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大战吐蕃、朝鲜、西域、犹太人联军

猫智深 2023-09-11 15:13:15

本文是《时政记者读明史》系列第11章,该系列从新闻视角解读《明史》。

前言:

张士诚在高邮让大元上下全部发飙了。

物理伤害上,大运河被卡住,没有了南方鱼米之乡的供血,北方的蒙古汉子们如何再快乐的骑马?

更狠的精神打击,别人都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张士诚你个私盐贩子,手下有没有1w人?就敢称王?

你还自称大周,这不明摆着骂我们蒙古人是纣王?

大元拿出自己所有力量,吐蕃人、朝鲜人、西域人、犹太人(当时叫术忽回回)......各色人种云集扬州下辖的高邮,与张士诚一决雌雄。

今日的小城高邮

一、各族联军来江南

张士诚“不筑墙,速成王”后,元朝先是派出几拨附近的部队进剿,但结果却让元朝大跌眼镜。

不得不说“元朝宋公明”张士诚天生确实有守城才能,水战陆战全然不惧,先后打败了在湖北刚剿完徐寿辉的湖广军和扬州来的江浙军。战后,张家威震大振,四面八方的江湖好汉们纷纷投奔。

整整一年,大元都拿“梁山泊”的这些好汉们无可奈何,北京城里粮仓已经见底。元顺帝对着丞相脱脱破口大骂,“本来我就想凑活过日子,黄河泛滥淹死几万人死的又不是蒙古人!你倒好,要修水利,这下如何收场?!”

元顺帝知道自己这关过不了就玩完了,拿出了全部家底。在《水浒》里,为了剿灭宋江,大宋聚集了十大节度使,包括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等,发兵梁山泊。

现实远比小说更精彩,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元顺帝命脱脱亲率领重兵攻打张士诚。全国文武百官都可由脱脱点将,听其命令,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省台院部诸司,听选官属从行,禀受节制)。

元朝拿出了能动用的全部兵马,《明史·脱脱》记载,西域、西番皆发兵来助,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元廷下令,境内的穆斯林、犹太富人(朮忽人)、吐蕃人、朝鲜人、西域人,甚至高加索山民的后代都被集结。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当年蒙古打到多瑙河,也不过出兵几万人,这波对付张士诚就实打实来了40万,对外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江南!

高丽武士善射,人人背弓

二、高丽人也来了

高邮之战如此重要,规模如此大,参战部队如此多,但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很简略。

一来,张士诚日后被打上了守家奴的标签,眼睁睁看着朱元璋做大做强。他之前的得意之战被人忽略也不足为奇;

二来,中国人大阵仗见多了,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昆阳之战,哪个不是号称百万?高邮之战又没多突出,随便记几行字就罢了。

但这仗对于参战的朝鲜人意义可不一样。

朝鲜人五千年来头一遭派兵来汉族腹地,光荣啊!朝鲜人对此战记载很详细。

那时朝鲜还被叫高丽。在元朝承平时期,他们被管的死死的,降格为大元治下的征东行省。高丽国看似没有被灭,但是以牺牲国王的“性福”为代价,每一任国王从小就要去给元朝皇帝当侍卫,当他们成年后必须娶元朝王室那些五大三粗的公主为妻,以此保证了高丽国的半独立性质。

这些王爷大多过得很窝囊,经常被五大三粗的公主们骑着打,但为了不亡国,只能忍着了。许多朝鲜王爷甚至因此有了心理障碍,比如元顺帝时的朝鲜恭愍王不知道被蒙古王后如何刺激,一些史料说他在王后死后竟然厌倦女色,转而喜欢男色。

高丽人当时以温顺而出名,其两大特产充斥北京:太监和女人。

当时皇宫内许多宦官和丫鬟都是高丽人,甚至连元顺帝的第二皇后奇氏都是高丽人。在皇宫外,元大都的达官贵人们对朝鲜的贡女也有很大需求。

因此,仅仅元大都就居住着两万名高丽人,而元朝境内散居的高丽人大概有25万之多,这其中包括高丽世子、沈王(世子政敌)、学者、僧侣、商人和数千名为宫廷和贵族精英服务的高丽贡女。特别是那些高丽贡女,她们进入了很多高官贵族的家庭,甚至形成了一个信息“局域网”,彼此间传递消息。作为政治动物的元顺帝,竟然会选择一个高丽皇后辅佐自己,高丽人的势力在元朝境内可见一斑。

1354年,高丽人接到元朝皇帝发来的诏书,让其帮忙讨伐张士诚。高丽人没想到元朝也有在军事上求着自己的这天,光荣啊!荣耀啊!立马派大将柳濯和总兵廉悌臣率2000名最精锐的王室禁卫部队驰援。

在大军路过北京时,高丽人又在当地招募了2万名高丽人扩充部队。由此可见,当年高丽人群居在大都的人口有多少,到今天北京还有高丽营这个地名。

当年11月,脱脱率各民族联军到了江苏,连战连捷,很快就将张士诚包围在高邮。张士诚虽然率手下的盐丁好汉们连连出击,但奈何实力相差太悬殊,都被元军击败。按照脱脱以往的平叛事迹,高邮被攻破后将被屠得鸡犬不存。投降的话头上也是一刀,战到底也是一刀,还不如拼了。

高邮全城上下只得团结在张士诚身边,一心守城,能拖一日算一日,但心里却把张士诚祖宗八代都问候过了,“江苏这么多城市,你去哪里不好,为什么要守高邮?”

