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500万辆电动车下线时,马斯克或许未曾料到,自己会站在政治盟友的对立面。特朗普政府宣布自4月2日起对全球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后,这位曾为特朗普竞选押注10亿美元的金主首次公开反对,揭开了美国政商联盟的深层矛盾。
特斯拉2023年财报显示,其上海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虽达95%,但高端芯片、电池材料仍依赖日韩进口。25%的关税将使每辆Model Y成本增加约8000美元,直接削弱其与比亚迪、大众的竞争。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数据显示,全美汽车工厂使用的变速器70%来自墨西哥,电子控制系统45%依赖德国供应。关税政策若落地,美国本土汽车价格将普涨12%-18%,消费者购车贷款违约风险可能上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
马斯克曾通过“政府效率部”推动削减企业监管,助特朗普赢得硅谷支持。但税收政策研究所分析显示,特朗普的关税新政若叠加即将到期的2017年减税法案,将使特斯拉等跨国企业实际税负增加至32%,远超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
特朗普力推的减税政策使马斯克2018-2023年累计避税73亿美元,但关税新政将吞噬其65%的税收优惠。这种“左手给糖、右手夺食”的做法,迫使马斯克在政治站队与商业生存间做出抉择。
欧盟已拟定报复清单:拟对美国威士忌、摩托车加征30%关税,这将冲击肯塔基州和威斯康星州的共和党票仓。中国商务部则重启对美国大豆的反倾销调查,直指艾奥瓦州等农业摇摆州。
现代汽车宣布暂停佐治亚州工厂扩建,福特推迟在密歇根州的电池项目投资。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关税战若持续半年,美国汽车业将流失23万个工作岗位。
当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公开批评“关税政策是经济自杀”时,其账号瞬间涨粉300万,民意支持率反超特朗普15个百分点。
特朗普团队内部文件显示,共和党正评估马斯克的政治价值:其旗下SpaceX的星链系统掌控着全球65%的卫星通信,X平台影响着43%的美国选民信息获取。这场政商博弈的结局,或将重新定义美国权力游戏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