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年的某个夜晚,月色朦胧,空气中仿佛暗香浮动。汉和帝刘肇迈着步子来到了贵人邓绥所居住的宫殿前,心里想着今晚就在这儿留宿了。可到了宫门口,他却瞧见宫门紧紧关闭着。只见汉和帝抬高了声音喊道:“爱妃,快把门打开,朕有个好消息要告知你呢!”
过了一会儿,从里面传出一位美丽女性那温婉柔媚的声音,只听她说道:“陛下,臣妾不小心染上了风寒,这会儿已经睡下啦。所以今晚实在不方便伺候陛下就寝呢,还请陛下到别的地方去留宿吧。”
汉和帝当时就愣住了。要知道,他可是东汉的皇帝呢,一直以来,后宫里的那些妃嫔们,哪一个敢违背他的意思,都争着、盼着能得到皇帝的宠幸,都盼着能借此机会飞上枝头变凤凰呢。可像今天这样,居然有人直接拒绝侍寝的事儿,他还从来都没碰到过。
汉和帝心里头着实不甘心呐,于是便再次提高了嗓音说道:“爱妃,朕心里早就已经拿定了主意,要将你册封为皇后呢,爱妃就别再犹豫啦,快快把门打开!”
然而,里面并没有要开门的迹象。过了一会儿,又传来了邓贵人的声音,只听她说道:“皇后负责掌管六宫诸事,臣妾深知自己德行浅薄,实在担不起皇后这个重任,根本算不上是皇后的合适人选呢。这宫中可是有不少贤良淑德的妃嫔们,还请陛下多多斟酌考虑她们。”
汉和帝满怀着兴致匆匆地赶过来,本想着能顺利进入,可谁能料到呢,最终竟然连门都没能进去。没办法,他只好独自一人,带着满心的扫兴回去了。
邓贵人她的名字叫做邓绥,要知道她可不是一般人哦,她可是东汉开国功臣,而且还是云台二十八将里面排在首位的邓禹的亲孙女呢。
汉光武帝刘秀有一位发小名叫邓禹,早在刘秀刚开始起兵的时候,邓禹就紧紧跟随在刘秀身旁,还参与到军机大事当中呢。而且,是邓禹率先提出建议,让刘秀脱离更始帝所在的阵营,转而以河北作为基地,去谋划夺取天下这件大事。在刘秀为夺取天下而努力的整个过程里,邓禹更是多次献出奇妙的计谋,其表现就如同东汉时期的“张良”一般出色。
在东汉成功建立起来之后,邓禹可是获得了极为尊贵的地位呢,他被封为了太傅,这可是位极人臣的高位哦。而邓禹所在的邓家呢,就如同当时的后族阴家一般,都成为了南阳新野这块地方功臣世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啦。也就是说,邓家凭借着邓禹的功劳与地位,在东汉初期,在南阳新野的诸多功臣世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呢。
在东汉时期,那些世家大族的女性呢,有一个挺常见的情况,就是大多会和皇族子弟结成姻亲关系哦。她们为啥要这么做呢?其实就是想通过这种联姻的方式,来让自家的权势和地位变得更加稳固呢。也正因如此,这些世家大族的女孩子自幼就开始接受非常严格的家庭教育啦。在这样的教育之下,重点就是要培养她们自身良好的仪态以及修养方面的素质呢。而邓绥呢,她作为东汉世家大族中的一员,同样也是遵循着这样的情况,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这些,和其他世家大族的女性在这方面是没什么不同的哦。
邓绥五岁的时候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当时,邓禹夫人,也就是邓绥的奶奶,要亲自给她剪头发呢。毕竟上了年纪,老人家眼睛不太好使了,有点老眼昏花的。这不,在剪发的过程中,一个不小心,就把邓绥的前额给剪伤了。一般的小孩子要是碰到这种情况,肯定早就哇的一声哭出来了。可邓绥不一样啊,她硬是强忍着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一声不吭的。直到后来奶奶自己发现了,还很纳闷呢,就问她:“孩子,你都受伤了,怎么不哭呢?”
