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参加塔里木盆地航空遥感地质,竟和一个通缉犯顶头睡了一夜

晨曦与海的对话 2025-01-15 10:02:02

1978年至1979年期间,我两次参加塔里木盆地航空遥感地质工作,转换在喀什、和田、阿克苏、库尔勒、且未等六个机场与驻地间,乘直升机在盆地与山盆交界上空飞行。

我参与了其中十几次飞行,应用美国第三颗陆地卫星MSS图像,采用从空中鸟瞰地面目视方法,检验卫片中解释地表影像色调与形态,结合物探资料、地面地质作综合解释,以图快速地寻找到有利的含油区块及局部构造。

柯 1 井现场,震撼人心

柯克亚是个村名,维吾尔语是“刺破蓝天”的意思,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石油部1977年5月在这里打出的油,定名为柯1井,它位于喀什地区叶城正南近百公里的公路边。

1978年9月,我们从喀什工作结束后,在转向和田的途中,安排到柯1井现场参观。

现场从出油井口接出两根30米开外约20厘米口径的管子,喷射出一股强烈的白色气流,夹带着棕黑色油珠,对准储油池,震耳欲聋。

现场说话声完全被喷气声吞没,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油香味,附近地面及树梢、草丛披上了一层油衣。

出油一年多,喷势依然如此强烈。我搞了二十多年石油,这壮观的场面还是首次遇到,真是令人震撼与鼓舞。

在南疆,从五十年代初中苏合作的乌恰扬叶小油田到1958年库车的依奇克里克小油田之后,沉寂了近二十多年,柯1井油气的突破预示着塔里木盆地美好的石油前景。

飞行在塔盆玛扎塔克山上空

如果不是搞地质工作,几乎没有人知道,在塔里木盆地中竟然有一条横亘于沙漠之中,长达百余公里的山脉—玛扎塔克山。

1978年9月,一架苏制米-8直升机,搭载着我与六位同事从和田机场起飞,沿着玉龙喀什河北飞,到它的姐妹河喀拉喀什河汇合为和田河后,转向西,沿着玛扎塔克山西行。

以往资料表明,曾有地质人员作过考察,由上新统组成单面山,此翼为沙漠覆盖,东西方向被横向断裂肢解为七八段单独山体。

临空两三百米,玛扎塔克山似一条翻江倒海的苍龙,潜身于茫茫沙海之中,其身驱时隐时现,有一种海阔凭鱼跃之感。

山脉西端出现多处色调、形态为圆形的影像特征。原来,卫片上未曾作过解释,它与地表阿克苏扎木台—喀拉玉尔滚一带的盐丘影像相似。

在空中,最直观的印象是,山脉的两侧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沙漠景观,北侧为高似金字塔型成排、成片排列的沙丘,尉为壮观。

山脉南侧为一片平坦、开阔,散布着小沙包以及稀疏的胡杨。这样的景观是由于西北风所携带的沙粒受到东西走向山脉阻挡所致,是大自然造化的结果,是大自然馈赠于人类的神奇杰作。

山脉与南北走向和田河构成T型,这条长达300余公里的内陆河横穿盆地,逐向下游主河道左右摆动,留下许多蛇曲样旧迹,这一现象在空中一目了然。

追踪喀什背斜、依奇克里油田上空所见

喀什背斜位于喀什市以北,卫片影像上色调、形态都非常醒目,显现出一个巨型完整的长轴背斜,酷似一条黄瓜镶嵌在盆地的边缘。

从喀什机场起飞,沿喀什噶尔河至玉代克里后向北折返,顺山盆交界一侧一直向西,对准喀什背斜长轴方向,飞机降低高度观察,背斜轴部平缓,起伏不大,两侧产状平缓。

它应该与阿图什、明尧路等同属山前一排构造,形成于喜山期,是天山山脉向盆地侧向挤压所产生的表层构造,易造成构造内部上下轴线错移,而不在一条垂直线上。

1979年,我们飞越依奇克里克油田上空,直升机从库尔勒机场起落,由东往西折回,航线长达五六百公里。沿途经过库尔楚、阳霞、二八台、库车南,寻找、检证卫片影像解释的圆形、线形构造的内涵。

当飞进山区,飞越依奇克里克油田上空时,俯瞰大地矿区、炼油厂、住房等都位于较宽向斜盆地里,而背斜却相对狭小,起伏在山地之间,零星散布着井口、抽油设备。

此系1958年发现的侏罗系小油田,产能已近枯竭。盆地边缘所见由上新统构成的单斜层,还见到岩层横向的挤压,形成了小褶皱,甚至有把一盘抬高的奇特景观。

航空遥感,观察地面地层走向、构造形态、断层等地质现象,更具有范大、时间快、可从三维立体观察地质体的优势,而覆盖区卫片影像大多都是地表植被、水系、冲积物、泉水等的直接反映,显示不出与地下深部构造的联系。

