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与英法,是如何一步步从相互欣赏走到生死相搏的?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11-11 17:10:54

太平天国起义之初,他们与英法等洋人之间的算是相互欣赏的。

太平天国认为洋人也是拜上帝的,所以是“洋兄弟”;而英法也认为太平军是中国的基督徒,对他们充满期间。

然而,最后,英法却与大清联合绞杀太平天国,双方刀兵相向了···

对于其中原因,历来有两种常见的说法。

一种是嘲讽太平天国的。

他们认为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不伦不类,自然与洋人搞不到一块去,而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外交观与当年乾隆类似,不晓近代外交,自然搞不好关系,最后搞到关系破裂也不足为怪。

一种是颂扬太平天国的。

他们认为太平天国坚决反对侵略的立场,注定与洋人的侵略意图水火不容,而大清卖国求荣,最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只是必然。

其实,两种观点,皆是有失偏颇的。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虽然确实对当时国际局势不甚了解,但他们其实非常希望与洋人搞好关系。

太平天国确实是反侵略的,但他们深知其主要敌人是大清,一直在尽可能避免与洋人关系破裂。

那么,既然如此,太平天国又为何会与洋人最终关系破裂,兵戎相见呢?

好感

太平天国起义之初,洋人与太平天国,皆对彼此有一定的好感。

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起家,因此,天然视“同拜上帝”的洋人为“洋兄弟”。

他们对“洋兄弟”也充满了好感。

早在起义前,洪秀全就称:将来恢复祖国,“我们将要彼此有交谊,互通真理及只是,而各以礼相接”,他还到广州找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基督教知识。

萧朝贵曾借天兄下凡,告诉洪秀全:上帝派了4个军师来辅佐他。除了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外(当时韦昌辉尚未被列入“军师”),还有一人“在西番”。

至于当时的洋人,虽然基本没有见过太平军,但得知他们也拜上帝,同样对他们自然有好感。

对传教士来说,他们在中国传教多年一直效果不佳,如今洪秀全一搞就搞出这么多拜上帝的信仰者,因此他们将洪秀全视为摩西一般的人物,认为洪秀全可能建立一个拥有与他们同样信仰的国家。

对商人来说,尽管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清开了一些口岸,但是,贸易一直上不去。他们也希望一个新的政府能够改变改变局面。

因此,当时的英国报纸,直接以“革命军”来称呼太平军,对太平军报以积极的态度。

而且,由于太平军的发展势头比较猛,因此,当时洋人普遍判断:无论如何,清朝统治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了!

此时,太平天国与洋人,彼此都有着好感。

合作不了

太平军攻占南京后,洋人开始主动寻求与太平天国的接触。

英国、法国、美国,皆先后派人来与太平天国接触。

而且,英国人来时,直接就询问:美国人是不是先来过了?可见,列强与太平天国接触,是实实在在的争先恐后。

太平天国的军民确实视他们为“洋兄弟”,给予了热情的欢迎和款待。英法的使者也承认,“所到之处,总是被友好的笑脸相迎”。

然而,到了实质问题上,问题就来了。

1、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将洋人的外交行为视为“归附”、“谒主”,这一点仿佛当年的乾隆。

因此,太平天国的外交话语,无非是“准尔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太平王即真主,真主既是中国之主,也是你们的主”、“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吾朝”之类的话语。

如此,与当年乾隆爷的时代一样,话不投机,根本聊不下去,也不可能在政府之间建立起关系来。

2、太平天国在关键问题上的态度,并不具有吸引力。

洋人之所以如此争先恐后,目的很明确:了解太平天国对对外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问题的态度,并判断太平天国是否可能取代大清成为新的全国性政府。

洋人的外交人员到底是带着任务来的,因此,尽管沟通困难,还是“套出”了太平天国在相关问题上的态度。

在贸易问题上,太平天国虽然对外通商持欢迎态度,但是在具体问题上,却是抗拒的。

比如,杨秀清在信中,一面表示欢迎通商,一面又表示太平天国境内的煤矿与洋人无关。

在通商口岸问题上,杨秀清一面表示,所有的口岸皆可通商,但在具体实施上,要等到平定天下后再谈。

在鸦片贸易的问题上,太平天国的态度是明确的:一切害人的东西,都不可以贸易!

