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斩杀于谦有后悔吗?史料冲突暴露真相,徐有贞石亨都是罪证

墨香逐风 2024-12-14 17:31:18

朱祁镇斩杀于谦有后悔吗?史料冲突暴露真相,徐有贞石亨都是罪证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重登皇位,却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处死了曾保卫大明江山的功臣于谦。史书记载,朱祁镇曾说"于谦实有功",对处死于谦一事颇有犹豫。然而,史料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却充满矛盾:《明史》称是徐有贞说服了朱祁镇,《皇明从信录》却说是张軏进言,而《国朝献征录》则记载是石亨与张軏共同劝说。这些史料的冲突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朱祁镇对于谦的死,究竟是真的感到愧疚,还是另有隐情?

一、史料记载的三重矛盾

正德六年,江西布政使黄绾翻阅故纸堆时,偶然发现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文书。这份文书记载了于谦案审理过程中的供词,其中提到一个细节:于谦被押入狱之时,曾有一位狱卒记录下了整个过程。

这份记录与《明史》中的记载大相径庭。《明史》中写道,是徐有贞向朱祁镇进言:"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而那位狱卒的记录却显示,当日在朝堂之上,徐有贞并未发言。

更令人困惑的是,《皇明从信录》中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又是另一番景象。书中明确指出,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张軏提出了处死于谦的建议。张軏在奏本中称:"于谦助景泰帝夺位,罪在不赦。"

《国朝献征录》的记载则将这段历史推向了另一个版本。书中提到,当日朝会上,石亨与张軏联袂而上,共同向朱祁镇提出了处死于谦的建议。不仅如此,这本书还记载了一个惊人的细节:徐有贞在听闻这个建议时,竟一度表示反对。

弘治年间,朝廷档案库中又发现了一份当年的审讯记录。记录显示,于谦案的主审官员前后更换了三次,每次更换后的审讯结果都有所不同。第一次审讯认定于谦"助景泰帝夺位";第二次审讯则改为"图谋不轨";到第三次审讯,罪名又变成了"大逆不道"。

这些前后矛盾的记载,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疑问。正德皇帝就曾在朝会上感叹:"一桩案子,三种说法,到底哪个是真?"

更耐人寻味的是,于谦之子在《先肃愍公行状》中的记载。他提到,父亲入狱前曾留下一封家书,信中写道:"吾之死,非一人之谋也。"这句话似乎暗示着,促成于谦之死的,并非某个单独的大臣,而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利益集团。

世祖皇帝在查阅这些史料后,专门召集大臣讨论此事。会议记录显示,与会大臣一致认为,这些史料的矛盾之处恰恰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有大臣指出,不同史料中的记载,可能都只是整个事件的一个片段。

通政使司的档案中还保存着一份特殊的文书,记载了于谦案发生前后,朝廷官员的任免情况。这份文书显示,在于谦案审理期间,有多达二十余名与案件相关的官员被调离原职。这个现象似乎印证了于谦之子在《先肃愍公行状》中的说法。

这些矛盾的史料记载,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团。随着新史料的不断发现,这个谜团不但没有解开,反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这些疑点,也为我们理解当时的政治局势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夺门之变后朱祁镇的权力布局

正统十四年十二月的一个清晨,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帮助下,成功夺回了皇位。这一天,紫禁城内的气氛异常紧张,大殿外围满了御林军,内阁大臣们个个神色凝重。

夺门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朱祁镇就开始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首先,他将石亨提拔为兵部尚书,徐有贞升任吏部尚书。这两个重要位置的任命,显示出朱祁镇急于稳固新的权力基础。

然而,在朝中还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以于谦为首的"景泰旧臣"集团。这些大臣在土木堡之变后保卫京师,又在景泰朝期间掌握了朝廷重要职位。据《大明会典》记载,当时追随于谦的官员多达百余人,分布在六部、都察院等重要衙门。

一份保存在内阁的密折显示,夺门之变后的第一个月,朱祁镇就对这些官员进行了全面清查。他命令锦衣卫暗中记录这些官员的一举一动,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被列入监视名单。

