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扣押中欧班列货物的蝴蝶效应——捧红了跨里海国际贸易路线

白莲看世界 2025-03-31 13:04:39

俄罗斯人从骨子里多疑,这大概是金帐汗国时期他们的祖先充当蒙古征服者的探子留下的基因特性——明明在俄乌冲突中中国是保持中立的,中国不给交战双方提供武器,同时还和俄罗斯进行了大量民用产品的贸易往来,使得俄罗斯轻易应对了美西方的数万项制裁,但是俄罗斯非但不感恩,反而怀疑中国利用通过俄罗斯境内的中欧班列向欧洲运送了大量武器零配件,间接通过欧洲各国帮助乌克兰提升了武装力量!

愚蠢的俄罗斯人采取了一项损人不利己的做法,那就是扣押了通过北线运输的中欧班列中运往欧洲的大量物资。

原本,中国方面认为,北线的铁路路线主要在俄罗斯境内,从运输便利度到运输安全上比较有保证,不料北极熊来了这么一手,打乱了正常的贸易秩序——欧洲用户收不到货物,中国生产厂家收不到货款,还损失了产品。

虽经多方努力,俄罗斯方面最终放行了一些物资,但给中国生产厂家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一些货物已经赶不上应季销售,成为滞销品;这些被扣物资占压了企业的生产产资金,在减少生产企业的利润的同时还延缓了生产资金的回笼时间,使企业增加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让人感觉比较惊奇的是,还有些不长大脑的小脑人士在这件事上指责中国企业报关内容过简略,使得俄罗斯海关无从判断货物的性质与用途,才出现了这种问题。问题是,中国企业的这种报关方式已经执行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出现俄罗斯方面担心的问题,现在俄罗斯忙着抽这种风有什么意义呢?

据报道,中欧贸易走廊在俄罗斯境内的北段,报关通行手续越来越复杂,哪怕一个简单的螺丝钉的报关也要填写大量资料。俄罗斯没有办法直接制裁欧洲各国,偏偏拿与它友好的中国开刀,真不知道做出这种决策的俄罗斯官员脑袋是不是被阿凡提的驴给踢扁了。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中俄欧三输的局面已经打破了,不依赖俄罗斯境内铁路运输的中欧班列中段运输开始大放异彩。

中段运输线路,全称是跨里海国际贸易路线,也被称为连接中国和欧洲的最短的贸易路线——这条路线是替代俄罗斯北方走廊和苏伊士运河的最佳方案。现在,这种贸易方式已经成为改变地缘政治的游戏规则。

这条跨里海国际贸易路线途经的国家目前热情非常高,它们大多积极参与建设与运输,并从该贸易项目中得到巨额利润——仅仅在过去几周内,哈萨克斯坦已承诺将途经该国的货运量提高到1000万吨,丹麦重要的马士基航运公司已经完成其通过此贸易路线从日本到欧洲的首次试运,保加利亚宣布对该路线途经的铁路网进行18亿美元的投资,还有不少国家正在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运输路线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中来。

这条中段路线并不是一条单一、无缝的交通路线,它是由多个国家的道路、铁路和海路连接组成的复杂网络,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物流和官僚体系方面的障碍。在这条路线上,既有地理条件限制,如里海的严冬和强风会延误轮渡;又有官僚障碍存在,如协调海关程序、人员培训以及铁路轨距不匹配或欧洲和苏联时代的税收系统不匹配等实际问题。

此外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为完成急需的现代化建设,估计还存在185亿欧元的融资缺口。

尽管有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条贸易路线带来的运输效率和运输量的提高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新变化——仅在2024年前11个月,这条贸易路线货运量就达到410万吨,同比增长63%,与2021年记录的58.6万吨形成鲜明对比。

你说,现在的俄罗斯会不会开始眼红这条跨里海国际贸易路线?现在眼红也晚了,中段贸易路线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北段的贸易路线的重要性下降了许多。

完美避开了俄罗斯和伊朗的中欧跨里海国际贸易路线

我们仔细看这张贸易路线图,会发现有些事真是上天注定的,过去我们怎么设计也不会想到会出现当前中段贸易路线的微妙地缘政治格局——完美避开了俄罗斯与伊朗,使它成为各方都能心悦诚服接受的运输路线,当然俄罗斯和伊朗除外。

当年由于苏联解体,南高加索地区和中地区亚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结果在后来的俄罗斯联邦和伊朗之间就出现了一条狭窄的隔离带,而里海的存在使得南高加索地区与中亚地区的交通路线完美连接了起来,黑海的存在使得南高加索地区与欧洲地区的交通路线完美连接了起来。这在以前谁能事先设想到呢?

如果没有俄乌冲突爆发,而且一打三年,恐怕各国更喜欢选择经过俄罗斯的北线和经过伊朗的南线作为中欧贸易路线的主干线,那就没南高加索地区啥事了。

但现实情况是,南高加索地区躺着就把中欧交通运输的钱赚到手了,怎么形容这件事?

还是中国古话说得到位——时也,命也。

跟着中国有肉吃,跟着熊瞎子和波斯怂娃大概连汤都喝不饱,这就是南高加索地区各国的宿命。

0 阅读:0

白莲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