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成都女老板套现5.5亿,把正在盈利的家业交给了国家

牛头湖人世界 2025-02-19 15:52:41

5.5亿现金落袋的瞬间,71岁的曹世如给成都商界扔下一枚深水炸弹。这个数字放在2021年成都商业版图里,相当于当年红旗连锁单季营收的五分之一,足够买下春熙路黄金地段三栋写字楼。更令人错愕的是,她交出的3669家超市仍在持续盈利,日均服务超百万四川家庭。

从票证员到掌舵人

成都总府路的老街坊至今记得2000年那个夏天。45岁的曹世如站在即将倒闭的红旗商场门口,身后是积压三年的滞销货,面前是四十多双等着发工资的眼睛。这个在国企干了20年的票证管理员,抵押了唯一住房换来经营资格时,没人相信她能盘活负债千万的烂摊子。

她把滞销的暖水瓶、搪瓷盆装上三轮车,在荷花池市场支起第一个流动摊位。成都商报2001年3月刊载的市井照片里,穿的确良衬衫的曹世如正给大妈开发票,背后横幅写着"红旗货品进社区,全场八折"。正是这些走街串巷的流动车,三个月清空了价值870万的库存。

当同行还在百货大楼里等客上门,曹世如的超市已悄然占据成都67个社区入口。2004年玉林小区店开业当天,收银台前的队伍拐了三个弯——这里不仅能买米面油,还能缴水电费充话费。这种"便民综合体"模式,比商务部推动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整整早了八年。

超市帝国的两面

走进任何一家红旗连锁,货架第三层永远比竞品低五公分。这是曹世如亲自定下的规矩:"要让婆婆们不用踮脚就能拿到豆瓣酱。"这种刻进骨子里的细节把控,让红旗在成都零售市场拿下38.7%份额,密度超过北上广深的任何连锁品牌。

看似稳固的商业版图背后藏着惊险一跃。2012年A股上市招股书显示,扩张最快的2010年,红旗每月新开23家门店。这种疯狂节奏需要每天270万的现金流支撑,曹世如的笔记本上记满各家分店的周转天数,最艰难时把供应商账期压到15天——比行业平均水平少了整整45天。

在红旗总部走廊,挂着36张不同年代的工牌。从"票证003号"到"董事长0001号",这些塑封卡片记录着一个国企女工到百亿掌门的蜕变。2016年引入自助收银系统时,58岁的曹世如亲自站在机器前当了一周导购员,这个细节被写进哈佛商学院中国零售业案例库。

国资入局的商业算术

当四川商投的收购公告挂上官网时,成都金融城的投行精英们连夜重估了交易模型。按2021年24.64亿的季度营收推算,5.5亿出让的股权对应PE倍数仅为8.3,较行业均值折让34%。这不符合资本市场的常规逻辑,除非出让方预判了某种潜在风险。

在西南财大并购重组研究中心主任冯用富看来,这场交易更像精准设计的风险对冲:"当民营企业规模突破3000家门店,管理熵增会指数级上升。引入国资相当于购买'政策保险',特别是在民生保供领域。"

曹世如的办公室仍挂着改制时的老照片,那张抵押房产的契约复印件锁在保险柜第三层。或许对她而言,这场交易不过是二十年前那场豪赌的延续——当年押上全部身家救活红旗,如今让渡部分股权换取长治久安。超市货架上的郫县豆瓣换了三代包装,但6.9元的定价二十年未变。

交易达成次日,曹世如照常出现在总府路旗舰店。她在熟食区买了半斤夫妻肺片,用布满皱纹的手递给收银员一张红旗积分卡。这个动作被监控摄像头忠实记录,成为成都商业史上最耐人寻味的画面。

0 阅读:17

牛头湖人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