邓绥是这样回应的,她说:“您作为长辈,出于对我的喜爱,还亲自为我剪头发。我心里明白您的这份心意,所以我可不想因为自己哭喊而让您心里难受、感到伤心呢。”
邓老夫人当时那可是特别高兴,心里想着自己的这个孙女呢,真的是既懂得体贴人,又特别善于隐忍,瞧这样子,日后肯定能做出一番了不起的成就呢。后来这孙女开始上学啦,在和哥哥们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每次都能一下子就说到关键之处,说得那叫一个精准。就因为这样,哥哥们都特别佩服她,还很尊敬地称呼她为“女诸生”呢。再往后发展,她的父亲邓训也渐渐发现了女儿身上的这些长处。于是呢,邓训就经常会和女儿一起讨论朝廷里的那些事务,想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好好磨炼磨炼女儿为人处世的本事,也好让她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话说在公元95年的时候,汉和帝刘肇已经到了十六岁的年纪啦。按照当时的惯例呢,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选秀活动哦。在经过一番挑选之后,邓绥和其他那些来自世家的女子们,就一同被选进了宫中呢。过了一年的时间哦,邓绥凭借着她那出众过人的容貌,一下子就被刘肇给看中啦,随后就被封为了贵人呢,这贵人的地位,仅仅是在皇后之下哟。
在那个时候,刘肇的皇后呢,是阴丽华的侄孙女哦。刚开始的时候,这小两口正处于新婚燕尔的阶段,感情那叫一个好呢,整天甜甜蜜蜜的。可日子一长呢,刘肇就渐渐觉得不那么自在啦。这是为啥呢?原来,这位阴皇后有个毛病,就是特别善妒呢。只要碰到刘肇在其他妃嫔那儿留宿过夜,她心里就老大的不高兴了,常常会说出一些冷言冷语的话来,还在暗中对刘肇进行讥讽呢。
在封建社会,帝王拥有众多的佳丽,数量可达三千之多呢。而皇后呢,作为六宫的主人,肩负着打理后宫的重任。她最重要的一个职责目标,就是要替皇帝把后宫管理得妥妥当当的。为啥要这么做呢?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让皇室能够尽可能多地繁衍后代,以此来稳固江山社稷。在当时衡量一位皇后是否贤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能协理阴阳哦。这具体表现在皇后首先得做到不嫉妒,不能因为皇帝宠爱其他的妃嫔就心生不满呢。而且,她还要主动去推举那些美貌的女子给皇帝呢,只有这样,皇家才能多多地开枝散叶,人丁兴旺起来,从而更好地保证皇室血脉的延续以及江山的稳固啦。
在历史的长河中啊,那些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皇后,通常都承担着一项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帮着皇帝把后宫里众多的女人们管理得妥妥当当的。要知道,后宫女人众多,管理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儿。不过呢,咱们也得明白,善妒可以说是女人天生就有的一种性情呢。而要把这种天性给压制下去,甚至彻底消除掉,那可真的是难如登天。就说这阴皇后吧,她打小就是在娇生惯养的环境里长大的,这心胸啊,和她的姑奶奶阴丽华比起来,那可就差远啦。阴丽华那是心胸极为“宽广”的,可这阴皇后呢,她看到刘肇对别的女人好像有了不一样的心思,也就是所谓的“见异思迁”吧,心里就特别不满意。这么一来,她和刘肇之间的关系就渐渐出现了问题,开始有了隔阂啦。
在宫廷之中啊,帝后之间要是出现了隔阂,那可很难瞒得住其他人呢,毕竟这宫里人多眼杂。这帝后之间的微妙状况,自然就被宫中那些妃嫔们察觉到啦。这一察觉到情况不对,好多妃嫔心里就开始打起了小算盘,各种念头都冒了出来,盘算着能不能在这局势里为自己谋得些好处呢。而在这些心思开始活泛起来的人当中,就有邓绥这么一位呢。
后宫里妃嫔数量众多,然而皇后的位置却只有一个。可究竟是谁定下了规矩,说这皇后就非得由阴家小姐来担任呢?
