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下火热的胖东来一度可以说是河南零售的巨头,可近期几起事件的发生,却让胖东来的形象出现几分裂痕。
从“内裤事件”再到这次的“月饼争议”,胖东来似乎再一次陷入了舆论风波之中。
那么,吃出头发的月饼究竟是不是胖东来的过错呢?一系列争议过后,胖东来的形象又是否会受到影响?
被格外关注的胖东来
一直以来,一系列远超消费者预期的服务,使胖东来在消费者的心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而这也是让其逐渐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
在这种情况下,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更是助推了胖东来的“网红”效应。
各种探店视频、好评分享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吸引了大量外地消费者慕名而来,形成了独特的“胖东来现象”。
可事实也是证明,“网红”效应注定是一把双刃剑,高关注度确实能够带来高期待。
但这就使得消费者对胖东来的产品和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最终成为舆论的焦点。
接连发生的“内裤过敏事件”和此次的“网红月饼”事件便是最好的例证,前者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消费者不满,后者则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争议。
这两起事件都迅速在网络上发酵,使得负面舆情迅速蔓延,对胖东来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当“人红是非多”这句话在胖东来身上再次得到验证之后,其爆红所带来的高风险自然不容忽视。
今年2月刚开始的时候,一位博主便对外发布视频,称其在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掉色并引发严重过敏。
这样的偶发事件一般来说并不会引发注意,但这位博主随后表示她在与胖东来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却感受到了明显的不被尊重。
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就自带流量的胖东来一下子涌现出了不少的负面评论,当然也有部分网友对博主的动机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有借助胖东来炒作的嫌疑。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胖东来迅速做出反应,官方第一时间发布情况说明之后,甚至表示会成立专项调查小组进行调查。
同时在调查结果出来前下架了所有相关产品,并对所有内衣裤产品进行全面复查。
可以说,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胖东来负责任的态度和高效的危机公关能力,而直面自身过错的胖东来也是依靠此举再次赢得了部分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
虽说该事件也暴露出胖东来在员工培训和管理方面存在部分的不足,但好在顺利度过了此次难关。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红内裤引发的争议过去之后,新一轮的争议又出现了。
存在特殊毛发的月饼
与“内裤事件”引发的争议相比,“月饼事件”造成的影响绝对是只高不低,毕竟这位女子选择是直接在网络上发声而不是在线下与胖东来进行对接。
而据这位消费者自己的描述,自己一家人并不是河南当地人,同样是因为在网络上看到胖东来的相应宣传之后,才驱车近1400公里来到了胖东来体验购物。
在本次购物中,其一家一共消费了900多块钱,其中就有着胖东来的“网红月饼”。
等到返回家中之后,他们才发现精心挑选的“网红月饼”竟然存在着形状异常的毛发,于是就发生了网上维权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后这位消费者并没有放出当天的购物凭证,但胖东来的工作人员还是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这位消费者。
可面对胖东来要求其将有问题的月饼邮递回去时,这位消费者表示并不认同胖东来的做法。
在他看来,胖东来首先关注的应该是自己和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也使得胖东来在其心中的形象呈现出来断崖式的下滑。
可以说与“红色内裤”事件中迅速、果断的处理方式相比,胖东来在“网红月饼”事件的处理确实显得有些迟缓和被动。
可这也是因为双方信息沟通不畅才未能及时化解矛盾,毕竟当事人并没有在事发后第一时间联系胖东来。
而之后的说法也或多或少的引发了网友的质疑,不少网友认开始认为当事人这是在借机“碰瓷”。
对比“红色内裤”和“网红月饼”两起事件,可以看出消费者维权方式的多样性。
毕竟“红色内裤”事件中,消费者在与胖东来沟通之后才选择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诉求并最终与胖东来达成和解。
但在“网红月饼”事件中,消费者却直接选择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投诉,这也导致由于证据的疑点和沟通的不畅引发了更多争议,使得最终结果还有待调查。
目前当事人虽然将有问题的月饼邮递了回去,可因为其主张要求更多的赔偿和其他要求,使得胖东来表示要进一步鉴定异物的来源。
能够看到,在“网红月饼”事件中,网友对消费者动机的质疑以及部分网友对胖东来的无条件支持,都体现了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和信息真伪的判断难度。
要知道除了“红色内裤”和“网红月饼”事件,胖东来还曾经历过其他一些负面新闻。
例如在之前有员工就反应胖东来中的餐饮商户存在卫生问题,但在这起事件之中,胖东来也同样迅速展开了内部调查并承认问题。
这些事件足以体现胖东来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但也体现出想要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有多么的困难。
结语
这些事件在提醒人们,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关键在于如何正视问题、积极改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目前“网红月饼”事件还没有最终的结果,但人们却相信面对事件的结果,胖东来依旧不会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