三、朝鲜人善射

如果说中国人的传统艺能是种地,朝鲜民族则是射箭。作为渔猎民族,朝鲜人虽然打仗不咋地,被唐朝、元朝、后金等轮番蹂躏,但他们的射箭水平还是被各方认可。比如唐伯虎的老朋友、明代苏州四大才子之一徐祯卿在诗句中描写弓箭手的诗句,第一句便是“魏子手挽高丽弓,气满两石开青虹”。

高丽人善射

一直到现在,韩国都是世界上弓箭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家的射箭是比我们的乒乓球更稳的金牌收割器。自1988年汉城奥运首度创立射箭团体项目之后,至今九次奥运中,女子团体射箭项目的金牌都是由韩国队夺得;而韩国在男子团体射箭项目,也成功于2020东京奥运取得二连霸。东京奥运会上,韩国更夺得了全部39枚奥运会射箭金牌中的27枚。

征讨张士诚的这波高丽人同样射技高超,被脱脱委以重任。他们被安排与河南西部彪悍山民组成的“毛葫芦军”相配合,“毛葫芦军”在前面抗伤害,高丽人在后面用弓箭输出,对张士诚部造成很大伤害。

甚至有一次,高丽人掩护下的毛葫芦军已经冲上城头,张士诚自觉已经到了生命尽头。高丽人趁机精锐全出,打算趁热打铁再破内城,在如此多民族中抢得头功,一举扭转高丽人的名声。可这时元军主帅突然鸣金收兵了。

高丽人和毛葫芦军回去一打听,才知道元军主将眼红竟然让朝鲜人抢得头功,故意下令撤军。在错过此次机会后,张士诚发动城中百姓连夜抢修了城墙,高邮再攻下难度倍增。

又几次劳而无功后,元军也改变策略,围而不攻,将部队分散剿灭周边义军。

朝鲜人被分去攻击南京江北的六合(今六合区),在这里他们碰上了另一个狠人--朱元璋。

四、郁闷的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他所在的这伙人是郭子兴跟另外四个庄稼汉带的队伍拼凑而成,几大头领谁也不服谁,互相挖坑,巴不得对方出门被车撞死,自己就能兼并对方部众。

于是在元末风起云涌大大环境下,别的队伍都是迅速兴起,攻城略地,然后再被元军盯上剿灭。

可朱元璋他们这波队伍,竟然造反造的毫无声息,造的默默无闻,五大头领岁月静好的在凤阳城里过日子,就怕自己出去打仗后大本营被另外几家抄了。

本来五龙治水就够乱了,随着从徐州逃出来的将领赵均用、彭大加入,五龙变成七龙,更乱了。

赵均用、彭大虽然在徐州被元军逼着跳河逃生,但毕竟跟脱脱主力战斗过,从个人能力到部队实力都压了郭子兴等凤阳土豪一大头。五个人“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让这两个外来户当了大头领。

之后迎来的不是团结,而是七条龙继续斗。郭子兴跟铁匠出身的彭大对脾气,这两人组成一伙;赵均用和孙德崖等另外四条龙组成一伙,斗的天翻地覆。尤其是赵均用,号称元末第一内讧王,走到哪里内讧到哪里,日后他还跑到红巾军发展最好的山东,通过内讧做掉了山东红巾军首领毛贵,让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某天,赵均用突然发难,径直火并,在军营里就把郭子兴掳走,一阵毒打后关押小黑屋中。

郭子兴的亲信朱元璋赶紧带着郭的老婆儿子去找彭大求救。

彭大铁匠出身,为人仗义,一听说自己小弟被掳走,马上点兵,与赵均用对峙,准备再凤阳城里彻底火并。赵均用怕伤了自家元气,不得已只得隐忍,把郭子兴放走。

郭子兴过得不如意,身为小弟的朱元璋更是朝不保夕。现存关于他当时的记录,要不就是因为管军法得罪人(他的本职工作),被人整得快死;要不就是大军没物资了,朱元璋被派出去想办法弄几十石的粮食或盐。

早在张士诚被围的前一年,凤阳也被元军围攻。七条龙只得暂时放下斗争,团结对外。此次围攻历时六个多月,元军久攻不下,自动撒围而去。凤阳虽然转危为安,但军队减员严重,朱元璋终于有了回老家招兵的机会。