所谓物体电磁波辐射导致岩层地下构造的透视信息能显现在卫片影像上,这个理论基础值得进一步探讨。

陪同关士聪总工视察阿其克

1979年下半年,石海局总工程师关士聪同江陵综合研究大队队长昌华、总工张绍伟一起飞抵和田,经过上机观察,对航空遥感印象一般,于是决定将空中观察与地面观察做一比较,地点选在洛浦南阿奇克构造上。

该构造卫片影像清楚,地表出露也很奇特,似鼻状呈南北插在盆地边缘,南端与一条西北向大断裂相截,由石炭系一二叠系组成背斜。

我曾乘机从背斜腰部横穿,留下了总体印象。这次地表观察,可以进一步验证卫片影像所映物体的特征。我们一行人抵达阿其克村后,选择了构造西翼一条山露一套石炭纪浅海相沉积。

关总对其很感兴趣,观察很仔细,认为其中一套厚度不大的薄层黑灰色灰岩是很好的生油层系,可以作为盆地勘探主力生油层之一考虑,他的指点给大家以很大的启发。

我同几位年轻人顺着一条深沟寻找登顶的山路,过几道陡坎后,终于登上了背斜轴部,眼前豁然开朗,一个非常清晰的背斜显现在眼前,构造核部由石炭系与泥盆系呈不整合的接触,在海西期一起褶皱而成。

回归路上,村边有条小河沟,水浅清澈,汽车声惊动了鱼群,唰一声黑压压聚在一角落,年轻人见此,异常兴奋,立刻下车,脱鞋袜,卷裤腿,下河抓鱼。

十几公分的小野鱼异常温顺,一抓一条,一抓又一条,不一会儿装满两个水桶。次日,油炸香酥干鱼,味道鲜香,大家一起美美地打了一次野味牙祭,这种乐趣与享受只有在新疆野外才能遇到。

夜宿安迪尔,与“通缉犯”头顶头共宿

从和田转站且未,大部分人员乘车先行而去,我等四人乘公共班车前往。

这条南疆主干道,有部分为砂石路面,行车极少,沿途除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郊居民点多些,过民丰后人烟更稀少,路况更差。

一旦刮风,路边的堆砂都吹到了公路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沙垄,横在路面,虽然有护路工清理,但仍赶不上刮风积沙的速度。

魏开谈

走惯这条路段的司机师傅自有一套对付的办法,他们是用一根长约2米,碗口粗的圆木铺在沙垄上,让车一侧前后轮骑在圆木上冲过去,有时还借用乘客,下车推它一把,用这种办法停停、走走,不知折腾了多少次,才走完这段艰难路程。

天黑了,车赶到安迪尔,开进客栈前的小场地,司机说:今晚大家就在此过夜了。

老胡杨下相伴着孤零零一座客栈,两间房里塞满了床铺。气温渐渐降低,为了省钱,维吾尔族老乡在广场上烧起篝火,大家围坐在篝火旁驱寒露宿。一天的颠簸,大家都很疲劳,也不问卫生不卫生,干净不干净,入乡随俗,躺下不久也都入睡了。

次日,醒过来时大吃一惊,我床头铁管上竟然锁着一副亮的手铐,另一头铐在一位青年人的手腕上,我与他头顶头睡了一夜,我竟全然不知。

魏开谈

原来,他们是下半夜才入住的。记得在于田车站体息时,北京遥感中心的同志曾与他交谈过,他说也是北京海淀区的。

据民警说,他们在此等候他两天了,他是北京的一名通缉犯,在此匿名谋生已经一年多了。

中午,我们的车赶到了且未县招待所驻地。想当年,唐亥奘西域取经回长安,改走南线,不正是沿着这条路东行的吗?

且未县委副书记一行莅临机场

且未是南疆小县之一,走在街道上很少见到两层的楼房。城中旧街道狭窄,不通车,较大的商铺只有供销社、邮电局。真是街头喇叭一响,全县都通知到。

苏制米-8直升机完成库尔勒、阿克苏、和田等三机场飞行航班合同任务后返回太原。且未站的观察改由新疆民航局运-五型国产机来承担。

这是一架螺旋桨、双机翼、小型运输机,机舱很大,却无任何设备,在机上目视观察因前窗口太高,大家都得挤在尾部的小窗口,噪声震耳欲聋。

机场的跑道是盐碱土压成的一条土跑道,坎坎坷坷,起伏不平。就是这样一架运输机,在且未县出现也是新鲜事物,引来不少群众围观,观看它起落升降。

县委彭副书记还带领一行人到机场看望我们,并一同合影留念。在此,安排呈扇形航线,东至若羌、西抵民丰、北伸入盆地腹地的八次航班,也都完成了预定任务。

最后十天,我们就地编写总结报告。所有工作结束后,还搞了一次离别聚会,何向阳同志大显了一把杀鸡脱毛的绝技,令人惊叹不已。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