在古代宫廷之中,若想夺得皇后之位啊,那可不是只看家世好不好、相貌美不美就行的。就拿《美人心计》里的情况来说吧,这里面拼的可还有智慧心性以及手腕谋略呢。要知道,在宫廷里,哪位女子要是更有智慧,更懂得运用手腕,还能巧妙地抓住皇帝的心,那她自然就会更得皇帝的宠爱。一旦得到了皇帝的宠爱,这皇后之位也不是没可能通过精心谋划而得到手的哦。这不,邓绥就踏上了属于她自己的、那种独树一帜的宫斗之路啦,她也想要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去争一争那至高无上的皇后之位呢。
第一招,苦肉计迷惑对手
阴皇后本就是出身名门的大家小姐,那种傲娇的个性呢,打从娘胎里就带出来了。等她坐上了皇后的位子后,这傲娇的性子就愈发凸显出来了。而邓绥呢,她很聪明,瞅准了皇后的这个性格弱点,偏偏反着来行事。在皇宫里头,邓绥表现得越发谦虚谨慎了。她对待阴皇后那可真是极为恭敬,该有的礼数一点儿都不少。而且呢,就算是面对那些地位低下的宫人,邓绥也同样是以礼相待,没有半点儿架子。就这么久而久之的,大家都看在眼里,邓绥自然也就为自己在宫中赢得了很不错的口碑啦。
在宫廷里头,那可是经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宴会呢。每次到了宴会的时候,场面可热闹啦,阴皇后和一众妃嫔们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来精心打扮自己。她们纷纷穿上那华丽无比的衣裳,一个个都打扮得光彩照人,就像是在比美似的,都盼望着能得到皇帝刘肇的垂青,好为自己在这争宠的事儿上占得先机。然而呢,有一个人却和她们截然不同,这人就是邓绥。每次参加宴会的时候,邓绥总是穿着特别简朴的衣服,脸上也不施脂粉,就那么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在那些打扮得如同花蝴蝶一般艳丽的妃嫔们当中,她可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了,真可谓是独树一帜呢。而且呢,要是她穿的衣服颜色和阴皇后的一样了,邓绥可不会就这么算了,她会立刻回到自己的宫里,赶紧换上其他颜色的衣服,就是为了以此来表示自己对皇后的敬重之意,可不敢有半点儿逾越规制的举动呢。
当进行参拜皇帝的仪式时,邓绥每次都会跟在阴皇后的身后,一步一步紧紧跟随,不敢有丝毫僭越之举。只见阴皇后坐下之后,邓绥便恭恭敬敬地站立在一旁,丝毫不敢有落座的想法,她用这样的举动来充分展现自己内心深处对皇帝和皇后的那份深深的尊敬之情。
最初的时候,阴皇后瞧着邓绥的种种表现,那可真是相当满意呢。她觉得邓绥就是心里惧怕自己,所以甘愿在自己面前放低姿态,摆出一副伏低做小的模样。可过了一阵子呢,在后宫众人的眼里,情况就渐渐不一样了。邓绥始终小心谨慎、谦卑有加,这么一来,反倒越发凸显出阴皇后那飞扬跋扈的性子了。就连皇帝刘肇呢,对邓绥这位邓贵人也开始另眼相待了,常常就留宿在邓贵人所住的宫中。您想啊,皇帝他也是人,也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呢。白天为国事操劳了一整天,累得够呛,晚上回到后宫,那自然是想舒舒服服、和和美美地休息,谁能受得了皇后老是冷言冷语的呢?就这样,日子一长,那温柔体贴、知花解语又通情达理的邓贵人那里,可不就成了皇帝经常去休息的好去处啦。
看到眼前这样的情形,阴皇后心里那股子滋味可真是不好受。她心里暗自琢磨着:我可从来没让你主动低下头来、摆出一副服软讨好的样子,这一切可都是你自己心甘情愿去做的呢。可怎么就这么会笼络人心呢?该不会是你使了什么妖法,把皇帝都给迷惑住了吧?
阴皇后心里头那叫一个恼怒啊,就因为某些事儿,打这以后,她可就对邓绥恨得牙根儿痒痒啦,把这份恨意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呢。
接下来要说的是第二招哦,这一招叫做“无中生有打击对手”。就是通过编造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情况或者事情,以此来对对手实施打击呢,其目的就是要给对手造成不利的影响。
邓绥所使出的第二招乃是无中生有这一招数。也就是说,在相关情境当中,她运用的手段就是通过凭空捏造、虚构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情况或事情来达到某种目的呢。
就在那个时候,汉和帝不巧病情十分严重。阴皇后去探视了皇帝的病情后,心里大概琢磨着汉和帝这病怕是没什么康复的指望了。于是,她就对身边亲近、信任的人讲道:“等我日后当上太后了,肯定要第一个把邓绥给杀了!”
