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钟运军

湘西自古以来被称为“五溪蛮”,五溪之中的酉溪,又称更始河,为沅江最大支流。酉字,十二地支排第十位,在生肖中属“鸡”酉时为下午的五点到七点,正是家鸡归笼,人吃晚餐的时段。原始的农业用具和农业技术,拼的就是体力和耐力,老少爷们刀耕火种,经过一天的辛苦劳作,早已是口渴肚空,饥肠辘辘,晚餐时来上一壶自酿的美酒,既可解除疲乏,又可呼朋邀友,岂不美哉。
《汉典》释义:酉,(象形。金文字形,象酒坛形。“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酉”的字多与酒或因发酵而制成的食物有关。本义:酒)。自古以来“酉”和“酒”是一个意思,都表示酒,“酉”即是“酒”“酉”是象形字,甲骨文中,酉的字形就像是一只立着的尖底酒坛子。
有专家考证说:这种尖底酒坛子,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的一种盛酒容器,在仰韶文化的多处遗址中,这种酒器相继出土较为常见。从这些考古发掘得到的实物中,可以想见当时的华夏先民,或许已经形成了家族部落聚居一处、家庭成员同处一屋,家庭成员出现分工协作,粮食除了果腹还有剩余,酒的出现,满足了他们身体甚至精神层面的愉悦和社会交往联络感情的需要。

湘西酒文化源久悠长。古丈白鹤湾战国古墓曾出土盛酒的陶罐。
宋代,朱辅《溪蛮笑丛》载:“咂酒……以藤取之,多以鼻饮者。”
清代,《湖南通志》载“山同酒,出永顺。”
人是群居动物,在各种重要的场合,都以酒来助兴,高兴的时候要喝酒,伤心的时候也要喝酒,新屋落成要喝酒,粮食丰收了也要喝酒,生儿生女要喝酒,老人去世了也要喝酒。都说水火不融,但酒却是水与火最完美的结合,因为酒虽然是水的形态,却完全是火的性格。不难品出,酒真是间世妙物,湘西的泉水能酿出最美的酒,湘西的土家苗族人民素来有喝酒的传统,有人爱酒,无酒不欢,以至于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关于酒的文化与民俗。
湘西民间习俗,无不与酒有关:嫁女有“陈女酒,”接亲有“拦门酒,”收获有“尝新酒,”插秧有“开秧门酒,”小孩满月有“祝弥酒。”七月半有“祭祖酒,”建新屋有“上梁酒。”还有“庆功酒”、“拜把酒”等,逢年过节,接亲嫁女,家家户户自己酿酒。远客光临,捧上一碗酒,兆示着吉祥的降临。
酒是天乳。“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万事无过酒。”酒是忘忧物。“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如此说来,酒好像可包罗万象,无所不能,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酒作为一家或一族重要的“天乳”而被珍视,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会自己酿酒,其酿酒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普及。

湘西最有名的酒当属“酒鬼酒”了,八十年代,吉首湘泉酒厂正式创立了酒鬼品牌,从湘泉到酒鬼,有一个人对酒鬼酒品牌价值举足轻重,他就是人称湘西“鬼才”的黄永玉。
说起黄永玉与酒鬼酒的故事,但凡是个湘西人,都能演绎出好几个版本,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不管你信不信,湘西“鬼才”的雅称,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叫出来的。1983年,黄永玉受邀参观吉首酒厂后提出:“如果能酿出比湘泉更好的酒?到时候我来设计包装。”
到了1987年,黄永玉先生从香港回到凤凰老家,在玉氏山房捣鼓了几天后,直接拿出设计好的酒瓶说:“这就是新酒的酒瓶。”这款酒瓶看起来有些奇怪,整个酒瓶就像一个装了半袋粮食的麻布袋,中间贴一块红纸,上面写着“酒鬼”背面有四个印章文字“无上妙品”此酒一经上市,迅速窜红。
湘西少数民族待客的最高礼仪是拦门酒,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苗寨谁家有客人到来,往往全家,甚至是全寨的人去迎接。在迎接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的环节,那就是苗寨特有的迎客方式——拦门酒。这是一种祖辈传承下来的非常隆重的礼节,以此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客人到来的时候,在门口摆上一碗碗包谷酒,先要对歌,主人先唱,歌词内容一般是欢迎客人的到来,客人接着唱感谢主人的热情款待,一来一往,煞是热闹。对完歌后,客人们每人都需要喝上一碗、两碗美酒才能进寨子。