更值得注意的是,朱祁镇对于谦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根据当时兵部的奏折记载,于谦虽然保留了兵部尚书的职务,但实际上已经被排除在重要决策之外。兵部的一些要务被转移到了石亨主持的军机处。

正统十五年正月,朱祁镇下令重新审查景泰年间的军政大事。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总结经验,但从当时的廷议记录来看,这个举措实际上成了打击景泰旧臣的突破口。

在这次审查中,景泰年间的许多决策都被重新评价。一份流传下来的廷议纪要显示,于谦在景泰年间主持的几项军事改革,都被打上了"不当"的标记。这些举措包括扩充京营、调整边防部署等。

同时,朱祁镇还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他对一些景泰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比如给予他们名誉职位或者丰厚的赏赐。这使得原本团结的景泰旧臣集团开始出现裂痕。

到了正统十五年三月,朝廷的权力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朱祁镇成功构建了以石亨、徐有贞为核心的新权力集团,而景泰旧臣的影响力则大幅削弱。

当时的一位御史在奏折中写道:"朝中大事,皆出自新任诸臣之手,旧臣虽在,形同虚设。"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朝廷的实际情况。

三、处死于谦的政治算计

正统十五年四月初三,一纸诏书传遍京城,于谦以"谋逆"罪名被捕入狱。据当时锦衣卫的密报记载,于谦被捕时正在家中读书,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他只说了一句:"天地可表,于谦何负?"

锦衣卫的审讯记录显示,于谦案的审理过程历时二十七天。在这期间,朝廷三次更换主审官员。第一任主审官王谦,因为认定证据不足被撤职。第二任主审官张泰,上书称于谦无罪,随即被贬至边疆。直到第三任主审官上任,才最终定下"谋逆"的罪名。

一份保存在通政使司的文书记载了审讯过程中的一个细节:每次更换主审官后,对于谦的指控内容都会发生变化。最初是"勾结外藩",后改为"结党营私",最后才变成"谋逆"。这些罪名的变化,引发了后人诸多揣测。

正统十五年五月初一,朝廷派出五路锦衣卫,对于谦家族进行大规模清算。据《都察院志》记载,当时被牵连的于氏族人多达八十余口,他们或被流放,或被降职,有的甚至被下狱问罪。

抄家行动持续了整整七天。一份流传下来的抄家清单显示,于谦家中除了书籍和几件旧家具外,竟无贵重物品。这份清单后来被誊抄多份,在京城官员中传阅,引发轩然大波。

正统十五年五月初八,于谦在午门外被处死。处决前,他留下了一首诗:"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天,京城百姓自发聚集在刑场外,目睹这位功臣的最后时刻。

处决于谦后,朝廷并未就此罢手。一份密折显示,朱祁镇下令对与于谦有来往的官员展开调查。据统计,因此被牵连的朝廷官员达三百余人。这些人或被降职,或被调离京城,朝廷的权力格局就此彻底改变。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处决于谦的第二天,朝廷就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兵部、吏部、户部等重要部门的主要官员全部更换,取而代之的都是石亨、徐有贞推荐的人选。

这场人事调整的背后,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据《皇明实录》记载,新任命的这批官员中,有超过一半都参与了对于谦的审讯。他们在审讯过程中表现出的"忠心",为自己赢得了升迁的机会。

到了正统十五年六月,朝廷又下令将于谦的族谱、画像全部销毁,甚至连他生前所著的诗文也被禁止传抄。这一举措表明,朝廷不仅要除掉于谦的人,还要抹去他的一切痕迹。

四、石亨徐有贞的命运转折

正统十五年七月,于谦案尘埃落定仅一个月后,朝廷内部就出现了新的变化。据《实录》记载,石亨与徐有贞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一份流传下来的密折显示,两人在军机处议事时发生激烈争执,甚至互相攻讦。

这场争执的导火索是一桩军事调动。石亨提议调整边防部署,将原本由徐有贞亲信把控的宣府、大同两处要地的守将全部更换。徐有贞当场表示反对,称此举"有违祖制"。双方争执不下,最终闹到朱祁镇面前。

