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正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证明了这部电视剧的根正苗红。然后是一部长剧,整整58集,时间跨度大,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是近年来难得的大型连续剧,目前连续剧的集数通常是二十到三十集,确实不常见。再者是一部好剧,改编自梁晓声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导演是执导过《人民的名义》的李路大导演,演员是宋春丽、辛柏青、张凯丽等众多国家一级演员,清一色的老戏骨,这个的阵容配置,难得不出精品。
最后是一部深剧,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不同时间不同人物不同命运相互交织,故事有内涵有深度有厚度,引人深思,不由感慨。其次,因为没有剧可追就打开看了一下,第一集节奏很慢也没有那么引人入胜,第二第三就觉得还行,电视剧就是看着看着就想看了。
这部电视剧看了二十集了,每一集都有一个让我共情的地方。虽然我没有生在那个年代但出生农村小时候也是艰苦的,比如各种毛线拼织的毛裤,比如家里的大水钢,烧火做饭的大铁锅,煤炉子等。说个最近的共情点吧,周父跟大儿子说的那句话,打那开始啊我还真有点怕你了!不管哪个年代父子的感情大抵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吧,我想每一个做儿子的做父亲的对那一段对话都会深有感触吧!
再者,老二周蓉很幸运,中年时重新与蓝颜知己蔡晓光掀开人生的新篇章,也终于结束了后期与冯化成时隔天差五的吵架的负反馈状态。蔡晓光理解周蓉刻在骨头里的自尊与倔强。他有一句针对周蓉的神仙评价:周蓉吃得了物质上的苦,吃不了精神上的苦。冯的离开,根结在此;蔡的加入,亦在于此。区别在于冯爱上了那个无比崇拜他的女孩,看到了天上的月亮,却没有做好和她一起经历人生琐碎满地鸡毛的准备。
而蔡爱的是这个女孩的全部,在对方生活中的深耕,是他追求这个女孩的撒手锏,也使得他得以陪着他的女孩走到了最后。长兄如父,如父又如父,周秉义清正廉洁,哪个父会忍心看自己的孩子入狱,就算哥哥呢?不为自己弟弟说话,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吗?我不知道,总有人知道的。总而言之,我希望有。在这部剧里,我最不理解的是,周秉昆一家把房子过户给于虹,情谊真的有这么深吗?我不知道。
乔春燕一家的做法我能理解,包括周秉昆后首原谅乔春燕我也能理解。这个问题,我暂且把它理解为为了剧情圆满的设置吧。最后,电视看完了,自己好像是有了新的收获,不一样的感觉。导演说过,希望能通过这部电视剧能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父辈的生活,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 距离。我觉得自己还是有收获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看看故事情节,评论下演员的演技,是让我对生活有了深入的思考。
我希望生活中有个郑娟这样的妻子,如果她如此善良、贤惠,我可能也将不会在乎她已婚、有孩子的事实,我希望自己能像秉昆一样善良、有担当,这一点好像我做到了,因为善良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我好像也可以成为秉昆,因为我和他一样都只是个普通人。如果说最大的感悟,我的感悟是可惜,为什么我这里生活了几亿人口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没能出现这样一部作品,让大家真正了解我们的生活,让这里永远的也能留下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