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
作为国内BAT三巨头之一,阿里曾经是所有普通人向往的职场选择,一度高达8000亿美元的市值并成为排名全球前十的科技企业,阿里工牌的含金量也一度成为相亲市场上的硬通货。但如今阿里这家昔日的巨头却深陷裁员风波之中,而事件的转折点或许就是从司马南和他背后团队开始抱团攻击阿里开始。
阿里员工爆料裁员
通过在联想事件中发布了几十个视频来掠夺热点和流量,司马南、张捷以及他们背后的团队成功破圈并晋级为顶流网红。当联想的热度逐渐平息下去之后,这些人又调转枪头盯上了马云和阿里巴巴,试图将阿里打造成第二个“联想”。
张捷《阿里是包装得很好的日本公司》
马前卒张捷率先发难,将自己此前发布的文章《阿里是包装得很好的日本公司》旧事重提并获得上百万的阅读量,试图从根本上将阿里的定义为一家日本公司,从而引起对立情绪。
司马南发布内容
司马南发布的内容
司马南发布的内容
司马南发布的内容
司马南发布的内容
其后司马南开始密集发布相关内容对阿里和马云展开攻击,包括《阿里会被拆分吗》、《马云远赴西班牙,身前身后那些事》、《借鉴阿里坏榜样,下句怎么接》、《蚂蚁上市受阻,马云出现在派出所才叫真的精彩》等等。这些内容也引起了舆论对于阿里和马云的大规模攻击,阿里云、达摩院、菜鸟物流、电商等马云和阿里所做出的贡献在刻意引导之下被遗忘,各种缺点和不足却被无限放大。
很多缺乏判断能力的人在司马南、张捷等人的蛊惑之下,完全忘记了阿里和马云给自己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转而成为司马南、张捷以及他们背后团队割裂舆论、寻求流量和热度的工具。
ebay曾经是阿里最大的对手
但司马南、张捷等人说的是真相吗?实际上他们选择的是“九假一真”的春秋笔法,再加上刻意隐瞒部分真相,于是就呈现出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再加上本科率仅有4%的大背景,大部分网民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司马南、张捷以及他们背后团队的刻意引导之下,开始成为他们的帮凶。
阿里创始人马云
马云和阿里创业初期为什么接受日本软银的投资?因为当时国内电商业务被全球电商巨头eBay所掌控,没有人看好马云和他的团队战胜eBay。在向国内寻求帮助无果之后,马云和阿里才不得不接受来自软银的投资,也正是凭借这笔投资最终阿里战胜了eBay并保住了中国的电商产业。
马云和孙正义
试想如果按照司马南、张捷等人的想法,那么缺乏资金的阿里最终将输掉这场和eBay的关键之战,国内电商产业的命脉也将被eBay这样的外企所掌控,随之而来的则是云计算、移动支付、物流等业务也将全部失守,这样的后果是司马南、张捷以及他们背后团队所想要看到的吗?
饶谨
那么司马南、张捷等人围攻阿里是为了什么?答案很残酷,他们想要的实际上只是流量和热度,而在这些人背后实际上还站着一个团队——饶谨。
“河南水灾源自美国气象武器”
饶谨团队实际上早在之前就已经暴露了。之前凭借对于流量和热度的敏锐嗅觉,饶谨团队曾经策划多个网络热点事件,也曾经捧起了金灿荣教授等网络大V。但是由于在“河南水灾源自美国气象武器”这篇文稿杜撰的内容太过骇人听闻,最终引起了舆论的全面反噬。对于金灿荣教授本人的声望也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金灿荣教授曝光饶谨团队提供文稿
因此金灿荣教授不得不公开表态这篇“河南水灾源自美国气象武器”的内容是由饶谨团队提供的,同时也间接揭露出饶谨团队在向旗下的自媒体作者提供文稿的事实。
在这次事件之后金灿荣就选择和饶谨团队分道扬镳,在“头牌”出走之后,饶谨开始力捧司马南、张捷等人来接替金灿荣教授的位置。为了重新夺取流量和热度,饶谨除了为司马南、张捷等人寻求更多热度的同时,更是自己亲自站台为司马南吸取流量和人气,而这些做法也在互联网上留下了证据。
饶谨为司马南站台
但饶谨团队也不是铁板一块,后来李肃因为分配不均曾经公开揭露饶谨团队炒作热点、制造对立的手段,更是公开揭露司马南的收入是自己的十倍。要知道作为千万粉丝网红大V的李肃,其收入已经十分可观,而司马南的收入还在其十倍以上,那么司马南的收入恐怕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肃曝光饶谨团队
李肃曝光饶谨团队
如今再看马云和司马南,大家应该明白谁对谁错了。阿里带来了电商、云计算、移动支付、物流等无数改善,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相反司马南凭借割裂舆论获得了大量的流量和收益,可是他创造了工作岗位吗?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吗?他赚了钱,然后在美国买了一套小房子,然后把儿子送到美国读书,这样的人和马云相比,究竟谁对谁错呢?
司马南美国买房
司马南之子于家傲赴美留学
古语有云“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应该是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说了什么。马云和阿里作为如此多的贡献,却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错误而一再被口诛笔伐;相反司马南和他背后的团队没有做出任何贡献,甚至是为了流量而攻击国内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只是为了赚取流量和收益,他们对于这个社会究竟有什么益处呢?
同时面对当下的情况我们也必须思考,为什么像马云这样的杰出的企业家选择沉默不语,相反司马南、张捷这样的“口力”劳动者占据了互联网舆论的阵地?
司马南、张捷以及他们背后的团队获得了流量,获得了热度,获得了收益,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那么谁输了呢?
司马喃就像只患狂犬病流浪狗,谁碰上谁倒霉[红脸笑][红脸笑][红脸笑]
我只佩服马云早早弄了个联合国护照,全世界都能永久居留居住。
都不是好人
阿里不是科技公司,老马也就是的投机家,不是企业家。阿里,百度这些公司怎么做起来的,现在的人不知道,70,80后有几个不知道。没有国家的庇护,他们什么都不是。如果是,那么他们就不会是在中国横,而是在世界横,可惜的是,二十年了,他们现在还是只能窝里横。悲哀
小编收了马总多少钱?
小丑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