如此,虽然太平天国表达了欢迎之意,但实际上···任何具体的合作都无法展开。

合作不了呀!

如此,洋人对太平天国的态度遂转入冷却。

不过,由于当时洋人与大清矛盾也比较深,所以,洋人仍然持中立之意。

此后数年,双方关系冷却。

转折点1:天津条约

1857年,洋人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发生了大的转变,开始转向支持大清。

这一年,大清与洋人签订了《天津条约》。

其中,清政府既承认了鸦片为合法贸易,又表态长江一带各口“俱可通商”···

如此,一来,英法从清政府那里获得了足够的利益;二来,由于长江各口为太平军与清军争夺区域,因此,英法为将清政府出卖的利益落实,也必然要对太平军动武了!

当时,俄国外交家就给外交部汇报: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了!

当然,当时,第二次鸦片战争仍未完结,大清与洋人关系总体上仍然紧张,因此,英法仍然没有保持着中立。

遗憾的是:太平天国,对这一根本变化,却浑然不知。

相反,太平天国反而对洋人越来越感兴趣!

天王的邀请

此时,太平天国,也发生了一些事,使他们对洋人的态度发生了巨大改观。

首先,太平天国终于见识到了洋人的实力。

1858年,英国额尔金率领的舰队在南京与太平军发生冲突,近代化的舰队迅速摧毁了浦口炮台,然后扬长而去。

洪秀全由此对英国舰船的威力有了切身体会!

于是,洪秀全致信额尔金,表明了自己与英国人皆拜上帝,邀请额儿金来支持自己!

为此,洪秀全甚至再次拿出当年萧朝贵天兄下凡时的话语,指出:天父委派了几位军师来辅佐我,除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外,最后一位在“西番”的人,正是额尔金···

或许,从洪秀全的角度来说,直接就给出“军师”之位(石达开都不是军师呀),这已经是足够有诚意了吧!

然而,在人家看来,这样言辞奇怪的信件,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

洪秀全,一厢情愿了。

洪仁玕的企图

不久,洪仁玕回来了。

洪仁玕在香港待过,对外面的世界算是开过眼了。

因此,洪仁玕到来后,向洪秀全等人介绍了世界大势,指出过去夷夏格局已经不存在了,欧美列强的实力远在中国之上。

由此,在洪仁玕的带动下,太平天国调整了外交政策,转为更加务实,转为寻求平等交往。

尔等从我天朝所得之利益,将远胜于清妖之所给予者,盖一旦与我天朝建立和平关系,则全国各地,均可一例通商贸易,不受限制。——《忠王李秀成给上海各国通告》

洪仁玕的承诺,是向西方允诺全境开放!

这个“尺度”,比大清可是要大得多呀!

而在二破江南大营后,陈玉成主张立刻回救安庆,洪仁玕主张东征时,表示要打到上海,购买火轮船,然后就再回头与湘军争夺长江沿线···

此外,洪仁玕后来在供词中还表示:我本想与外洋连合,取武汉、荆襄,扼得全个长江,再由四川下陕西东向。

显然,洪仁玕的构想,至少在形式上与后来大清的“借师助剿”无异!

无论是洪秀全要请额尔金之助,还是洪仁玕要”与外洋连合“,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显然都有要借助洋人之力打击清军的意图!

只不过,洪秀全、洪仁玕,这些举措,是出于对近代主权国家含义的无知,他们天真的以为,只要给予洋人做生意的机会,洋人就依然是“洋兄弟”!

