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改革两个字,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后,所有的事物都出现了突飞猛进,也许是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也许是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口红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资本来此投资。
伴随着资本的涌入,大城市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好,而我国是要从农业大国慢慢地转变为制造业大国,那时候人口拼命的从农村涌进城市,由于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市里面生活首先要满足的就是住房问题。
1998年之前,国内的房地产并没有进行改革,一直保留在“福利分房”阶段,这种好处就是靠一定的工龄、年龄家庭状况分配到合适的房产。这种模式显然是满足不了国内的发展速度,于是在1998年引进了香港的房地产模式,成为第1次房改,商品房时代正式来临。一方面是国内的经济快速发展,另外一方面是住房货币化之后,迫使国内的经济再一次的加速,1998年城镇化率为33.52022%年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5%,人均住房面积从9.3平方米到现在的41.3平方米,目前我国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一众欧美发达国家。
1998年的住房改革有利也有弊,房地产对于经济的贡献以及城镇化的推进都是功不可没的,不过任何一件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瓶颈的,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就是遇到这个问题,一方面一线城市的房价让不少人已经望尘莫及了。
中指研究院也公开数据显示,4座一线城市购房门槛平均为617万、613万、580万、359万;4座二线城市平均购房门槛超过300万,5座城市购房门槛在200~300万;9座城市购房门槛在100~200万;8座三线城市购房门槛在105~313万。看到这些数字瞬间就感觉到压力好大,衡量一座城市的房价高不高就得看房价收入比。
根据诸葛找房的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房价收入比12.9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深圳48.1、北京46.8、上海45.8、广州32,对比发达国家中心城市,伦敦、纽约、东京房价收益率分别为12、18、12,这样一对比,好像相差真的非常的远,也从侧面说明国内的房地产泡沫,巨大泡沫破裂,资产缩水,经济就会面临着极度的萧条,这个理论日本验证了,自从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往后30年的经济一直都是原地踏步。
本来房地产这个游戏在国内还可以继续玩几年的无赖,碰到口罩事件的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到衰退阶段,这个游戏玩不下去了,2021年已经是房地产最后的疯狂了。
2021年下半年,整个市场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衰退,2022年呈现出来的数据更是惨不忍睹,即便出台了超过500次的政策来推动市场,市场依旧不为所动。
在这么短时间内,房地产出现这么大幅度的衰退,对于经济的冲击真的太大了,毕竟地产行业超过120个,而且房地产的财政占比高达40%,没有了房地产或者说房地产出现这么大幅度的衰退,在这两年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压力真的大顶不住。
普通人更顶不住了,一方面反正是高居不下,另外一方面收入却缩水,收入不稳定,对于买房的事情往后一推再推,除非全球经济恢复到一个可观的状态,除非自己的收入提高到另外一个层次,又或者说房价跌到真的是全民都买得起,当然后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房价涨起来了,想要下跌一个字难。
第1次房改这么成功,不过已经达到了瓶颈,那么第2次房改是不是已经悄然地来了?
第2次房改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楼市存在的三大问题。
商品房的弊端就是让房价越来越高,购买压力不断地增大,从刚刚提到的房价收入比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1998年房改后,主要都是以商品房为主,住房结构单一,没办法满足所有住房人群的需求,换句话来说,有钱的就买得起商品房,没钱的只能住城中村。
政策重商业轻保障,比如禁止单位提供保障性住房,基于这三点不少的专家学者都提倡再次大力度地推展二次房改。过去这么多年没有任何的动静!
第2次房改的主要目标是补齐短板和规范,整个房地产市场不是大改革也不是大幅度的调整,另外第2次房改并不会推翻第1次房改,因为基础已经打得,太牢固了。
第2次房改真的悄然地来了!
在多次会议中提及房地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远,在2021年2月份发布《二次房改推动经济新一轮增长》文章中明确的提到“二次房改对短期中期长期都是有战略性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利用房地产再次推动经济增长,另外一方面也解决老百姓目前所要面临的住房难问题。
比如保障性租赁住房,根据住建局指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成90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目标,总额超过30,000亿,2021年至2022年,已经完成了33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接下来三年还要筹建,570万套平均每年190万套。
购房资格,主要针对无房人群以及就业人群缴纳社保,缴纳社保唯一标准,不歧视无户籍、无学位人口。
户型设计,针对中低收入人群主要都是以40~60平米的小户型为主与商品房形成互补迫使整个房地产变得更完善化。
社保跟人走,新市民把社保转到落户城市,社保资金统一划拨,采取“有档次之差,无身份之别”逐步提高社保水平,要大力度的筹建医院学校等专业配套提高公共服务的可行性。
过去是以商品房为主导,未来是商品房加保障性住房双驱动,引领整个房地产的发展,满足每个人的住房需求。
未来这两类人将或将从中受益:
购房者,过去20多年时间,国内的房地产一直都处于高速发展,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少之又少,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主要都是以买房为主,即便有公租房、共有产权房、保障性住房,但是这些房源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很难能满足得了条件,所以购买商品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2008年涨了一波,2014年又涨了一大波,房价太高买不起,全款变首付,这类住房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买不起房的家庭。
2、租房人群,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租房人群达到了2.2亿人,2025年租房人群更是达到2.5亿人,在相关的调研报告中显示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超过75%的租客租房都超过三年,12%的租客超过10年,对于未来租房的意愿指数中,51%的租客表示愿意租房5年以上,18%的租客表示愿意租房,10年以上。
根据诸葛早盘数据显示上海北京,深圳平均租金占比收入30.4%、28.8%、27.4%,基本上每个月收入有1/4,都是上缴给房东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高租金的问题。
50平米咋住?不要孩子?有孩子了不让父母过来照看啥的啊?脑子咋想的?解决问题能不能从实际情况出发?
要走重庆经验,商品房,公租房的比例。全国都只有重庆的公租房量大,容易申请到。要申请公租房都能有
这么多房子,还建房,应该想办法把这些房子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