/3剂量)。
禁忌:阴虚火旺(舌红少苔、手足心热)、实热证(高热、便秘)不宜单独使用。
配合调理:忌食冷饮、甜食,多晒太阳,适量运动。
二陈汤看似简单,却能通过“健脾祛湿”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体质问题。痰湿一除,脾胃功能恢复,气血自然充盈,鼻炎、腺样体肥大等“标症”随之缓解,生长发育也能步入正轨。
但需注意: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具体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孩子体质调整,切勿自行照搬方剂!
关注我,了解更多中医育儿智慧,让孩子少生病、多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