正统十五年八月,朱祁镇出人意料地支持了徐有贞的意见。这让石亨颜面扫地。据当时一位御史的奏折记载,石亨离开金殿时,面色铁青,从此再未在军机处露面。

就在这个时候,一份匿名奏折出现在朱祁镇案头。奏折揭露了石亨在夺门之变期间的一些隐秘行为。据《明史》记载,这份奏折的内容如此惊人,以至于朱祁镇连续三天未能安睡。

正统十五年九月,朱祁镇突然下令彻查石亨的家产。锦衣卫的清查报告显示,石亨家中藏有大量金银珠宝,价值连城。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他的书房里发现了一份详细记载朝中大臣底细的密册。

就在清查结束的第二天,石亨被逮捕入狱。审讯记录显示,他不仅贪污受贿,还私自结交番邦使者,涉嫌泄露军情。最终,石亨以"谋逆"罪名被处死,他的家族也遭到了清算。

石亨倒台后,徐有贞似乎成了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但好景不长,正统十六年初,一位名叫王纲的御史上书,揭露徐有贞与景泰帝时期的一些密约。这份奏折中提到,徐有贞曾暗中许诺要帮助景泰帝的儿子继承皇位。

朱祁镇立即下令彻查此事。审讯过程中,徐有贞的几个亲信承认,他们曾经帮助徐有贞销毁了一批重要文书。这些文书的内容虽然无法确认,但仅凭这一点,就足以给徐有贞定罪。

正统十六年三月,徐有贞被革职查办。与石亨不同,他没有受到死刑,而是被流放到了海南岛。据说在临行前,他对前来送行的官员说:"成也夺门,败也夺门。"

至此,参与夺门之变的主要功臣全部落马。朱祁镇重新任命了一批官员,这些人大多是在景泰年间保持中立的文臣。一位当时的史官在日记中写道:"新贵速亡,旧人复起,此乃朝堂常态。"

五、历史的真相与反思

成化十六年,距离于谦被处死已过去近三十年。这一年的春天,明宪宗朱见深在翻阅旧档时,发现了一份尘封已久的奏折。这份奏折是当年于谦案主审官之一留下的秘密记录,其中详细记载了审讯过程中的诸多疑点。

据这份记录显示,当年对于谦的指控主要来自三封密报。但这三封密报的内容前后矛盾,笔迹也大不相同。更令人生疑的是,这些密报的日期都标注在景泰帝驾崩之后,却声称是奉景泰帝之命写就的。

成化十七年,宪宗下令重新审理于谦案。这次重审持续了整整半年,期间调阅了大量档案,走访了众多当事人。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是,当年参与审讯于谦的三十二名官员中,有二十八人后来都被定罪流放或处死。

在重审过程中,朝廷又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当年负责抄查于谦家产的锦衣卫百户李贵,在临终前留下了一份证词。他承认,当时抄家清单上的物品,大多是临时添加上去的,目的是为了给于谦定罪。

成化十八年正月,朝廷正式为于谦平反。诏书中写道:"于谦忠心护国,功在社稷。"同时,朱见深还下令恢复了于谦的官职和爵位,并追赠他为太傅。

平反之后,朝廷开始着手修复于谦的墓园。在清理墓地时,工匠们发现了一块被掩埋的石碑。碑文记载了于谦生前主持的多项军事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大多在他死后被采纳,为明朝边防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化二十年,朱见深在南郊大典上公开表示:"于谦之冤,朕心难安。"随后,他下令在京城建造于谦祠,并亲自为祠堂题写匾额。这座祠堂一直保留到明朝灭亡,成为后人凭吊这位忠臣的重要场所。

弘治年间,于谦家族后人获准迁回京城。他们带来了一批于谦的遗物,其中包括他在狱中写下的诗文。这些诗文后来被收入《明史》,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材料。

正德初年,一位名叫王守仁的年轻官员在研读于谦案卷时发现,当年参与定罪于谦的官员中,竟有人在多年后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这份忏悔书被收入官方档案,成为这段历史的又一个见证。

嘉靖年间,朝廷编修新的《会典》,特意为于谦立传。史官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于谦去世前写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信中提到:"吾死后事,自有公论。"这句话仿佛预见了历史最终会还他一个公道。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