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很近,却一直没去过曾经的两弹城,其实它也不远,就在距离绵阳约50公里的梓潼,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
资料称,1965年,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从梓潼迁至绵阳,这里成为原子弹和氢弹的设计摇篮,被誉为“两弹城”。
2025年3月11日,终于有机会去探访两弹城了。上午9点多,来到两弹城,在游客中心买票(票价40元),户外团领队征询队友意见,请了讲解员(340元30个耳机),大家便跟随一位帅气的导游,一起开始了两弹城的参观之旅。
走进两弹城,你首先会被这里的建筑所吸引。这里的建筑一律都是六七十年代比较低矮的红砖楼房或平房。大礼堂、情报中心、两弹历程馆、将军楼、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等等众多文物建筑,都深深打上了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烙印。
那时,由于条件有限,无论是建筑外观和屋内陈设,都相当朴素,甚至简陋。就拿保密级别极高的情报中心来说,常规兵器研究室、甄别审计室、二炮军代表室,里面除了必备的老旧桌椅板凳和几个木柜、铁柜,几乎没有多余的东西;再比如邓稼先旧居,除了一张岳父送的铁架床稍微奢侈一点,其余都简陋到凑合的地步。厨房里,只有水泥垒起的灶台、水槽,卫生间里,小小的浴缸也嵌在水泥里……拿我们现在的标准,估计你连食欲和泡澡的欲望都没有了!
可就在这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却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成功研制出让中国可以昂首于世界之前的原子弹和氢弹,让中国彻底摆脱了轻易被强权、霸权欺凌的屈辱历史!
其次,讲解员导游带着我们重点参观了两单历程馆,里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两弹研制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建国之初,世界形势逼得我们非搞原子弹和氢弹不可,墙上,那些美国将军的话非常狂妄,一次又一次提出要对我们使用核武器,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当然,说起容易做起难,在一穷二白加技术封锁的前提下,我们的科学家们承受了多大的压力,那就可想而知了!
听了详细的讲解,看了很多图片、资料、甚至实物(比如两弹),都相当让人震撼!还观看了原子弹炸广岛模拟短片,还原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全过程。原子弹在空中爆炸的瞬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和火球,广岛市的建筑全部倒塌,整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惨烈的画面非常恐怖,人、车、物转眼被消灭,连烟都没冒一缕,只剩一点楼房的残迹,而且,更要命的是,恍惚间,似乎那摧毁一切的声浪正向我们冲来,我不得不下意识后退躲闪,待一切归于平静,我还心有余悸,久久无法镇定。我只在心中不断呐喊:战争就是破坏、战争就是毁灭。战争太可怕了,我们永远不要战争!
当然,要和平,要安全,我们必须要有能阻止战争的利器,有“宝剑在手”,才能“护我中华”!
……
其间,讲解员还插入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比如钱学森回中国在没有踏上中国地界前,哪怕已到了香港,蒋瑛一直负有为保护钱学森生命的使命,不仅如此,她还教育还很小的孩子,要时刻准备着为爸爸挡子弹,说“爸爸的命比你们值钱”……听到此,我真的忍不住热泪盈眶了。再比如邓稼先在某一次实验里,明知辐射的致命危害,但在防护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只能身着简易防护服,冒着高强度辐射去进行近距离排查,后来又几次和核辐射近距离接触,以致后来患癌,为了和时间赛跑,他一直秘而拒医,直到张爱萍将军发现才督促他去检查就医……
总之,两弹城见证了科研的艰辛,见证了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也见证了两弹一星的的巨大成就!
参观完,导游还形象的地说,现在,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后指导弹),卫星,解决了威力、射程、精准的所有问题,两弹城和科学家们都功不可没!
后来,我们还特意去了防空洞,虽然,今天看来,它只是一处遗迹,一处景点,但在当年,这个防空洞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紧急通道,又宽又高,我感觉还可以通小车呢,而且它直通梓潼县城,如有紧急情况,就有备无患了。
现在的两弹城,已作了拓展,在红砖房之外,还修了现代豪华版的四川两弹城博物馆,航天科技馆,博物馆里,还有一个邓稼先个人博物馆。
博物馆里,都有很多图片文字和影像资料,不仅仅是两弹城的成就,古今中外的科学家都被关联起来了,非常形象,很让人长知识长见识,非常值得一看。
航天科技馆里,还可以各种模拟体验,有兴趣的多来体验,是不是更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呢?不过,进去参观、体验是要收费的。
最后,我想说,作为曾经的教育工作者,我个人认为,可以多组织全国的师生来参观,这可能比在学校里、书本里的学习效果更佳更有实感,也更能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熏陶——两弹精神须传承,两弹精神不能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