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合肥文旅市场再度展现出强劲的活力,本地游成为消费新热点,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记者从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2025年清明假期3天里,合肥市共接待游客372.1万人次,同比增长8.1%,实现旅游收入20.8亿元,消费同比增长8.5%。其中,骆岗公园、三河古镇、巢湖姥山岛等旅游点成为热门,巢湖姥山岛景区接待12万人次,三河古镇接待11.2万人次。合肥地铁轨道客运量也突破700万人次,城市旅游热度可见一斑。
根据第三方统计调查,合肥市接待省外游客占比27.6%,合肥旅游市场正逐步实现从“流量竞争”向“留量深耕”的战略转型。
“春游经济”来袭,本地游成最新热点
清明假期,骆岗公园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周边游客,开放常态化风筝放飞区、升级观光车环线,海棠谷、绣球园、牡丹园,缤纷花海持续上新。合肥市民梅女士带着家人前来游玩,她表示:“以前放假总想着去外地旅游,现在发现合肥本地就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骆岗公园环境好,游玩项目也多,园内还可以租车方便游玩,比去外地旅游轻松多了。”
此外,还有巢湖银屏牡丹节围绕“巢湖春韵牡丹盛典”,推出文化展、特色市集、国潮巡游及情景剧《哪吒遇见牡丹》等创新体验;瑶海区青年创意田园举办“花田好市”活动,赏花踏青、非遗市集、汉服巡游、杂技表演、亲子互动、研学课堂丰富多彩;包河区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三千樱雪织就梦幻长廊,假日期间接待游客3.1万人次;大蜀山陵园举办清明文化节,“指尖生春”环保艺术家体验、“时光信笺”数字化服务体验等活动赋予节日新的时代内涵;渡江战役纪念馆以全息影像、数字互动等形式开展“科技赋能 致敬先烈”主题教育,再现烽火岁月,假日期间超2.2万名游客来此重温红色历史、铭记革命先烈,厚植爱国情怀;庐阳区中市街“樱约国潮·春韵中市”樱花主题市集,塑造城市春日新风尚,蜀山区国祯广场九岖乐队春日巡演,用民谣与摇滚点燃街区夜经济;合肥市中心图书馆迎来第50万位读者,假日期间接待读者2.2万人次;合肥野生动物园、合肥植物园人气旺,假日分别接待6.8万人次、5.1万人次。
文旅资源不断丰富,本地游发展正当时
近年来,合肥本地游市场的升温并非偶然。随着城市的发展,合肥的文旅资源不断丰富,城市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为本地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月8日,2025合肥首届逍遥津新春灯会落下帷幕,50组非遗自贡彩灯、40个特色市集展位,288位专业演员、1138场精彩表演,优质的文旅项目为逍遥津公园带来旅游热潮。该灯会斩获抖音全国带货景区日榜第一、抖音安徽省景区销售排行榜第一、合肥热门景点排行榜第一。据统计,灯会期间客流超55万人次,入园客流超200万人次,话题浏览量超4000万人次,线上曝光量超3.6亿,成为合肥文旅新春最热景区之一。
从消费结构来看,本地游的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景区门票、餐饮、住宿消费外,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领域的消费占比逐渐提高。游客们在游玩过程中,不仅满足于观光游览,更注重参与感和体验感。
旅游业的繁荣促进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整体收入水平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本地游市场的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记者 章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