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漫漫长路上,“懂事” 仿佛是一枚熠熠生辉的勋章,被大人们殷切地期许着,挂在孩子们稚嫩的胸膛。于是,从小我们就学着察言观色,压抑内心真实的渴望,把自己打磨成他人眼中乖巧温顺的模样,可久而久之,这份过度的 “懂事”,却成了沉甸甸的枷锁,锁住了本该肆意飞扬的灵魂。
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明明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却要乖乖递出去分享,只因害怕被贴上 “小气” 的标签;去商场,眼巴巴盯着心仪已久的零食或玩偶,却在父母一句 “太贵了,咱不要” 后,懂事地点点头,把满心委屈咽回肚里。在学校,即便被同学无端欺负,也默默忍受,不敢声张,怕给老师添麻烦,怕惹爸妈不开心。那时的懂事,是放弃自我需求,去成全周围人的认可,可小小的心,也悄悄埋下了失落的种子。
步入青春期,懂事更是被无限放大。看着父母为家庭生计奔波劳累,成绩稍有下滑,愧疚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即便挑灯夜战到双眼通红,也不敢喊一声累。喜欢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因怕耽误学习、增加家庭开支,只能忍痛割爱。暗恋隔壁班的同学,却顾虑重重,怕早恋影响学业,怕违背师长期望,把这份纯真情愫深埋心底,任由青春少了一抹本该有的亮色。此时的懂事,让成长之路布满荆棘,自己却还佯装坚强,独自舔舐伤口。
成年之后,懂事更是成了无形的紧箍咒。职场上,面对不合理的加班要求,即便身心俱疲,也不敢拒绝,怕被打上 “不敬业” 的烙印;同事推脱的任务,默默揽下,累得气喘吁吁,只为维持表面的和谐;薪资微薄,也不敢争取权益,担心老板不满,丢了来之不易的饭碗。在感情里,伴侣的疏忽、冷淡,选择自我安慰,觉得对方工作忙,一次次咽下抱怨,独自承受孤独。面对朋友的过分请求,哪怕为难,还是硬着头皮答应,生怕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这份过度的懂事,剥夺了我们任性的权利,让生活变成一场苦行僧般的修行。其实,偶尔脱下 “懂事” 的外衣,天不会塌下来。在家里,当父母再次习惯性拒绝你的小愿望时,可以试着撒撒娇,说出内心真实想法,说不定他们会欣然应允;在学校,勇敢向欺负自己的人说 “不”,捍卫自身尊严,老师和家长会是你坚实的后盾;青春期对兴趣的追逐,并非洪水猛兽,合理安排时间,说不定能挖掘出别样天赋,为未来添彩。
成年职场,勇敢对不合理加班说 “不”,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基础上,争取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面对同事不合理推诿,委婉表明立场,职场关系本就建立在平等互助上;薪资谈判桌前,有理有据争取应得报酬,这是对自己劳动价值的尊重。感情里,坦诚向伴侣诉说委屈,共同解决问题,而非独自隐忍;朋友若提出过分要求,直接说明难处,真正的朋友会理解体谅。
人生短暂,我们不应一辈子困在他人期许的 “懂事” 牢笼里。偶尔任性一回,释放内心渴望,先关照自己的喜怒哀乐,你会发现,世界依旧温柔以待,而生命也将绽放出更为绚烂自由的光彩,摆脱过度懂事的桎梏,拥抱率真洒脱的全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