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昭通巧家县地名地图、乡镇地名来源故事和基本情况

云南风云梦幻 2024-10-22 10:00:33
昭通巧家县地名地图,乡镇地名来源故事,1982年基本情况

原创 夏吟 夏吟云南人物 2024年10月15日 00:00 北京

1982年昭通巧家县地名地图、乡镇地名来源故事和基本情况

1982年昭通巧家县地名图

巧家县[QidojiaXian]

在云南省东北部,北隔金沙江与四川金阳县相望,西隔金沙江与四川省布拖、宁南、会东等县相望。面积3245平方公里。人口463983,其中彝、苗、壮等少数民族占4.7%。辖新华镇及18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华镇。

地处滇东北中山山原西侧。山岭重叠高峻,东缘为牛栏江河谷,地势稍低。

西南部为金沙江及其支流以礼河、马树河、荞麦地河切割成起伏较大较破碎的中山、高山山地。最高点在中部偏北的药山,海拔4041米。最低点在北隅金沙江、牛栏江交汇处麻壕,海拔517米。

巧家处滇东地震带小江地震区,曾多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频繁。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金沙江谷地气候较干热,

1.巧家糖厂

1956年始建,称白沙坡糖厂,1968年投产,1986年扩建,改名为巧家糖厂。占地61亩,建筑面积27884平方米。日榨甘蔗1000 吨。主产白糖,并产酒精和糖酒。为省内大型糖厂之一。有公路接大巧公路与羊巧公路。

2.龙王庙Longwangmiao

在巧家县新华镇西3公里,金沙江东岸。海拔644 米。属新华镇。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建龙王庙,聚落亦以龙王庙为名。

村落呈散列式分布。人口850。附近产稻、甘蔗。有宁巧车渡联结四川省西昌、会理等地公路,为滇川交通要道。

3.红路[Honglu]

在巧家县新华镇南7.5公里,金沙江东岸。海拔739米。属新华镇。

红路系彝语红鲁的讹写。“红”为山,“鲁”为腰,意即山腰的聚落。为农贸集市,俗名红路街。

聚落呈块状分布。人口809,为汉、苗两族。产甘蔗。有公路接羊巧公路。村东有泉水清澈如镜,名筛子泉。

4.茂租[Maozu]

巧家县茂租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北49.5公里,金沙江南岸。海拔1550米。

彝语“茂”为竹子,“租”为腰,意即长有竹子的山腰。金沙江畔有滮水岩名胜。

聚落处缓坡呈块状分布。人口339。附近产稻米、马铃薯及花椒,开采铅、锌等矿。有公路南接大巧公路。

5.东瓜坪[Dongguaping]

巧家县东坪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北47公里。海拔1820米。

此地以生长水冬瓜树得名东瓜坪。清咸丰七年(1857年),佃农杨秀林(又名杨五百斤)在此组织农民起义,势及全县,历时七年,土司陆长妹逃走。今衙门村即因杨秀林设治得名。

聚落东临河沟,西倚大山麓,呈南北向散列式分布。人口1896,为汉、苗、彝等族。

附近产玉米、稻米及油桐、蜡虫、核桃、花椒。有公路南接大巧公路。

6.攀枝花[Panzhihua]

在巧家县新华镇东北54公里,金沙江南岸。海拔527 米。属东坪乡。

以长有两棵攀枝花古树得名攀枝花。

聚落呈点状分布。人口744。附近产玉米、稻米。有木船横渡金沙江即四川省金阳县。

7.红山[Hongshan]

