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曾经风光无限的宋美龄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悄然离世,终年106岁,这位将个人生活过得极为极致奢华,积累大量财富的民国风云人物,到了晚年时期,却陷入无限孤独与寂寞之中。
据宋美龄贴身护士透露:晚年的宋美龄,很少与外界再有联系,日常口中反复嘟囔的一句话就是“没有铜钿”。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很是突兀,难道这位积累了巨额财富的显赫人物,到了晚年真的如此吗?
光鲜亮丽
作为宋氏家族最小的闺秀,宋美龄自幼就接受了良好教育,其父宋嘉树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挚友,早年就亲赴美国,为革命摇旗呐喊。
宋美龄自幼就跟随父母到美国读书,因此,西方自由奔放的思想,成为宋美龄一生的行事标准。
二十岁那年,在美国取得文学学士学位的宋庆龄回国,在当时莺歌燕舞、繁华热闹的大都市上海,她又对东方文学产生痴迷,经过私塾先生的教导,宋美龄的国学基础突飞猛进,这为她日后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打下深厚的基础。
与蒋介石的初次相识发生在1922年,那时宋子文举办了一场酒会,蒋介石就在其中,蒋初次目睹宋美龄的容貌,就对其一往情深,还向宋家提亲,无奈却遭到大姐宋庆龄的竭力反对。
后来,蒋介石率部参加北伐斗争,一举攻下上海,而此时他对宋美龄痴心依旧,继续对其穷追不舍。
大姐宋霭龄对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十分看好,又利用三妹贪慕虚荣的性格,竭力撮合她和蒋介石的婚姻,直到1927年,二人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的宋美龄遂成为了蒋介石的左膀右臂,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夫人”,凭借自己的才华与美貌以及自己与美国政界、军界的亲密关系,宋美龄从美国大量采购飞机,聘请顾问,让国民党空军部队得以壮大。
西安事变的陡然发生,让宋美龄始料未及,不过张学良对其颇为信赖与尊敬,也是在宋美龄的竭力斡旋下,张学良始终未遭蒋介石痛下杀手,这正是宋美龄的功劳。
全面抗战爆发后,宋美龄竭力倡导所谓的“新生活运动”,衣着华丽的她经常性地坐着豪华轿车招摇过市,来到民众中进行所谓的慰问劳军。
但生活极其奢华、讲究的她焉能真正与劳苦大众心连心,手牵手,在大多数情况下,她的慰问就是做出轿车内,隔着车玻璃对衣衫褴褛的妇女耳提面命,进行所谓的教育。
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宋美龄对这种贵妇式的生活乐此不疲,她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极为苛刻,采用真丝材质制作的床单每天都要更换一次,而且哪怕稍有瑕疵,就会直接扔弃。
在民众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非常时期,宋美龄这种穷奢极欲的生活显得格外扎眼,她那些所谓的劳军也只不过是一场作秀,看上去相当荒唐与虚伪。
虚伪至极
内战爆发后,宋美龄频繁购置美国武器装备,同时投机倒把,涉足黄金倒卖生意以大肆敛财。
但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美国对宋美龄的态度陡然发生改变,尤其是杜鲁门上台以后,对于宋美龄的援助请求,美国当作没看见,杜鲁门甚至将宋美龄当成了叫花子,讽刺她说:又到美国来请求施舍。
面对大势已去,一向嗜权如命的蒋介石辞去职务,携宋美龄到了老家奉化,继而败逃台湾。
临走之际,他们通过青帮组织向台湾转移了大量黄金、白银以及文物,所以国民党到了台湾后,宋美龄依旧可以伴随丈夫过极度奢华的生活。
在台湾期间,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贼心依旧不死,频繁派出特务前往大陆搞破坏,还多次企图实行轰炸计划,与此同时,宋美龄也没有消停,她曾亲赴美国,竭力阻止新中国加入联合国,不过二人都是徒劳。
然而,自从1975年蒋介石离世后,宋美龄的地位便陡然发生了改变,不仅没有了蒋介石的呵护与纵容,而且掌权的继子蒋经国与她素来并不亲近,这让宋美龄觉得,如果在留在台湾,处境会颇为尴尬。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带着她巨额的财富前往美国纽约,在美国长岛蝗虫谷购置了一套豪华别墅,装修颇为奢华。
另外,侄儿孔令侃为了孝敬姑妈,不惜斥巨资将别墅精心装修成中式风格,茂林修竹,小桥流水,宋美龄徜徉其间,彷佛置身家乡,这多少缓解了宋美龄的思乡之情。
为了让宋美龄在异国他乡没有疏离之感,家里的佣人也经过精挑细选,全部清一色的家乡人,尽管当时宋美龄年事已高,但她每天都要给自己化好精致的妆容,穿上一生钟爱的旗袍,闲暇时光,就会约来亲友宾朋,打牌消遣。
应该说,刚开始宋美龄在美国的生活还是蛮惬意的,只不过随着侄儿孔令侃的去世,这让宋美龄倍感孤独,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寂感始终折磨着她,备受煎熬。
她这一生骄傲、风光、出众,晚年陡然出现这种落差,难以适应,因此,她时常与身边护士嘟囔:“没有铜钿”,并不是为钱财担忧,而是为亲情的缺失耿耿于怀,此刻的她是多么渴望有至亲在身边啊。
可现实是残酷的,任凭她年轻时多么风光无限,年老却依然要承受孤独寂寞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