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场上的70年代奇兵:“猎豹”出击,拦截沙希德无人机!

阿冰去谈科技 2025-03-17 04:56:14

在乌克兰战场上,除了豹2坦克、Pzh 2000自行火炮这些现代化武器装备外,一款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兵”——德国“猎豹”自行防空系统,也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尤其是在拦截“沙希德”无人机方面,更是屡建奇功。

德国“猎豹”自行防空系统

“猎豹”自行防空系统,是德国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产品,基于第一代豹式坦克底盘打造。虽然外观看起来有些“复古”,但其内部的火控系统和雷达技术,在当时却是相当先进的。

德国“猎豹”自行防空系统

“猎豹”的主要武器是两门35毫米厄利孔KDA机关炮,单门射速为每分钟550发,双管射速高达每分钟1100发。其有效射程约为3.5公里,主要用于拦截低空、慢速目标,如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

“猎豹”的主要武器是两门35毫米厄利孔KDA机关炮

在乌克兰战场上,“猎豹”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拦截伊朗制造的“沙希德-136”自杀式无人机。“沙希德-136”无人机,是一种低成本、低技术的“游荡弹药”,其飞行速度较慢,雷达反射截面积较小,但由于其数量众多,且能够携带爆炸物,对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和军事目标构成了严重威胁。

伊朗制造的“沙希德-136”自杀式无人机

“猎豹”的雷达系统,能够有效探测到“沙希德-136”无人机。其搜索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15公里,跟踪雷达的最大跟踪距离为10公里。一旦锁定目标,“猎豹”的高精度火控系统会迅速计算射击诸元,引导双管厄利孔机关炮进行射击。

“猎豹”的雷达系统,能够有效探测到“沙希德-136”无人机

实战中,“猎豹”通常采用短点射的方式,对“沙希德-136”无人机进行拦截。由于“沙希德-136”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较慢,且机动性较差,“猎豹”只需几轮射击,就能将其击落。有报道称,乌克兰军队的“猎豹”自行防空系统,在拦截“沙希德-136”无人机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功率。

乌克兰军队的“猎豹”自行防空系统

当然,“猎豹”并非完美无缺。作为一款上世纪70年代的装备,它的电子设备和雷达技术,与现代化的防空系统相比,已经显得有些落后。而且,“猎豹”的防护能力较弱,难以抵御现代反坦克武器的攻击。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乌克兰军队通常将“猎豹”部署在后方,与其他防空系统协同作战。

德国“猎豹”自行防空系统

此外,“猎豹”还需要与预警系统、情报系统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例如,乌克兰军队利用无人机、侦察卫星等手段,对“沙希德-136”无人机的飞行路线进行预警,为“猎豹”提供目标信息。

“猎豹”还需要与预警系统、情报系统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猎豹”自行防空系统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证明了即使是“老兵”,只要运用得当,依然能够在现代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与“沙希德-136”无人机的“对决”,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现代战争中,防空系统不仅要具备拦截高性能、高速度目标的能力,还要能够有效应对低成本、低技术的“非对称”威胁。

0 阅读:2

阿冰去谈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