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父砍杀博士女儿30多下,被捕后嚣张称:我生的,凭啥不能杀?

葛子叙话 2025-03-19 12:00:21

自古以来,封建思想余毒深重。受其影响,“轻视女性、剥夺女性人权、将女性视为男性附庸”等谬论盛行,这些荒谬观点自然喧嚣尘上,成为社会中的不和谐之音。

审视社会现象,诸如“养儿防老”、“养闺女无用”等低俗性别观念,仍有人受封建思想束缚,坚持重男轻女。但新中国早已倡导男女平等,若现代人仍沿袭历史陋习,无论社会还是家庭,都将承受性别偏见导致的严重恶果。

今日,我们痛斥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当下社会,竟有家庭因重男轻女酿成惨剧。这不仅是对人性的践踏,更是对世人的警醒,一桩活生生的悲剧,告诫我们必须正视并根除此类偏见。

【可怜的女孩降生在混账家庭,重男轻女导致自幼备受冷遇】

故事发生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县的一个普通村庄,这里仍残留些许旧封建思想。1970年,赵家迎来了新生命,赵庆香呱呱坠地。然而,她的到来并未带来全然喜悦,“头胎女儿,真是倒霉,赔钱的!”赵家如此叹息。

孩子出生后,由于是女孩,赵家上下,特别是父亲赵玉令,如遭雷击,心生弃婴之念。他怒气冲冲,不断咒骂,仿佛认为女儿的诞生,让家族的未来黯然无光。

尽管他家在当年仅靠务农为生,七十年代初仍过着饥寒交迫、衣衫褴褛的生活,但赵家人坚持认为必须生男孩以延续香火,这一观念根深蒂固,不容动摇。他们一心只求男孩,女儿如何并不重要。

不难想象,新生婴儿若被家庭视为无法延续血脉的负担,其人生路必将崎岖。在这样的家中,诞下女婴的妻子又何以立足,会面对何等严酷待遇?外人难以尽知,但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的家庭,女性的生活无疑充满艰辛。

不久后,赵庆香有了弟弟赵庆泉,家中添了男丁,赵玉令父亲脸上终展笑颜。弟弟成了家中瑰宝,全家人围着他转,备受宠溺。然而,赵庆香的地位并未因此改善,反而在家中变得可有可无,因家中由父亲做主,他从未将女儿视为平等一员。

年幼的赵庆香便承担起家中的脏累活计,却从未得到应有的关怀。自小便缺失了孩童应有的父爱母爱,尤其是父亲,对她漠不关心。在弟弟备受宠爱的阴影下,赵庆香仿佛成了家中的仆人,默默为父母与弟弟服务。

然而,坎坷的经历往往铸就坚韧的性格,不易使人轻易低头。或许因家庭背景如此,赵庆香自幼便深知,唯有努力学习,争取未来有所成就,方能挣脱家庭带来的心灵枷锁。

入学后的赵庆香刻苦自励,无论年级高低,始终勤勉不懈。即便家庭重压在身,她依旧能保持卓越成绩。这位坚韧的女孩,心中怀揣着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为自己铺设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

渐渐地,赵庆香作为学习佼佼者在村里传为佳话,村民多羡慕赵家有此佳儿。然而,赵玉令对女儿的优秀视而不见,即便她为自己争光,每当人赞赵庆香乖巧成绩好,他便不屑一顾,反驳道:“学习好又怎样?不是儿子,再好也没用。”

然而,那位轻视女儿的父亲终遭报应。赵玉令对小儿子宠爱至极,却不幸幼年时因发烧落下癫痫之症,或因救治不及时,或因乡村医疗落后。此病耗资巨大,赵玉令毫不犹豫便决定让女儿赵庆香辍学,攒钱为儿子医治。

幸亏当时善良的邻居们及时提醒,赵庆香才放弃了念头。邻居们见赵庆香年幼且处境艰难,便结合实际情况劝赵玉令:“此病非短期可愈,或许需长期在家调养。你女儿学业优秀,未来考上大学,工作后能赚大钱,你儿子不就有希望了吗?”

听闻这些分析,赵玉令心生赞同,考虑到家中经济状况,儿子前景堪忧,若无他路,儿子未来难料。因此,赵玉令态度大变,毅然决定支持女儿继续学业。

【鸡窝飞出金凤凰,令十里八村无比羡慕的留美女博士,却被父亲视作粪土】

赵庆香终于迎来了这一刻。历经波折后,她赢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凭借她的勤奋与才智,她深知在父亲和家中,弟弟才是掌上明珠。父亲能转变观念,允许她上学,已是莫大的奇迹。

随着年岁增长,赵庆香不仅勤奋学习,还抽空勤工俭学。尽管如此,孝顺的她并未过多埋怨父亲。她将打工所得的大部分寄回家中,以供养父母和弟弟,同时也证明自己的价值,期盼父亲能减少对她的偏见。