很快,这番话就传到了邓绥的耳朵里。而她接下来的反应着实令人大为吃惊。只见她既没有选择去向皇帝哭诉哀求,寻求救助,也没有打算去向阴皇后求情,恳请对方放过自己一马。恰恰相反,她竟大声地吩咐宫人们,让她们赶紧去找出毒药来,好让自己能够就此自尽。并且,她还神色凛然,正气十足地对着身旁的人说了一番话语:
那皇后,心里特别嫉恨我能得到陛下的宠爱呢,就起了杀我的心思。我可不能让她如愿,所以我就想着要抢先自行了断。为啥要这么做呢?这里头是有好几方面考虑的。其一呢,我要是先自尽了,就能先到地下去等着皇帝陛下,也好报答他一直以来对我的那份宠爱之情呢。其二,我这么做还能让我所在的邓家免遭那意想不到的灾祸,可不能因为我而连累了家里人呐。其三呢,我这么做也能让那阴皇后不用去背负制造人彘那样的恶名,毕竟要是真发生了啥不好的事儿,传出去对她名声也不好。
邓绥讲的那番话着实精彩。咱先暂且不去探究阴皇后对身边人讲的那些私密话语,邓绥到底是通过何种途径这么快就知晓的。单就看她所说的那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明明是无中生有,可却一下子就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给刻画得特别鲜明了。其中一个是心地善良的女子形象,另一个则是善妒且狠毒的皇后形象。如此一来,阴皇后企图谗害那些无辜妃嫔的恶劣行径,就仿佛被牢牢地钉在了耻辱柱上,成了确凿无疑的事儿啦。
阴皇后可能一开始只是顺口说出一些话,不过是想发泄一下心里对邓绥存有的怨恨之情罢了。但没成想,这事竟传得沸沸扬扬,弄得整个后宫人人都知道了,一时间,后宫里大家心里都七上八下的,弥漫着一种惶恐不安的氛围。
邓绥当时一直不依不饶地非要寻短见,这可把侍奉她的宫女们给急坏了,要知道,真要是让她得逞了,那对宫女们来说可就是抄家灭族的天大灾祸,所以宫女们哪敢让她如意呢?大家只能苦苦地哀求邓绥千万别这样做。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这个时候呢,有个叫赵玉的宫女想出了个法子,她谎称对邓绥说:“娘娘,刚才有使者过来传话说陛下的病已经好了,您可不用再这样啦。”
话说邓绥啊,之前那场戏码可是做足了,等到戏演得差不多了,也就顺着台阶下了,就此停止了寻短见的举动。后来呢,汉和帝的病好了,他听说了之前邓绥寻短见以及相关的那些事儿啊,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感动和恼怒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为啥感动呢?就是因为邓绥表现出来的那种姿态,让人觉得她对汉和帝那可真是“情深义重”,甚至都愿意陪着汉和帝一起死呢。而恼怒的缘由呢,则是因为阴皇后实在是太狠毒了,汉和帝这还没死呢,她就急不可耐地要去对付后宫里的其他妃嫔了。要知道啊,在那个时候,皇帝的态度那可就是至关重要的,所谓雷霆雨露皆为君恩嘛。就因为这事儿,汉和帝从此之后就不再和阴皇后有什么往来了。而邓绥呢,一下子就获得了汉和帝的万千宠爱,简直可以说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了。到了这个时候,邓绥距离皇后的位子其实就只差一个合适的时机了呢。
接下来呢,那阴皇后心里别提多郁闷了,郁闷到啥程度呢?她,一下子就想到了过去争宠常用的老办法,啥办法呢?就是用巫蛊之术去诅咒邓绥。可这种事儿哪能瞒得住,很快就被宫人给举报上去了。汉和帝得知这情况后,那是气得不行,龙颜大怒啊。随后便下了诏书,直接就把阴皇后的皇后之位给废黜掉了,而且还明明白白地点名,要让邓绥来坐上这个皇后的位子呢。
邓绥这个人十分精明,在面对相关情况时,她并没有急于采取行动,而是选择了一种颇为明智的做法。她郑重地上书给汉和帝,在书中诚恳地请求汉和帝能够放过阴皇后。通过这样的举动,她首先向世间众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她压根就没有想要去争夺皇后之位的意思。
在古代后宫之中,有个大忌那就是用巫蛊去害人,这一点汉和帝心里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对于这类事情那肯定是不会应允的。就说邓绥吧,她呢,在知晓相关情况后,就干脆把自己住的地方门窗都关上,对外宣称自己生病了,没办法再像往常一样去侍奉皇帝啦。而且呢,每次只要汉和帝来到她这儿,她都会极力劝说汉和帝去宠幸别的妃嫔呢。后来啊,汉和帝琢磨着要把邓绥立为皇后,可这邓绥呢,接连好几次都没有同意这件事儿。她为啥要这样做?其实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大家表明,自己和之前阴皇后被废这件事可没有半点儿关系,并且,她对那至高无上的皇后权力压根儿就不感兴趣呢。
皇帝都亲自下诏书了,要是在这时候还拖延推诿的话,那可就是不懂得领情、不识抬举啦。就在这个当口呢,邓绥的病已经痊愈了。随后,她便入主中宫,就此成为了东汉帝国的一国之母呢。算起来,从她入宫开始,到这一刻,仅仅才过去了七年的时间。
在这场可以称作是“宫心计”的事件当中,并没有那些我们平常特别熟悉的情节哦。什么跌宕起伏的惊险转折啦,还有那种特别狗血、夸张的剧情,统统都不存在呢。有的只是一位女性,她既聪明又充满智慧,而且还特别擅长在心里谋划盘算,就这么看似云淡风轻地,一步步完成了她的夺位过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