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一个人的智商在你之上?

小石头说趣事社会 2024-12-06 20:20:34
怎样判断一个人的智商在你之上?

词汇量大!

词汇量大最突出的标志是精准。

也就是能够找到一个最精准的词来描述一个特殊状态,

如果对方能找到这个词,而我不能。

那么他的智商就在我之上。

许多人会对词汇量大中的“大”有误解。

词汇量大,最突出的标志是精准。

所谓精准,就是能够找到一个最精准的词来描述一个特殊状态。

如果对方能找到这个词,而你不能。

那么他的智商就在你之上。

比如,有一个词叫做“言出法随”。

意思是:法令一经颁布,就严格执行。

最早知道这个词,是在毛润芝《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

其中有一句:“倘有不法之徒,胆敢阴谋捣乱,本府本处言出法随,勿谓言之不预。”

此处用到“言出法随”四字,至为允当。我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词能够概括这个意境。

又如,第一次认识“謠諑”是在潘祖荫的《保举左宗棠疏》中。

其中有一段:

左宗棠之爲人,負性剛直,嫉惡如讎,該省不肖之員不遂其私,銜之次骨,謠諑沸腾,思有以中之久矣。近聞湖廣總督官文惑於浮言,未免有引繩批根之處,左宗棠潔身引退,駱秉章勢難挽留。

你看,“謠諑沸腾”四字,用在这里多么精准。一下子就把那些针对老左的流言做了定性。

这些例子都比较古早。

在美剧《纸牌屋》中也有一个例子。当时,面对工会的罢工苦肉计,弗兰克一方束手无策。

哈佛毕业的Claire想到了Disorganized Labor(无组织劳工)这样一个“具体、简单、无可辩驳、让人能记住”的新闻关键词。

果然,弗兰克一方就以这个词为眼目,坐地翻炒,炒起了舆论声讨罢工教师群体。

然后,逆势翻盘。

你看,句法就是办法。

当你能用一个词精准地描述一种状态的时候,你就能驾驭这种局面。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情绪颗粒度?[1]

一个德国作者叫福禄特瑞沃,他花了七年的时间,制作了一本悲伤情绪词典。在这本词典里,有8000种形容不同种类的悲伤的词汇。

他发现生活当中有很多模糊的情绪,没有办法找到明确的词语来表达,他就请朋友们详细地叙述,到底是哪一种悲伤的情绪,然后他总结出来,把它变成一个具体的词。

神奇的是,当你能够用一个特别精准的词描述当前的情绪,便已自愈了一半。

世界就是这样。

人是生活在语言之网里的动物。

一个词汇量只有100个的人,很难理解词汇量达到1000个的人是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

因为这两种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

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完全取决于他们的语言能力。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爱”、“溢满”、“世界”这三个词的意思,那他永远也理解不了什么是“溢满爱的世界”,哪怕他就身处在这样的世界里。”

因为,无能的同义词是模糊。

能力的同义词是——具体。

参考^最近重温《非暴力沟通》,发现书中也有类似表述: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非暴力沟通》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P038)为了清晰地表达感受,书中还煞有介事地编制了一个清晰表达感受词汇表。 1)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欣喜 喜悦 兴奋 甜蜜 精力充沛 感激 感动 乐观 自信 振作 开心 高兴 快乐 愉快 幸福 陶醉 满足 欣慰 平静 自在 舒适 放松 踏实 安全 温暖 放心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喜出望外 兴高采烈 2)下列词语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 担心 焦虑 忧虑 着急 紧张 忧伤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伤感 凄凉 悲伤 恼怒 烦恼 苦恼 生气 厌烦 不满 不快 不耐烦 不高兴 震惊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独 郁闷 难过 悲观 沉重 麻木 尴尬 惭愧 内疚 遗憾 心神不宁 心烦意乱 精疲力尽 萎靡不振 疲惫不堪 昏昏欲睡 无精打采 不舒服 妒忌 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使沟通更顺畅。



1 阅读:73

小石头说趣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