然而,赵庆香在求学途中并未驻足,本科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她赢得了深造的机会。面对继续求学需花费的开支,赵父怒不可遏,威胁谩骂皆无济于事,赵庆香求学之志坚定不移。她已成熟,忍受着父亲的怒火,幸运的是,在深造期间,她邂逅了未来的伴侣魏斌。

结婚时,赵庆香遭遇困境,赵父因魏斌贫寒而阻挠全家参加婚礼。他们认为赵庆香学识渊博,应嫁富人带旺赵家。娘家人的冷漠让赵庆香心痛。恰逢此时,她与丈夫计划赴美留学。幸运的是,婆家善良,资助他们共赴美国深造。

抵达美国后,赵庆香攻读了博士学位,深知这一切的艰辛。丈夫深爱着她,也深深理解她的不易,对她呵护备至。他们的生活似乎正迈向光明的未来,这个曾受欺压的女孩,终于摆脱了原生家庭的阴影,坚强地站了起来。

然而,血缘纽带岂能轻易割断?

在美国,赵庆香与魏斌夫妇生活亦不宽裕,他们兼顾学业与工作,为生计和学业不懈奋斗。然而,父亲赵玉令毫不体谅女儿,坚持要求赵庆香每月寄钱回家,他认为既然能赴美,怎会缺钱?

无论女儿女婿在美国生活多么简朴,赵玉令的贪婪要求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始终笼罩他们。即便在女儿孕期及产后,他也毫不体谅,持续不断地向他们索要钱财。

2001年,赵庆香与丈夫历经艰辛,终获博士学位,并在美国谋得高薪职位。年逾三十的他们,满心期望回乡探亲,以解多年思乡之苦。然而,未曾料到的是,这次归途竟成永诀,因为他们遭遇了亲生父亲赵玉令的毒手,命丧黄泉。

【重男轻女引发血案,人间恶魔竟屠杀亲生女】

听闻女儿女婿有所成就,赵玉令满心欢喜,只因期待着能向他们索取更多财物,毕竟养育女儿岂能无回报?归家的赵庆香与丈夫,虽在美国尚未领薪,仍先备了1000美金红包给父亲。然而赵玉令拿到钱后,却面色阴沉,不满地质问:“就这么点儿?”真是令人心寒。

然而,更令人心悸的事态正在酝酿。赵庆香夫妇为报恩,将多年节衣缩食攒下的1万美元寄给了公婆。得知此事,赵庆香父亲勃然大怒,不顾公婆多年资助之情,只计较算计:给亲家便是万金,给亲生父母仅千元,且你还有个弟弟需照顾!

此番女儿女婿回门之际,赵玉令暂且搁置争议,有更重要之事相商。赵庆泉已近而立之年,因癫痫之症,难以成家,工作也无着落,恐怕将长期依赖父母生活。

赵玉令直截了当地向刚归家的女儿女婿提出,希望他们为儿子购置房产。但他未曾体谅女儿女婿在美国求学生活的艰辛,二人尚未正式工作,经济拮据。此次给予他的美金已是极限,余下仅够返程路费。

赵庆香含蓄地拒绝了请求,考虑到家庭的不公与现实条件的限制。赵玉令不顾女儿难处,见她未应允,生怕机会溜走,催促妻子再次施压。然而,母亲深知购房开销巨大,明白赵庆香无法凭空变出巨款,经济基础不足难以实现。

目睹女儿固执己见,赵玉令怒火中烧,心生恶念。夜深人静之时,小两口旅途劳顿刚入睡,赵玉令不假思索,抄起斧头直奔他们卧室,怒喊道:“若非嫁你,她怎敢逆我意!”

他边念叨边举起板斧,俨然将自己视为复仇者,猛地朝女婿砍去。赵玉令动作迅速,转瞬间,女儿也未能幸免。在连续的砍杀声中,回娘家第一晚的赵庆香与丈夫魏斌,不幸丧命于父亲手下。

经法院审理,赵玉令因犯故意杀人罪,且手段极其残忍,被依法判处枪决。这一判决标志着,这位父亲残忍杀害亲生女儿的悲剧事件,最终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为这场人间惨剧画上了终止符。

现实中,像赵玉令这样的人并不罕见,他们深信女人不如男人,男人才是主宰。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如同顽疾,驱使一些人走上极端。为了不断索取女儿女婿的财物,他们竟能狠心酿造出令人震惊的惨剧。

“我不后悔,我自生的为何不能处置?”这言语何其愚昧且无耻。直至审判终时,赵玉令于法庭上仍强硬狡辩,对杀害女儿女婿之事毫无悔意,反觉理所当然。

2002年10月28日,赵玉令被执行枪决。他临终遗言是将剩余的钱财汇总,用以购置儿子的婚房。

哀哉!我们只能斥其“禽兽难及”。若社会能根除重男轻女之念,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平等,则未来每位女性皆能获公正对待与尊重。愿我们共筑的社会,再无此类悲剧重演。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葛子叙话

简介:葛子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