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身为凡人为何敢“斩龙王”?他的真实身份十分吓人,比皇帝高

墨香逐风 2025-02-21 13:39:32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一位极为有名的谏臣,那便是魏征。他这个人啊,做事极为认真严谨,从不会随便敷衍了事,对待每一件事情都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他性格刚直不阿,面对各种情况,都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迎合、不偏袒,始终保持着公正正直的立场。也正因如此,他的名字得以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世之人所铭记。可以说,在大唐走向兴盛的这条道路上,魏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如同中流砥柱一般,稳稳地支撑着大唐不断向前发展,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民间传说里有这样一件事,说是他,全然不顾李世民的阻拦,居然还在梦中斩杀了龙王呢。

大家可能会好奇,他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要在梦里去斩龙?而且他斩掉的到底是哪一位龙王呢?这当中的来龙去脉确实让人很想弄清楚呢。

泾河之乱

在隋朝时期,百姓遭受着隋朝暴政的压迫。而太原李家,势力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他们心怀壮志,决心改变这一局面。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与斗争,李家最终成功推翻了隋朝的暴政。此后,李家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王朝,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唐王朝,并且把都城定在了长安这座历史悠久、颇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中。

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长安这座城市变得越发繁华热闹起来啦。那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商铺琳琅满目,生意兴隆。它已然成为了全天下千千万万百姓心目中极为向往的地方,大家都盼着能有机会到长安去感受一番那里的繁华盛景呢。

倘若顺着长安城中轴线一直向北前行,一路上会穿过三十六条花柳繁茂的街巷,还会途经七十二座乐声悠扬的管弦楼,当从开远门走出去之后,便能瞧见一条大河横在眼前。

有这样一条大河,它是渭河众多支流中的一条哦,这条河还有个名字,被大家称作“泾河”呢。

在河边那个地方,恰好有一位樵夫和一个渔翁在那儿争执、拌嘴呢。这两人啊,都曾经读过好几年的书,也算是有一定的学识了。不过呢,可能是天赋方面稍微欠缺了一些吧,所以最终都没能进入仕途,没有当上官员。

渔翁对着樵夫笑着说道:“你看你,整天在山里爬上爬下,越过一道道山涧,辛辛苦苦劳累一整天,可最后呢,也挣不到几枚铜板。”

有个樵夫,他对着渔翁说了一番讽喻的话。他讲道,你看这河水,水那么深,浪又那么险,你在这儿辛辛苦苦钓上半个月的鱼,可到最后呢,连半两碎银子都换不来。

当时,有个渔翁遇到了樵夫,那樵夫呢,对着渔翁就是一番嘲讽。可这渔翁呢,只是很淡然地微微一笑,然后缓缓说道:“我,和其他那些普通的渔民可不一样哦。你瞧瞧,别的渔民运气好的时候,那也得花上三日才能钓上一条鱼呢。但我就不一样啦,我每次把鱼钩下到水里,那是必定能钓到鱼的哟。”

那樵夫心里觉得十分疑惑,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心里头直犯嘀咕,暗自怀疑起那渔翁来,觉得这渔翁好像是在毫无边际地吹嘘呢,说得那些话,在樵夫看来实在是有点太夸张,让人难以置信啦。

渔翁于是把相关的事情逐一向他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以前在长安城里,存在着这样一位算命先生哦。有个特别的情况呢,就是只要有人每天都能主动给他送上一条金鱼,这便是关于这位算命先生的一个状况啦。

那个人详细地告诉了他应该在什么时候去进行垂钓活动,具体要在哪个地方下钩,还有鱼钩入水需要达到多深的程度,方方面面的细节都一一告知了,并且还说按照这样去做的话,肯定能够钓到上百条大鱼呢。

那樵夫听闻此事之后,不由得接连发出惊叹之声,直觉得此事太过奇妙,所以不禁一次次地称奇不已。

常言说“途有六耳”,意思就是有些话在不经意间可能就会被旁人听了去。就像这次,两人在那交谈着,可没料到,这番话,竟被正在泾河水中巡游的夜叉给听到了呢。

在那之后,泾河龙王听说了相关的这件事,心里就暗自琢磨起来:“怪不得这段时间,老是看到水里的那些子民接二连三地遭遇不幸呢,闹了半天,原来是有那种所谓的‘妖人’在暗中捣乱、搞破坏。”