巧家县红山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北53公里。海拔1792米。

因蜡虫旺盛满山红,得名红山。顾姓最先居此,又名顾红山。

聚落沿大山东部的缓坡呈点状散布。人口558,为汉、彝两族。

附近产玉米、豆类。特产蜡虫。

8.大寨Dazhai

巧家县大寨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北35.5公里,金沙江东岸。海拔1373米。

清代由陆、陈王、孙、兰、徐六姓联合建立农村集市,名六合场。后人户增多。后人户增多,改名大寨。俗称街当门,又称街村、大寨街子。

聚落沿缓坡呈块状分布。人口383。处粮、蔗主产区。产稻米及柑桔、油桐。有公路南接大巧公路。

9.海口

在巧家县新华镇北31公里,小寨河北岸。海拔1100米。属大寨乡。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河沟左岸山崩,截流成海。位于出水口两岸,故名海口。其东的小型堰塞湖今存,宽千余亩,四周皆大山,名海子。

聚落呈不规则块状分布。人口719,有少量彝族。附近产玉米、稻米及花椒、烤烟、柑桔。

10.小河[xiaohe]

巧家县小河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北44公里。海拔800米。

此地因南北各有一条小河在此汇入牛栏江,故名小河。

聚落沿尖山东南的河谷成丁字形分布,人口402,附近产米、稻氷及油桐、花椒。有油料加工厂。有公路南接大巧公路。

11.六合[Liuhe]

巧家县六合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北41公里,牛栏江西岸。海拔870米。

此地初为六户所居,原名六家村,后雅化为六合。

聚落呈块状分布。人口512,为汉、壮两族。附近产稻米、玉米及油桐、花椒、柑桔、柿子。有公路接大巧公路。

12.三官寨[sangudnzhai]

巧家县新店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北39公里,牛栏江南侧的缓坡上。海拔1739 米。

因彝族土司第三子曾居此得名三官寨。

聚落沿公路两侧散列。人口338,为汉、彝两族。附近产玉米、稻米、烤烟及油桐、核桃、板栗。有公路西南接大巧公路。

13.巧家营[Qiaojiaying]

巧家县巧家营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北11公里。海拔1446米。

巧家系当地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名字,被后代作为地名。

清在此设巧家汛。雍正五年(1727年)在此设会泽县,六年因征粮不便,移会泽为府附郭县,迁东川营右军守备分扎于此,名巧家营。1940年曾置营兴镇,后废。

聚落呈曲线分布,四周低洼,中部突出。人口572,有少量壮族。附近产稻米、甘蔗。大巧公路迁迴过此。有雍正十年(1732年)修建的巧家营土城石碑、饮水官井。

14.棉纱湾[Mianshawan]

在巧家县新华镇北22.5公里。海拔695米。属巧家营乡。

此地因过去产小棉花,乡人多从事手工纺纱得名棉纱湾。附近有古铁索桥。

聚落沿金沙江东岸呈块状分布。人口791,以汉族为主。附近产玉米、稻米、甘蔗、油桐。有水电站。有木船横渡金沙江即四川省宁南县。

15.荞麦地[Qidomaidi]

巧家县荞麦地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北22公

昭通地区巧家县里,药山西麓。海拔2200来。

此地以产荞麦得名荞麦地,又名长麦地。1940年曾置肇勋镇。

村落沿养麦地河西岸呈条状分布。人口704,有少量彝族。附近产玉来,马铃薯、荞麦,为绵羊主产区,产羊毛细折子毡衫。有公路南接大巧公路。

16.包谷垴[Baogunao]

巧家县包谷垴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42.5公里。海拔1780米。

此地处黄泥山包,主产包谷,故名包谷垴。为农村集市赶街的地方,又名街子上。

聚落沿河边呈带状分布。人口369,为汉、彝两族。附近产玉米、稻米、花生、烤烟。有酿酒、粮油加工厂。昭通一巧家公路经此。

17.铅厂[Qianchang]

巧家县铅厂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31公里。海拔2603米。

因清光绪年间在此办铅锌矿得名。

聚落呈不规则块状分布。人口203。附近产马铃薯、荞麦,为绵羊主产区。周围溶洞数十,煤炭遍布。气候寒冷, 多雨雾。有公路西接大巧公路。

18.老店子[Laodianzi]

巧家县老店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35公里。海拔1872米。

老店子是古代交通要道上的站口, 早年已在此设旅店,因名老店子。

聚落沿治乐河东岸缓坡呈点状散布。人口306。附近产玉米、稻米及核桃,有电站。昭通-巧家公路经此。

19.中寨[zhongzhdai]

