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上海静安区某街角的玻璃门,冰柜里整齐码放着三文鱼南瓜丸、胡萝卜牛肉饼、菠菜鸡肉卷,操作间飘出蒸煮食物的热气。这不是某家网红轻食店,而是一家宠物鲜食店的后厨——穿着围裙的店员正在将刚出炉的烤鸭肉切丁,准备放进标着"雪纳瑞乐乐专属"的餐盒。
业态颠覆者正在打破宠物食品的工业范式。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带着他标志性的跨界嗅觉,将新零售经验注入宠物赛道。在他新创的连锁品牌里,每份鲜食包装印着"48小时冷链直达",开放式厨房让顾客看见紫薯被揉进面团,西兰花在案板上被切成适口大小。这种"宠物版盒马"模式正引发效仿,上海三个月内涌现出17家同类门店,甚至有顾客驱车两小时只为给爱犬买生日蛋糕。
探店博主@金毛糯米妈 拍摄vlog时,镜头扫过冷藏柜里标注着"胰腺炎专用""减肥期特供"的餐盒。她拿起一袋鸡肉紫甘蓝配方的鲜食,包装背面详细列着粗蛋白≥38%、钙磷比1.2:1的专业数据。"以前觉得鲜食就是水煮鸡胸肉,现在居然能根据狗狗体检报告定制食谱。"视频里金毛对着摆成小熊造型的鲜食大快朵颐,这条视频获得23.6万点赞,评论区挤满"求地址"的养宠人。
市场升温背后是消费观念的迭代。《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72%的90后宠物主愿意为"看得见原料"的食品支付溢价。在浦东某门店的顾客留言墙上,贴着张泛黄的便签:"肿瘤切除后医生建议食补,谢谢你陪汤圆多看了三次樱花。"这种情感投射催生出的精细化喂养,推动着宠物鲜食市场规模以每年41%的速度扩张。
但蓝海之下暗礁隐现。某测评博主拆解6款网红鲜食发现,3款实际蛋白含量低于标注值20%;虹口区某作坊用鸭肉边角料冒充牛肉被查处时,冰柜里还堆着未贴标的"三无"产品。行业标准缺失导致乱象频发,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指出:“目前连’鲜食’定义都无国标,所谓营养配比更多是营销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