要是任由这个人接着搞算命这一套,时间一长的话,那泾河水里的鱼虾恐怕都会被捉得一干二净。

泾河龙王心里盘算着要去找那个人把账算清楚,可他毕竟有着龙王的身份,要是就这么大张旗鼓地去,总归不太合适。于是呢,他就想了个法子,施展法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模样,然后就动身前往,想要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真的就在长安城里把那名算命先生给找到了。

泾河龙王心里琢磨出了一个主意,于是就向那位算命先生询问道:“明天会在什么时候下雨?”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算命先生居然能把什么时候会下雨,又在什么时候雨会停住,甚至就连会下多少雨量,都清清楚楚、一一地告知给了众人。

长安城的晴雨是由龙王来掌管的。这龙王心里就觉得特别可笑呢,为啥?因为连他自己都还没接到关于明天下雨的通知,可倒好,就有那么一个小小的算命先生,居然就敢随随便便地妄下结论,说什么明天会下雨之类的话,这在龙王看来,实在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啦。

就这样,龙王直接放下了狠话,态度十分强硬地表示:要是到了明天,对方算不准的话,那他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去找对方好好地算这笔账,非得讨个说法不可。

没想到的是,他才刚刚回到龙宫之中,就接到了一道关于明日下雨的玉旨呢。仔细一看,那上面所写的下雨情况,居然和之前那位算命先生所说的内容是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这可真是太巧了呢。

他一心想要把算命先生给赶走,思来想去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私下里去更改下雨的时间以及雨水量,想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成赶走算命先生的目的。

事情是这样的,当他又一次来到这里闹事的时候,居然开始动手打砸起来。然而,面对他这样疯狂的举动,那位算命先生却表现得十分淡定,一点儿都没有惊慌失措的样子。

而是直截了当地挑明了他的龙王身份,接着就告知他说:你竟然擅自去修改玉帝的旨意,就因为这个,到了明日的午时三刻,你便会被魏征给斩首啦!

那么魏征究竟是何许人也?还有啊,龙王怎么就会落到被魏征斩首这样的下场呢?这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直谏忠臣

大家知道这里所说的魏征啊,他可不是其他什么人哦,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的一位呢,也就是那位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称的魏郑公!

要知道,魏征可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呐。他,常常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刚正以及明察秋毫的能力,为李世民把那些是是非非都剖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当时那个时候,一旦出现了什么不公平的事情,大家往往都会想到魏征呢,因为这些不公之事基本都是由他出面来进行评断处理的。

话说那泾河龙王,本是位列仙班的神祗。可他呢,却违反了天庭的规矩,偷偷来到凡间。到了凡间之后,还和一个凡人打起了赌呢。这一打赌,就惹出了事儿。为了能在打赌中取胜,他竟然胆大妄为地私自去修改了下雨的时间以及雨量。要知道,他这一系列行为所产生的因果可都在凡间这边,由此也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故事呢。

就这样,玉帝在当天夜里赶忙下达旨意给魏征,要求他在第二天的午时三刻对龙王执行斩首之刑。

在历史的记载当中,关于魏征这位重要人物的出生来历,相关的内容着实不多。我们仅仅能够了解到的是,魏征他,出身于贫苦的家庭环境之中,家境方面可以说是不太理想的,至于其他更为详细的出生方面的情况,就很难从现有的历史记载里知晓啦。

那时候正处于隋朝的末年阶段,整个朝堂局势动荡不安呢。隋炀帝在位期间,他特别喜好那些彰显功绩的大举动,总是热衷于去做一些大规模的工程之类的事情。可这么一来呢,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老百姓们承受了沉重的负担,生活变得十分艰难啦。

