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转让商标!上万枚商标的华为如何是玩转商标“信息差”的?

尚标 2025-02-06 13:27:29

#尚标今日热点科技行业华为转让商标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如何通过商标实现合理合法的跨界合作开发,玩转商标的华为为何一直热衷商标注册保护?

日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其申请注册的多枚“STELATO”图形商标转让至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分类均为运输工具,上述商标申请于去年6月至11月,当前商标状态多为等待实质审查,部分商标状态为驳回复审中。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1月,华为公司已向北汽新能源转让多枚“STELATO”文字商标。

公开信息显示,STELATO(享界)为华为与北汽合作打造的全新品牌,2024年3月,工信部公布了华为与北汽联合打造的智选车车型申报信息,命名为享界S9。

目前,鸿蒙智行旗下总计有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四大品牌,分别由华为与赛力斯、奇瑞汽车、北汽、江淮等厂商合作打造。

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近日申请注册了“5D蟹行”和“华尔兹掉头”商标,国际分类涵盖运输工具、网站服务、通讯服务等。这些商标可能与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进一步布局有关,特别是与华为发布的XMOTION 2.0车身运动系统控制中的华尔兹掉头功能、蟹行泊车等先进技术相关。

华为为什么如此重视商标保护?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透露,华为已将“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个品牌悉数转让给车厂。他强调,华为对“问界”品牌的投入巨大,价值逾百亿元,且连同AITO这一以AI开头的全球注册难题品牌也一并转让。

这并不是华为首次转让商标。要知道,华为曾将“问界”商标转让给赛力斯,转让价款高达25亿元。尽管“问界”商标最初的注册费用可能只有数万元,但华为通过精准的市场布局和商标运营,成功实现了商标的增值和变现,同时继续以技术支持者的身份参与赛力斯的汽车业务,实现了商业上的双赢。

这也是华为为什么一直注重商标保护的原因之一,截至2024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申请了上万枚商标,覆盖了45个品类,其中在第9类别上就申请了5000多枚商标。此外,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华为拥有的商标数量达到了19762件。

商标转让成“香饽饽”2013年,贝因美公司将其拥有的“贝因美”商标转让给安婴儿公司,转让价格高达7.5亿元,创下了中国婴幼儿食品行业商标转让的最高纪录。这笔商标转让为贝因美公司带来了巨额的资金回报,有助于其集中资源发展更具竞争力的业务。

2017年,万达集团将其拥有的“万达广场”商标转让给汇金公司,转让价格为20亿元,也是中国商标转让领域的重大交易之一。通过转让商标,万达集团得以集中精力发展更核心的业务,同时实现了商标的价值最大化。

2018年,比亚迪公司将其拥有的“比亚迪”商标转让给富士康,转让价格为20亿元,也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商标转让的标志性事件。比亚迪通过商标转让,集中资源发展电动汽车核心业务,同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回报。

南极人通过品牌授权的方式,将商标作为无形资产出售给合作厂商,从而获取收益。据南极人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其仅靠品牌授权年收入就能达到13亿。南极人通过商标授权的方式,实现了低投入、高回报的商业模式,成功将商标转化为企业的盈利来源。

商标转让的“信息差”

有企业将热门词汇或具有潜力的商标进行注册,待其价值提升后再进行转让;

或者通过商标许可的方式,允许其他企业使用自己的商标并收取许可费。

这些企业通过商标转让或许可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商标的价值变现,为企业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益。

对于从事服装行业的企业来说,商标的价值同样不容忽视。通过精心策划和设计,企业可以打造出具有独特识别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商标,并通过合理的商标布局和运营策略,实现商标的增值和变现。同时,企业还可以考虑将商标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转让或许可,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商标转让或许可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合同约定,企业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务必谨慎行事,寻求尚标等了解商标相关法律专业机构的帮助,可以确保合法合规并保护自身权益,避免踩坑损失。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仅分享侵删

尚尚总结

商标转让是企业获得商标权的合法途径之一。

企业可以快速获得已经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标。不仅如此,企业通过商标转让还能降低品牌建设成本、降低法律风险、拓宽市场渠道、获取更多市场资源、快速增强企业竞争力。

0 阅读:23

尚标

简介:买卖商标,认准尚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