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各平台做肾脏科普十多年,经常讲到普利(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沙坦(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两类药物,这两类药物是肾科的“万能支持疗法”。
说它俩是万能,是指任何种类的肾病都能应用;说它俩是支持,是指不能去根、也无法独立应对重症,而是对各种肾病类型的治疗,都能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只是各病种获益有大有小的区别。
也就是说,无论哪个肾脏病种、病因,无论哪种对因治疗,都能以普利或沙坦为基础,多多少少都能提升治疗效果,所以也被称为肾内科的「基础药物」。
这些年来,隔三差五就有肾友问我:
“既然普利类药物有效果、沙坦类药物也有效果,那么两种药物一起用,效果岂不翻倍?我能两种药一起服用吗?”
很遗憾,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大量的临床研究早已多次证实:二者联用并不会使治疗效果翻倍,反而副作用明显增加,得不偿失。
因为普利和沙坦两类药物是亲兄弟,太像了,都抑制血管紧张素途径,快成双胞胎兄弟了。二者联用相当于剂量翻倍,超过了最佳剂量,让患者不耐受。
假如你发现两种药一起吃肾脏获益更大,那只有一种可能:你这两种药的剂量都太小了,都没达到最佳剂量。去掉一种、另一种剂量加倍,也有同样的效果,服用还更方便。
当达到该患者的最佳剂量的时候,治疗效果也就摸到了该药的天花板。此时即使效果不达标,也不可加药强求,加剂量或是联用都不行,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好消息是,肾友们的这个愿望,如今成真了。
亲兄弟不能一起上是吧,然而,隔壁新搬来了一位堂兄弟:MRA(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是最新的第三代MRA:非奈利酮。
既然有第三代,当然也有第一、第二代,但是前两代都有明显的缺点:
第一代是螺内酯,有抗雄激素作用,会引起男性乳房发育,严重者阳痿、性功能不全;对女性也有影响,虽然是抗雄激素,但是女性体内也有少量雄激素,而且女性比男性对雄激素更敏感,少量雄激素也能起到较大的作用,所以螺内酯也会引起女性月经不调,严重者性机能下降。
第二代是依普利酮,有头晕、恶心的副作用,药价还高,主要在国外应用,我国不用。
前两代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在肾病试验中都表现出了改善尿蛋白的效果,但是与隔壁的堂兄弟:普利/沙坦类药物一比较,效果没优势、副作用还更大,于是在肾内科被束之高阁,只有少数情况下才用。
而第三代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终于获得了成功。
因为它有高度的选择性,进入我们身体后,对盐皮质激素以外的靶点影响很小,乱七八糟的副作用也就少了,终于在肾内科打开了一片天地。
它为什么会有效呢?
肾友们应该都听医生叮嘱过少吃盐,因为肾脏怕盐,盐会增加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进而加重肾脏炎症。「盐」和「炎」不止是读音相同,还有同样的肾脏危害呢。
这就需要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减轻盐带来的肾脏损伤。
说句题外话,列净类药物为啥也能治肾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能排钠(盐),它的学名叫「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抑制剂」,排钠(排盐)、排糖是老本行。
话再说回盐皮质激素。在盐皮质激素里面,最重要的一种是醛固酮。这前后三代的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也都属于「醛固酮拮抗剂」。醛固酮是个坏家伙,它会增加肾脏的压力,是这样一个作案链条:
肾脏损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肾脏血管压力增大、硬化加速
普利和沙坦,是两种作用于血管紧张素的亲兄弟,它们两个是不能齐上的。那么隔壁的堂兄弟:醛固酮拮抗剂,能一起上吗?
能。
非奈利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3期临床试验显示:相比于普利/或沙坦单药,普利/或沙坦+非奈利酮,显著降低了尿蛋白和尿毒症发生率,肾脏终点事件降低了41%.
都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可是普利+沙坦这俩亲兄弟过于同心,以致于合力过于强大锋利,表现出了破坏性;反倒是和堂兄弟非奈利酮联手,力道恰好,能够展开多途径合作、多靶点治疗,表现出了更大的肾脏获益。
隔壁新来的这个堂兄弟非奈利酮,帮助肾友们实现了兄弟齐上、效果叠加的愿望!
最后要说的是,笔者在标题中,写的是“正在诞生”,也就是诞生过程还没完全完成。
因为目前非奈利酮只完成了糖肾试验,药监局也仅批准它用于治疗糖肾。其他没有糖尿病的肾炎、肾综、肾衰和各类继发性肾病患者,还需要等后续的研究结果和药监局审批。
有的肾友等不及了,问我:我没有糖尿病,能提前用药吗?
这个问题,我难以回答,也给你做不了主。我说能提前用吧?是违反规定的,效果也没有实锤;我说不能提前用吧?它理论上有用、隔壁兄弟们也都有用,将来如果在你的病种上试验成功了、药监局审批通过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到时候你可能还会埋怨我:看,就是这个石头医生,曾经耽误我的治疗。
目前,笔者只建议伴有糖尿病的肾友考虑它。当然,如果你的医生为你用了,这里也不表示反对,通过同类药物的类推效应进行使用,是一件同时具有风险、争议和潜在获益的事情。
其实,大部分肾友并不需要纠结于它。
非奈利酮是好药,但好药并不止非奈利酮。我们有其它基础药物:健脾益肾、活血祛瘀的中医药,普利、沙坦、列净类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和其它对症支持药物。非奈利酮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有了它更方便些,没有它而通过其余途径,通常也能使慢性肾脏病达成临床缓解。
肾友们若还有肾脏病问题,可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