在魏征年少的时候,就做出了一个特别的选择,那就是跟着四处游历的道士一同“入山修道”去了。

在那修道追求成仙的几年时光当中,他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了鬼谷子所创的“纵横术”呢。当时他心里就琢磨着,这天下的局势说不定哪天就会大乱起来,要是学会了这“纵横术”,日后没准就能在那样的局势里发挥大作用啦,所以他就对这门学问上了心,想着好好钻研一番,以备不时之需呢。

在隋末那个天下大乱的时期,有一位名叫魏征的人,当时他的身份是“山野道士”呢。面对四处战火纷飞、百姓深陷苦难的局面,魏征可没有继续在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下山,决心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拯救那些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百姓,为他们带去希望,帮他们脱离那困苦不堪的境地。

在那个时候,天下的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汇聚到了瓦岗山这个地方。你瞧,在这些汇聚而来的人当中呢,有不少是像秦琼、程咬金这般勇猛无比的将领。他们武艺高强,在战场上那可都是能以一当十的厉害角色呢。然而呢,在这众多的英雄里面,要是论起谋士的话,却仅仅只有魏征一人。魏征那可是靠智谋出谋划策的,在那样一群以武见长的人当中,作为唯一的谋士,他所承担的责任也是相当重的呢。

在那个时候,瓦岗山的那些头领们呢,始终都觉得自己不过是“草莽英雄”罢了。他们评定一个人在山上的地位,大多是依据这个人“武力”的高低来决定的。就因为是这样的一种情况,魏征他虽然有着出众的才能,可在瓦岗山却根本没办法把自己的这些本事给充分展示出来呢。

当时的情况是,参与其中的众人都存在骄傲自大的毛病。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在行事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不能正确地评估局势,也听不进一些合理的建议,决策往往过于盲目和冲动。而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致使起义走向了失败的结局。起义失败后,众人也没办法继续维持原来的状态,只能无奈地选择四散逃亡,各奔东西去寻找新的出路了。

魏征、秦琼等一干人选择了投奔太原的李家,就此拜入李渊的门下,成为其麾下之人。

在那个时候,李渊和李世民这父子俩可是有着非凡的识人之能哦。他们特别厉害呢,对于手下的武将,能够充分发挥其长处,让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战场,去和敌人奋勇拼杀,尽显英勇之姿。而对于那些足智多谋的谋士呢,这父子二人也懂得如何任用,能让谋士们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各方势力之间巧妙周旋,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能做出精准恰当的决策。

在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能、非凡的谋略以及英勇无畏的精神,迅速地在诸多势力的角逐当中脱颖而出。他们在与各地诸侯展开的一系列征战过程中,展现出了势不可挡的锐气和强大的战斗力,接连不断地取得胜利,将各地诸侯一一打败。就这样,经过一番拼搏奋斗,他们成功地完成了统一大业,最终建立起了一个让后世赞叹不已、闻名遐迩的大唐盛世,这个盛世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了极为璀璨耀眼的光芒,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唐朝刚刚建立起来的那个时候,魏征这个人呢,是被划分到了太子李建成所在的阵营当中哦。而与之不同的是,长孙无忌以及房玄龄这两位,他们则是归附到了李世民那边啦。

在当时的局势下,各方势力划分明确,魏征与李世民分属不同阵营。魏征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李世民所拥有的势力极为强盛,已然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不断壮大的态势。从当时的种种迹象以及发展脉络来看,李世民的势力在未来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张,甚至有着取代现有局面、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

在那样的局势下,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向太子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要尽快想办法除掉李世民这个二弟。他觉得要是不这样做的话,日后很可能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祸患,所以得趁早采取行动,以绝后患呢。

然而在那个时候,李建成表现得极为骄傲自大,对于魏征所提出的建议,他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完全没有接受魏征给出的那些中肯的意见。

果然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李世民出于对皇位的争夺之心,抢先开始谋划布局。他精心筹备之后,选择在玄武门这个关键地点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就这样,他采取了先行动、事后再行禀报的做法,在这场皇位争夺的风云变幻中,率先迈出了这极具决定性的一步。

