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集句诗”指的是从不同诗中分别摘取一句或几句诗,凑成一首有实际含义的“新诗”,例如: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集句诗”也可能夹杂作者自己原创的诗句。
史上很多大诗人例如王安石等都写过“集句诗”,作为闲暇之余的娱乐之作。
但也有例外,有一位诗人,他专门写“集句诗”,乐此不疲,他就是明朝的韩殷。
韩殷,明朝广东番禺人,字阜民,号雪鸿,景泰五年进士,历仕至刑部郎中。他能伸理冤屈,不避权要,人称韩铁笔。
本文介绍他的4首“集句诗”,并且解读一下这4首诗,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诗是否有切实的含义。
第1首 韩殷的《无题 其一》
一自乡关动战锋,楚云沧海思无穷。
那堪流落逢摇落,不是愁中即病中。
白玉帐寒鸳梦绝,彩云天远凤楼空。
此情可待成追忆,巫峡迢迢旧楚宫。
你知道这些诗句分别来自于哪首诗吗?
单纯从诗意上看,此诗表达了诗人因战乱流落他乡的愁苦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以“乡关动战锋”点明战乱背景,楚云沧海象征漂泊无依的思绪。颔联写流落异乡的凄凉,愁病交加,情感沉重。颈联以“白玉帐寒”“彩云天远”描绘孤独与失落,鸳梦绝、凤楼空暗示美好往昔的消逝。
尾联用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表达对旧日楚宫的怀念,巫峡迢迢则强化了距离感与无奈。
第2首 韩殷的《无题 其三》
来是空言去绝踪,峡云无迹任西东。
应知御史归天上,只在襄王忆梦中。
立马望云秋塞净,分曹射覆腊灯红。
须知此恨消难得,云想衣裳花想容。
可见韩殷很喜欢“集”李商隐的诗句。
这首诗以离别与思念为主题,语言含蓄朦胧。首联写离别后的杳无音信,峡云无迹象征漂泊不定。颔联用“御史归天上”、“襄王忆梦”的典故,暗示离别已成永恒,只能在梦中追忆。
颈联描绘秋塞立马、腊灯射覆的场景,一静一动,形成对比,展现孤独与热闹的反差。尾联用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法消解的遗憾。
第3首 韩殷的《咏杜甫游属》
青山隐隐水迢迢,却算游程岁月遥。
清海城头空有月,浔阳江上不通潮。
窗含西岭千秋雪,家住东城万里桥。
风景苍苍多少恨,月明云断更谁招。
这首诗借杜甫游历的经历,抒发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漂泊的感慨。
首联以“青山隐隐水迢迢”描绘旅途的遥远与岁月的漫长。颔联写清海城头的孤月与浔阳江的断潮,象征孤独与隔绝。
颈联用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展现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凝视,万里桥则暗示漂泊无依。尾联以苍茫风景与月明云断作结,表达对人生遗憾的无奈与无人理解的孤独。
第4首 韩殷的《感遇》
客舍并州已十霜,不知何处是他乡。
夜闻猛雨知花尽,昼掩书斋觉日长。
已托丝桐通密意,又将清瑟理霓裳。
旧来好事今能记,去岁兹晨捧御床。
这首诗写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与对往昔的怀念。
首联点明客居并州十年,却仍不知何处是归宿,凸显漂泊之感。颔联以夜雨摧花、昼掩书斋的细节,表现时光流逝与孤独无聊的心境。颈联写弹琴鼓瑟以寄托情感,丝桐、清瑟象征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追忆。尾联回忆旧日好事,去岁捧御床的场景则暗示曾经的荣耀与如今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韩殷的这四首集句诗均以漂泊、孤独、思念为主题,展现了对人生、历史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朋友们,这4首“集句诗”水平如何?你都读过哪些优秀的“集句诗”?欢迎在评论区里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