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输出,酒鬼酒已然成为了湘西州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湖南省唯一央企酒类上市公司,中国白酒陶瓷包装时代的开创者,中国白酒文化营销的先行者,中国洞藏文化酒的首创者,中国馥郁香型白酒的始创者、标准制定者,中国文化酒的引领者,拥有“湘泉”“酒鬼”“内参”三大品牌,“湘泉““酒鬼“为“中国驰名商标。”酒鬼酒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扬名海内外。
酒鬼酒生态文化产业园位于湘西州府吉首市北郊,占地面积1300亩,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苗疆边墙”振武营营盘遗址所在地。地处大湘西南北旅游线枢纽、世界地质公园腹地,是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国馥郁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示范园。
中国白酒的12大香型中,馥郁香为酒鬼酒独创。二者为兼,三者为复,馥郁香就是指酒鬼酒兼有浓、清、酱三大白酒基本香型的特征,一口三香,前浓、中清、后酱。先后获得法国波尔多世界酒类博览会金奖﹑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酒类博览会金奖、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轻工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金奖和中国白酒典型风格金杯奖等荣誉称号。
酒鬼酒采用高粱、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粮为原料酿造而成,色泽透明、诸香馥郁、入口绵甜圆润、醇厚丰满、香味协调、回味净爽悠长。湘西黄壤铁、钙含量低,质地细腻,粘度适宜,持水性强,PH值在6左右,为微生物的和谐共生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窖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对白酒中微量成分的产生及其量比关系的协调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源于理想微生物环境驯良下的菌源,加之科学的窖泥配方,以及现代技术的运用,生产出含多种有益微生物、利于发酵生香的优质窖泥,造就了酒鬼酒的独特风格。

好水出好酒,似乎成为了酿酒行业的共识,酒的品质与酿造用的泉水是分不开的。湘西水资源丰富,大小溪河有近两千条,且清泉密布,多为承压矿泉水。泉水经地层反复过滤涌出时,水质清澈透明,沿溪间流淌时又吸收了空气,增加了溶氧量,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钠、钙、钾、镁等矿物元素,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是酿酒的优质水源。
湘西为喀斯特地貌,地处云贵高原东侧,北西高,东南低,属西向东逐渐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州,北部多山,有大小山峰130多座。
湘西多洞,据考大小有近四千个之多,溶洞多而密布,形态多样复杂,规模大小悬殊。比较有名的有小龙洞、大龙洞、奇梁洞、惹迷洞、雷公洞、堂乐洞等。
酒鬼酒传承湘西民间藏酒技法,将酒体以陶坛封存,藏于天然溶洞中。溶洞中一般多暗河与伏流,温度稳定在15-20℃,湿度在80%以上,这种恒温恒湿的洞藏环境成为酒体自然熟化的理想条件,使得酒体熟化平缓而均匀。天长日久,酒体微黄偏绿,酒质醇厚丰满,口感柔顺怡长,馥郁含香。

中国白酒泰斗沈怡方老先生曾经对酒鬼酒和馥郁香型工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虽然现在的香型比较多,但归根到底主要还是浓、清、酱,而酒鬼酒将这三大香型集于一身,创造了馥郁香型,这是一个创新。”
在湘西,喝过最烈的酒,听过最悦耳的歌,品过最甘醇的茶,看过最美的阿妹,见过最靓丽的风景,交过最铁的兄弟,此生足矣。(本文图片由龙景庚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