就在他将太子以及三弟杀害的同一时间,还派出兵力对自己的父亲李渊实施了控制。

李渊得知这件事情后,内心可谓是痛心疾首啊,那悲伤的情绪难以抑制,止不住地痛哭起来。然而,即便心中有着万般的痛苦与不舍,他最终还是强忍着这份煎熬,下达了诏书,正式宣布将李世民册立为太子。

想当年起兵反隋那时候,李世民可是对魏征的胆魄与学识极为欣赏呢。觉得这人不简单,有胆识又学识渊博。所以呢,就特意派了手下的士兵去把魏征带到自己的身边来,想着让他能为自己所用。

那时,李世民向魏征发出了这样的质问:“你为何要站在太子那一边,来对我不利,给我造成祸害呢?”

你瞧,当时那魏征可是丝毫不惧怕,反而是一脸正气的模样,义正词严地说道:“我身为臣子,就应当尽到做臣子的职责。只可惜太子当初没有听从我所给出的建议,要是听了的话,如今死的可就是你啦!”

当听到这番话后,李世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十分高兴地拍起手来。他一脸欣慰地对着魏征说道:“咱们大唐能有像你这样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那可真是大有希望啊!”

魏征原本一心求死,然而李世民展现出的大度风范彻底将他征服,于是,魏征就此投身到李世民麾下。

话说,那泾河龙王呢,居然去扰乱了长安城的晴雨情况。要知道,这世间万物都是有其因果关联的,他这么一做,可就犯下了人间的因果。就因为这样的过错,最后便被决定交由魏征来执行斩首之刑啦。

那么,面对性情刚直不阿的魏征,泾河龙王是不是就注定必死无疑了呢?

梦中斩龙

泾河龙王心里清楚,自己已然犯下了天条,这可是极为严重的罪过。在极度的恐慌与绝望之中,他想到了一位算命先生,觉得或许这位算命先生能有法子救自己,于是赶忙前去求那算命先生,盼着对方能出手相助,让自己逃过这一劫,保住性命。

有个算命先生给某人算了一卦后告知他,要是他还想保住自己的性命,那就得去寻那李世民。找到李世民之后,得让李世民出面去阻拦魏征,只要能成功躲过去明日的午时三刻这个时间点,那这人便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啦。

话说那龙王,自知大祸临头,性命堪忧。这可怎么办呢?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法子,决定在夜里进入唐太宗的梦境之中。到了夜里,龙王就真的来到了唐太宗的梦里啦。只见他在梦中对着李世民是百般央求,苦苦哀求李世民能够高抬贵手,饶过自己这一回,放自己一条生路呢。并且还许下承诺,说要是李世民能饶他性命,日后他肯定会全力保佑长安城,让那里的天气顺顺当当的,该下雨的时候就下雨,该晴天的时候就晴天,总之就是风调雨顺,绝不让长安城遭受什么天灾之类的。

李世民很是爽快地就答应了下来,随后在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早早地就派人将魏征喊来参加早朝啦。

早朝举行完毕之后,并没有放他离开的意思,而是将他继续留了下来。

李世民心里头的想法,魏征可猜不透。就这么着,君臣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场面一时有些安静。这时候呢,有人拿来了棋盘,他俩便打算通过下棋这种方式来打发打发时间咯。

到了中午时分,魏征实在是饥饿难耐,那种饥饿的感觉不断地侵袭着他。只见他一手扶着案几,在这样的状态下,居然渐渐地睡了过去,整个人进入了梦乡,仿佛暂时忘却了那难耐的饥饿之感。

在睡梦中,他有了这样一番奇妙的经历。他仿佛上达了天听,就好像真的置身于天界一般。在那里,他亲眼看到了天兵天将们,他们正押解着泾河龙王,朝着一个叫做“斩龙台”的地方走去呢。

只见他整个人神情恍恍惚惚的,手里紧紧握着一把刀,脚步有些踉跄地朝着前方走了过去。到了近前,他猛地一挥手中的刀,伴随着一道寒光闪过,那龙头便被他这凌厉的一刀给斩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唐太宗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眼前的棋盘。他心里头不住地琢磨着,今儿个一整天了,魏征就一直安安稳稳地坐在这儿下棋呢,压根就没离开皇宫到外面去。这么看来的话,那泾河龙王说不定就能够保住性命,继续活下去了吧。

