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近日,济南市政协聚焦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月度商量”,通过倾听一线声音,汇聚各界智慧,共同为济南青少年的阳光成长保驾护航。

调研组前期走访了历城二中、泉泽小学等学校及体育培训机构,发现济南市已形成射击、武术、鼓子秧歌等特色体育课程体系,但学生日均锻炼时间不足、课程趣味性待提升等问题仍存。
济南市政协委员、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高校毕业生服务处副处长韩超以家长身份直言“体育老师总在期末‘生病’”。济南市政协常委、民革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倪秀珍建议,建立常态化机制,确保中小学每日体育锻炼不少于一个小时。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生魏一晨呼吁“打破传统比赛框架”,体育锻炼不要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比赛拿金牌。“作为学生,我发现部分同学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意愿不强。”另一位学生柴英铭还提到,学校可以增加体育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对体育项目的自主选择权。
济南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岩认为,可以推出“学生点单,部门服务”模式,不光竞技体育,也可以将八段锦、五禽戏纳入校园,“学生需要什么,想练什么,我们第一时间跟进”。
近年来,济南市教育局组织实施“泉惠爱”学生心理健康护航行动,通过开通“87525525”心理健康24小时关爱热线、泉城家长工作坊、校园爱心护航行动等项目,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晴空。
但调研组发现,专职心理教师不足、家校协同机制待完善仍是痛点。座谈会上,大家提出了牢固树立“未病先防”防治理念、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家校社协同一体化平台等建议。
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崔亮亮建议落实对心理健康评估体系的同质化管理,在全市层面统一实施标准,建立动态化监测机制,同时将心理体检纳入学生的健康体检中 。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闫秀梅建议加大专业心理教师招聘力度,同时,织密社区服务网,打造“社区一站式心理服务综合体”。
对很多心理问题,委员专家都开出了“运动处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相互赋能的,要积极推进体心融合发展。
历城区政协副主席区教体局局长、历城二中党委书记李新生表示,可以从课程融合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和体育融合教程,设置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活动项目,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
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纮表示,力争让本次协商的成果刻在孩子在操场的笑声中,刻在孩子们的笑脸中,让济南的孩子脚下有力、身上有劲、眼里有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