朱元璋此次回乡大有收获,帮郭子兴召募了700多人。

其中,名字载于史册的有:

徐达(魏国公)、周德兴(江夏侯)、郭兴(巩昌侯)与郭英(武定侯)兄弟、张龙(凤翔侯)、张温(会宁侯)、张兴(安乡伯)、顾时(济宁侯)、陈德(临江侯)、王志(六安侯)、唐胜宗(延安侯)、吴良(江阴侯)与吴祯(靖海侯)兄弟、费聚(平凉侯)、唐铎(文官 兵部尚书)、陆仲亨(吉安侯)、郑遇春(荧阳侯)、曹震(景川侯)、张翼(鹤庆侯)、丁德兴(早卒 追封济国公)、孙兴祖(战死 追封燕山侯)、陈桓(普定侯)、孙恪(全宁侯)、谢成(永平侯)、李新(崇山侯)、何福(宁远侯)、耿君用与耿炳文(长兴侯)父子、郁新(文官 户部尚书)、郭景祥(文官 浙江行省参政)。

朱元璋一生封了62个公候伯,这帮人中占了20多个,组成了明初最核心的淮西帮。

明孝陵石像

在大明建立的过程中,这些人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成为明朝稳固的根基。

比如耿君用与耿炳文父子,他们为朱元璋坚守太湖西岸,牢牢控制住张士诚西出的路线,每年挡住张家的一波波攻击,父亲战死了儿子继续,让张士诚一辈子只能在江苏浙江那带打转。

朱元璋晚年诛杀功臣,但因为耿家以善守出名,留了耿炳文一条命,想让他为朱允炆守护好江山,这又是后话了。

看来影响个人的发展最大的因素还是所在团体的发展,朱元璋老家凤阳一个穷乡僻壤之县,出了大明一半的公侯。

当然这些人虽然一度风光,但给朱元璋这种雄忌之主打工,大多结果不好。比如朱元璋封的52个侯爵中,50个自己或后代被除爵,只有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善终且传下来爵位。

如果这些人再一次选择,知道自己将来的风光一时,以及之后的最终结局,是否还会离开家乡,给朱元璋打工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部分资料来源:

《元史》

《明史》

《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

《朱元璋传》吴晗

《元朝高丽军队中原作战记--曾经偶遇朱元璋》 知乎网友 老伊先生

《朱元璋真如【山河月明】中那样仁慈?六十六个功臣中几人善终?》牛奕达

《高丽与元朝政治联姻及文化交流_乌云高娃》

《元代入居中国的高丽人》王崇时

《入元高丽移民士人考论》杨绍固

《论元朝末年中朝关系》张晓明

29 阅读:6775
评论列表
  • 2023-09-12 18:23

    重八在六合痛打高丽[点赞]

    猫智深 回复:
    哈哈没错~
  • I am 7
    2023-09-12 15:29

    看标题我还以为又是ai文[笑着哭]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篇逆天ai,说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都是明朝中后期文人,生卒年和生平事迹写得言之凿凿,还把王阳明的心学安到方孝孺身上

    剑仙 回复:
    遇到有AI的号直接拉黑就妥了[哭笑不得]
    猫智深 回复:
    现在的AI太可怕了。。。
  • 2023-09-21 10:49

    脱脱的能力素质,文治武功,不在武侯之下,凡古之名相,可列十指之数。只是后世因为民族成见,其名颇抑。顺帝昏庸无道,自毁长城,高油之战,功败垂成,实天灭蒙元。

  • 2023-09-12 12:34

    哪会想那么多,功臣也只是三分之一出事

    不经意时 回复:
    谁按照传的说法,第一代不是故意赐死就算
    猫智深 回复:
    朱元璋封的65个公侯,传下来的只有徐达家、郭英家和沐英家三个(刘伯温是伯,不是公、侯)。100年后嘉靖帝自己都看不下去,又把据说是常遇春、汤和等5家的后代找了回来补封。
  • 2023-09-12 07:21

    小编写得真好,点一个大大的贊[点赞]

  • 2023-09-12 19:33

    咋感觉没写完?

    猫智深 回复:
    没错,这是个连载,很快更新哈~
  • 2023-09-12 11:24

    好文

    猫智深 回复:
    谢谢~
    猫智深 回复:
    谢谢哈~
  • 2023-09-12 11:11

    高邮之前脱脱屠了徐州。反正投不投降都是被弄死,才在高邮铁了心反抗到底

  • 2023-09-14 18:06

    要不是突然让脱脱回去,交了兵权,谁死还不一定呢

  • 2023-09-15 15:40

    丑人多作怪。

  • 2023-09-17 18:38

    棒子第二次进入我们腹心之地是抗战时期,吾辈得牢记历史

  • 2023-09-12 11:20

    高丽人善射👌🏻[呲牙笑]

    猫智深 回复: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