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有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又有诗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从古到今,人们在不停地追寻爱情的踪迹,也记录下种种爱情故事。
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一时之间我们无法说清楚,爱情是一种情感,又似乎是一种感受、行为、想法……它是纯粹的,又是复杂的。
如果说,有那么一门关于爱情的课,让我们可以学习爱情,你会来学吗?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林光华副教授曾经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过一门“爱情哲学”课的助教,后来又将这门爱情课带到内地的高校讲授,想不到深受大家的欢迎。
《爱的能量:爱情哲学50讲》这本书就是林老师根据她讲授的课程,将中西哲学、心理学、文学等几门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以此从多角度来解读爱情,为我们讲透爱情是什么。
林老师将爱情分为多个方面,如叛逆之爱、依附之爱、自由之爱、控制之爱,等等。可以说,角度很特别,也很有开拓性和启发性。原来,爱情确实并不简单,但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有多样化的解读。
虽然讲述了一些名人的哲学和心理学理论,如昆德拉、海德格尔、萨特、阿德勒、弗洛姆、波伏娃等,但写得通俗清晰,直达核心要点,有种说到心里去的感受,为我们拨开内心的种种情感迷雾,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边看边不断记小本本,收获颇丰。
其中还结合一些经典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和爱情故事进行解读,如《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叛逆之爱、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依附之爱、张爱玲的《今生今世》《倾城之恋》里复杂的爱情,等等。
林老师指出,爱情存在着三个悖论:1、既同一又差异;2、既占有又失去;3、既亲密又排斥。
我们经常会问,是找一个跟自己相似的人还是互补的人?其实并没有绝对,因为爱情本身就存在着同一和差异的地方,也可能是因为对方跟自己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后来又因为产生差异而分开。
在爱情中会因为同一而产生亲密感,又会因为差异的存在而产生排斥感,让双方产生很多矛盾。因此我们需要看到这种悖论的存在,既要维护同一,又要接受双方的差异存在。
当我们占有爱情时,也是在失去它。因为占有之后就失去了个人的主体性,失去了原来那份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并且很容易将对方当作自己的“占有物”而在态度上失之偏颇。越是想占有,就说明爱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网上常常有人看到一些负面新闻就会喊“从此不相信爱情了”,其实他们感到幻灭的不是爱情,而是对爱情的渴望和想象。
因此,美好的值得我们相信的爱情,应该是在关系中做自己,不失去主体性和自我,又能接纳和欣赏对方,并能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和个人空间来相处。
看完书后,如果再问一句:爱情究竟是什么?我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和回答。
爱情所具有的个体性和经验性使得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定义。只有自己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让自己有美好体验的爱情,才是属于自己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