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小米的“性价比”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在以前,小米的这种性价比是“绝对性价比”——在同档手机中,小米手机的价格基本上都是最低的,号称“守门员”。
友商竞品则乐于当“射门员”,总是试图用更低的售价来攻破小米手机把守的性价比大门。这场攻防战在数码爱好者眼里极具象征意义——谁能拿下最低价,谁就是性价比之王。
不过,自2024年3月底小米汽车SU7发布并取得巨大成功后,似乎一切都变了。小米手机主动放弃了价格“守门员”的角色,同档最便宜的手机不再是小米。
价格最便宜的手机,不再是小米我们来看一下2024年小米系几个代表性产品线。
小米15系列,起售价4499元,比OPPO、vivo、荣耀等竞品旗舰都要贵。作为对比,OPPO Find X8系列、vivo X200系列、荣耀Magic7系列的起售价分别为4199元、4299元、4399元。
再来看上一代小米14系列,起售价3999元。同代的vivo X100系列、OPPO Find X7系列,起售价均为3999元;荣耀Magic6系列的起售价则是4399元。
可以说小米15系列成了一个分界线,从旗舰机开始,小米不再追求绝对性价比、当价格守门员,而是追求“相对性价比”——价格相对配置来说值就可以了。
雷军在前几天的跨年直播中曾表示,小米15系列是小米手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是因为,小米15系列的成功,标志着小米手机战略转型的成功。不再被价格束缚住手脚,而是在打造理想产品的过程中,追求相对性价比。
比如Redmi K80系列,起售价2499元,在搭载上一代旗舰的一堆竞品里是最贵的,但配置也是最强的。
Redmi Note14 Pro系列,超大杯的Pro+起售价1999元,搭载的却是骁龙7s Gen3这样的中低端处理器,这在以前是不符合小米的性价比哲学的。
昨天发布的Redmi Turbo4,搭载了联发科的新一代次旗舰SoC——天玑8400 Ultra,起售价1999元。
在很多数码爱好者眼里,这个价格是偏高的,因为搭载天玑9300、骁龙8Gen3等上一代旗舰处理器的手机,起售价已经来到了2099元,有些旧旗舰的活动价甚至比1999元还要低。
Redmi Turbo4的性能比上一代旗舰要弱,价格却基本相当,这确实不像小米以前的作风。
但我们也要看到,除了处理器,Redmi Turbo4在设计、续航、防护上的特点非常突出。
颜值出众,在摄像头模组内部增加了涡轮型旋风双环灯带,可以在充电、通知、播放音乐时触发灯效。
内置小米手机最大的6550mAh金沙江电池,配备双增压耐寒芯片,超低温双倍耐用。-20℃环境下续航相比以前提升100%,可以在-35℃超低温环境正常使用。
支持IP68 + IP69 + IP66“满级防水”,同时支持双频GPS、三频北斗,定位更精准。
王腾在介绍Redmi Turbo4的性能时,除了说它在游戏体验上可以媲美上一代旗舰SoC之外,更多强调的是天玑8400-Ultra的能效比。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用机场景中,能效比更重要。
这一刻,小米不再是向往极致性能的年轻极客,而更像一个看重产品整体体验的成熟商人。
“选它总不会错”雷军在跨年直播中说,当初做汽车时,他力排众议,坚持用“小米”品牌,而没有选择新设一个品牌,目的就是要坚持促成小米品牌的高端化。
对于小米SU7的定价,当时内部有声音称19.9万元都不一定有人买,雷军坚持定价21.59万元,结果一炮而红。
小米SU7的成功,是对雷军“厚道”价值观的又一次回报和肯定。雷军一直说,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什么是“厚道”?格物致知,意诚心正。
简单来说就是,把行业和产品研究透,尊重行业规律,以最大的诚意和最端正的态度去打造一款理想中的产品。只要能这样做下来,结果都不会太差。
对于造车,小米投入了数倍于传统车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坚持从底层做起。雷军亲自试驾170多辆车,记录了20多万字的笔记资料,考取赛车驾照,阅读了传奇车企创始人的传记,走访了汽车产业链……
这就是雷军“赌上一生名誉”的小米汽车,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
小米SU7的成功,是小米品牌高端化的成功突破,也促成了小米手机产品哲学的进一步转变:主动去掉价格束缚,做拥有相对性价比的理想产品,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
如何选购一部合适的手机,对数码爱好者来说不算难事,但对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面对着众多品牌、众多系列,看不懂的配置,根本就无从下手,决策成本太高。
如果市场上能有一款手机,不知道怎么选的时候,“买它总不会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会很受欢迎。如果某个手机品牌推出的都是这样的手机,肯定能成功。
实际上,苹果手机就是这样的品牌。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大都更愿意选择iPhone的原因——配置我不懂,但选它总不会错。这看起来正是小米手机现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