在巧家县新华镇东11.7公里,荞麦地河东岸。海拔1560 米。属中寨乡。荞麦地河河谷有三个大村,此居拖租与兴隆中间,故名。

聚落倚山呈块状分布。人口279,为汉、彝、壮等族。附近产稻米、玉米。

20.老街子[Laojiezi]

巧家县崇溪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南029213 拔2400米。

系清初彝族聚居时开辟的古老街子,故名老街子。

聚落处马树河北岸的山洼,呈块状分布。人口247。附近产玉米、马鈴薯,东北有石膏矿。公路北接大巧公路。

21.双河[Shuanghe]

巧家县金塘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南16公里。海拔892米。

处以礼河与金沙江汇合处附近,因名双河。又名小河。

聚落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人口311。气候炎热,附近产稻米、甘蔗,有电站和铁索桥。羊巧公路经此。有渡船与四川省会东县相通。

22.新街[Xinjie]

巧家县马树乡人民政府驻地中。在新华镇东南36.5公里。海拔2420米。

1963年公社迁驻此地后新建的街场,因名新街。

聚落呈块状分布。人口210,为汉、彝两族。附近产玉米、马铃薯。大巧公路经此。

23.马树塘[Mashutang]

在巧家县新华镇东南33.5公里,高山上的开阔地中。海拔2499米。属马树乡。

马树系彝语马书的变音。“马”为一,“书”为湖泊,那里原是一片湖沼,因名马树。清代设马树塘。东北沼泽有珍禽黑颈鹤来越冬。

聚落沿马树河呈条状分布。人口171。附近产玉米、马铃薯。传统手工艺品有花红毡。大巧公路从东经过。

24.鲁德[Lude]

巧家县炉房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东南38公里,炉房沟西岸。海拔2561米。

彝语“鲁德”为一家彝族的姓氏,意即鲁德家居住的地方。

聚落呈块状分布。人口579。附近产玉米、马铃薯。

25.蒙姑[Menggu]

巧家县蒙姑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华镇南39.5公里,金沙江东岸,大垴包山西麓的河谷平地。海拔810米。

蒙姑系彝语咕的讹写,意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39年曾置蒙姑镇。太平天国石达开所部及红军长征均由此入巧家。是辛亥革命时参谋总长张开儒的故乡。东南5公里有石匠房古栈道。其北的新塘湾,1930年发生6级地震。

聚落呈不规则块状分布。人口878,为汉、彝、苗等族。处滇川两省及东川会泽、巧家间的走廊地带,系交通要道和贸易集市。附近产玉米、稻米、甘蔗,特产碗碗红糖。有电站及农副产品加工厂。羊巧公路经此。其西的蒙姑渡口可通四川。

26.马树林场[Mashu Linchang]

在巧家县南部。以场部在马树乡境内得名,1959年建场。

马树林场辖铅厂、包谷垴、八家村、小河塘四个林区。有林地110.67平方公里。

主要为针叶林和阔叶林,以华山松为主。木材积蓄量50万立方米。场部驻庙湾湾,在新华镇东南37公里,海拔2460 米。大巧公路经此。

附:云南昭通巧家县历史(1982年前):

西汉置堂琅县,治今老店子,属犍为郡。东汉作堂狼,属犍为属国。亦作堂螂、螗蜋,因山得名。

三国蜀属朱提郡。南朝齐属南朱提郡,梁废县。

唐南诏、宋大理为东川郡地。元代为东川路地。

明代为东川军民府地。

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会泽县,治巧家汛,六年移会泽为府附郭县。

嘉庆十九年(1814年)析会泽县置巧家厅,治今新华镇。

巧家原为聚落名,后扩大为政区名。

1913年改巧家厅为巧家县,属滇中道。

1916年废道,直属省。

1942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昭通专区。

1970年属昭通地区。

0 阅读:0

云南风云梦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