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宗教,一般不会刻意关心教宗事务。

此次,梵蒂冈天主教皇方济各去世,据传他生前对华比较友好,引起我的一些关注。
上次,我关心教皇的事,还是因为教皇保罗遇刺。
1981年5月13日下午5点19分,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乘吉普车到圣彼得广场接见教徒时,遭到土耳其枪手穆罕默德·阿里·阿贾枪击。教皇身上五处受伤,伤及肠部。
当时阿贾口袋里装了一封信,写着:“我叫阿贾,是我刺杀了教皇,让全世界都知道成千上万的人受到帝国主义之害。”事后调查,枪手刺杀教皇动机并不单纯,并不像他信里写的那样。但是美国据此指责苏联指使了这一次暗杀,苏联遭受到空前的国际压力。
但后来又有变化,意大利、美国和英国情报机关根据新推断,认为刺杀教皇的幕后主使是卡扎菲。保罗二世发表声明,表示原谅阿贾的罪行,并且会见了阿贾。但这又使得刺杀内幕扑朔迷离,直到保罗去世,都没有找到真正策划刺杀他的幕后真凶。
教皇保罗是波兰人,他于1978年访问过波兰。他的遇刺使得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的波兰人陷入愤怒。随着苏联策划刺杀教皇的谣言传播,信奉天主教的波兰人开始集会抗议和反对苏联。
1982年6月7日,美国总统里根和教皇保罗二世在梵蒂冈会面,两人私下交谈了50分钟。美国国务卿黑格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克拉克也与红衣主教和大主教也进行交谈。
里根与教皇保罗秘密策划了瓦解苏东国家计划,美国和教皇都支持波兰团结工会,这为后来波兰脱离苏联控制、苏联最终解体起到了一定作用。
后来,我也关心过一回天主教事务,那就是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出生于1910年8月27日的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今北马其顿共和国首都),阿尔巴尼亚裔人。她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03年10月,她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列入天主教宣福名单。

特蕾莎修女一生在印度举办了很多慈善事业,扶危济困,被人称为“贫民圣人”。当时我是在一些海外文摘书籍上读到特蕾莎修女的事迹的。
1997年特蕾莎修女去世后,印度政府破例为她举办了盛大的国葬仪式,400多名国际政要前来为特蕾莎哀悼。
但特蕾莎修女去世后不久,她的形象却蒙上灰尘——3名加拿大学者写了一本《特蕾莎修女的阴暗面》,声称特蕾莎只是在用表面慈善的面具进行无情的资本收割。特蕾莎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繁盛的梵蒂冈,平时遇到贫民窟小孩与自己打招呼,她只会坐在豪车里象征性地回应一下。 关于其“贫民圣人”的称号,是资本主义媒体运营手段而已。
关于特蕾莎修女的事迹真真假假我不知道,但是天主教教廷仍然给了她很高的声誉,并未因为这本书改变对她的评价。
这次教皇方济各去世,在互联网上相关信息不少。我大致浏览了一下,他算是梵蒂冈的改革派,与中国关系比较友好。在他任期内,2018年,中国和梵蒂冈签署了《中梵主教任命临时协议》,允许梵蒂冈对中方提名的主教进行“形式性追认”,而中国则承认梵蒂冈的宗教权威。
具体来说,中国天主教的所有主教均由中国爱国教会自主选举、政府批准后履职,梵蒂冈仅能通过“事后追认”的形式参与协商。这样既满足了国内天主教徒的信仰自由,又不至于造成梵蒂冈借任命主教干涉中国内政。
但中国和梵蒂冈始终没有建交,原因在于梵蒂冈至今是欧洲唯一一个和台湾地方伪政权保持“邦交”关系的国家。方济各生前虽然致力于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但始终迈不出和台湾伪政权断交这一步,所以中梵关系只能止步于目前状态。
当前梵蒂冈正处于财政危机中,世界各国信徒的奉献大幅度减少。如果梵蒂冈能够实现与中国建交,将对中国的600万天主教信徒影响增大,也有助于提高梵蒂冈在全球天主教中的地位。
据说,梵蒂冈选举新的教皇的传统是下一任教皇的观点要和上一任教皇的主要观点相反,这是一种平衡。很可能接替方济各的教皇是天主教保守派主教,不知道新主教对华关系如何,希望新主教任职期间对华关系不会倒退。
4月22日下午,我到济南著名的洪家楼天主教堂参观,看到教堂内供奉着方济各的照片,以及他的一个供桌。由于供桌上教皇方济各的大照片周边是很多供奉人的小照片,我不知道拍摄供桌是否礼貌,所以我只拍摄了教堂讲台上供奉的教皇方济各的照片。

济南洪家楼天主教堂是一座地标式建筑,很多人都跑去打卡。我多次到济南办事,数次从洪楼这边经过,但从未进过这所教堂。此次参观这座教堂,算是又增加了一些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