就在这时,宫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清晰的脚步声。众人不禁都把目光投向宫外,想看看到底是谁来了。不一会儿,就见秦琼匆匆赶来,而他的手中还提着一颗龙头呢,那龙头上面满是鲜血,看着甚是吓人。

话说李世民,一眼瞧见了那龙头,顿时惊得往后倒退了三步。为啥会如此惊慌呢?原来啊,这龙头所属的泾河龙王,正是昨晚在梦中给自己托梦之人呐。这一下可把李世民给吓得不轻,他赶忙上前去叫醒正在沉睡之中的魏征,心急火燎地询问他,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把那泾河龙王给斩杀了的。

魏征苏醒过来之后,便说道:“那是臣在做梦的时候给斩杀的。”

据说,当李世民听到魏征所说的那些话之后,他内心的感受十分复杂,可谓是又悔又喜。悔的是,可能意识到自己此前某些做法存在不妥之处,或者是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如今经魏征这么一说,才猛然醒悟过来,因而心生懊悔之情。而喜呢,则是因为有魏征这样直言敢谏的臣子,能够毫无保留地把真实的想法和看法说出来,这无疑让李世民看到了自身可以改进提升的地方,同时也感受到了魏征这份忠心与尽责,所以又不禁感到欣喜。

他感到高兴的地方在于,自己所钟爱的臣子竟然具备在梦中斩杀蛟龙的奇妙神通。然而,他同时也满心懊悔,懊悔自己违背了此前的承诺,没有能够信守约定去救下泾河龙王。

或许是因为心理方面的作用吧,又或许是由于泾河龙王死得着实冤枉,反正就在接下来的那一段日子里,这泾河龙王的阴魂一直都没有散去呢,还老是频繁地出现在李世民的梦境之中。

在古代,人们十分惧怕鬼怪作祟。传说鬼怪会带来种种不祥与灾祸,扰得人心惶惶。而秦琼和尉迟恭这两位英勇无比的人物,为了能够驱赶走那些令人恐惧的鬼怪,不让它们惊扰到宫室的安宁,便主动站了出来,心甘情愿地担当起门将的职责。他们不辞辛劳,日夜坚守在宫门的两侧,时刻保持着警惕,仿佛是两座坚毅的守护神像一般,用自己的英勇和担当为宫室构筑起一道抵御鬼怪的坚实防线呢。

后世门神的来源便是如此。

李世民由于受到过度惊吓,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变得一天比一天差。就在他快要离世的时候,便着手向诸位臣子交代身后之事了。

然而,魏征当时对他讲道:在地府之中,存在着一位判官,这位判官名叫崔珏,他和我可是极为要好的朋友呢。我只需写一封信,凭借着我和崔珏的这份交情,就能够护佑皇上得以死而复生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李世民离世之后,他居然真真切切地在地府之中见到了判官崔珏。

李世民在崔珏的协助之下,居然额外增添了二十年的寿命,得以重回人间。经此一事,李世民的性情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越发宽容大度起来,对待百姓更是满怀仁慈之心,将爱民之举践行得更为彻底了。

话说魏征去世之后,就因为他生前那可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呢。这份刚正不阿的特质太突出啦,连地府都极为看重。于是呢,他就被地府给留下来担任赏罚司一职啦,还和崔珏等几个人一同被并称为四大判官呢。

泾河龙王本是一位仙神,可他却没能克制住自己的一己私欲呢。就因为这样,他和人间的种种事情产生了关联,沾染上了人间的因果。最终的结局十分遗憾,他被斩杀了,落得这么个下场,实在是令人叹息呢。

要是能再给泾河龙王一次机会的话,想必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和凡人赌气啦。要知道,之前他就因为和凡人赌气,落得个极为凄惨的下场,所以要是有重来一次的可能,他肯定会吸取教训,绝不敢再去做这样的傻事喽。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