只是···洋人是会算账的。

首先,清政府已经加开了通商口岸,并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

这些都是已经明确下来的,可以落实了的利益。

洪仁玕“全国各地,均可一例通商贸易”,则还只是一个遥远的,还无法落地的空头承诺!

何况,此时,太平天国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锐气,地盘狭小,内部混乱···

洋人要实现你给他的利益,要先帮你太平军直接干掉庞大的大清,那是何等庞大的工程呀!

而如果与大清合作,则除镇江外,大部分口岸皆可直接通商,还能进行鸦片贸易···

因此,洪仁玕给各公使的信,洋人皆不理会···

此后,李秀成企图争取在洋人中立的情况下打下上海,遂发起对上海的进攻,结果,遭到了洋人的抵抗。

当时,英法在北方仍然在与清军开战,但是,在上海,英法却仍然与清军联合打击太平军。

由此可见,无论英法与清政府最后的作战结果如何,英法已经不再愿意与太平军建立合作了···

有争议的史料

李秀成第一次攻上海失利后,暂时转兵而去。

而英法与大清毕竟仍然处于战争状态,因此,英法仍然与太平天国进行了谈判。

最后,双方达成一个协议:太平军在1861年,不能进入上海100里之内;而英法承诺继续保持中立。

洪秀全大喜,宣称“中西永远和约章,太平一统疆土阔”,表达了希望就此与西方国家保持永久友善关系的愿望。

以上事迹,是证据确凿的。

但接下来的一段记载,则影响极大而又充满争议。

后来,李秀成在自述中称:何柏、巴夏礼曾经来到天京,主动提出要帮助太平天国大败清朝,然后“平分中国”。

结果,洪秀全断然拒绝:我起革命,要救全中国,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

此事,李秀成在自述中有提到,而治史严谨的罗尔纲先生也引用了。

因此,很多朋友多认为正因为太平天国坚决反对侵略,才导致了“中外联合绞杀”。

只是,此事看起来疑点很多。

首先,“平分天下”这种说法在我国小说中很常见,但现实中很少有人如此提,尤其英国人跑来喊出这么个建议,更是难以想象。

同时,观英国人当时前后的资料,他们对太平天国与大清的政策已经形成,所有资料的态度都比较一致,唯巴夏礼、何柏这个“帮助太平天国打到清朝,然后平分天下"的提议显得十分突兀···

而且,巴夏礼刚刚与大清谈妥不平等条约,捞到利益,现在又跑来要与太平天国联合推翻大清,是不是有点吃饱了撑的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英国虽然是侵略者,但其注重的是商业利益,对高成本的直接统治土地兴趣一直不大···您要说沙俄找洪秀全说”平分天下“还有可能,要说英国人说这个,实在是不合其一贯的侵略风格。

总之,”平分天下“这条疑点甚多,实在难以相信。

转折点2:借师主剿的最后形成

1861年下半年,大清发生了”辛酉政变“。

过去,咸丰、肃顺、僧格林沁等人对洋人的态度一直是比较仇视的,对与洋人合作十分警惕。

而慈禧、奕䜣等人则对于与洋人加强合作态度积极。

大清统治集团的变化,使大清与洋人,尤其与英国的合作进一步加快了。

大清一心要快点平定太平天国,英法则要尽快将其从大清那里得到的利益”落袋为安“。

如此,”借师助剿“,一拍即合!

太平军要面临的”联合绞杀“,到来了!

我们支持清政府,这是出于利益的动机,而不是出于感情的动机。——普鲁斯公使

列强对华政策,完全视他们的利益而定。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初时不知时代变化,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自然是贻笑大方的;后来,又天真的以为只要以平等、开放的姿态交往,就能与列强建立和平,甚至合作的关系。

然而,列强要的,并不是平等的机会。他们要的,是不平等!

太平军所能给与我们的利益可以和中国政府(清政府)有责任给我们的利益同等吗?——英国外交大臣罗塞尔在上议院讨论中国问题时的发言。

如此,太平天国与洋人的矛盾,始终是不可能调和的!

1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