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发布第一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通知后,截至11月1日,全国31省均已发文下调项目价格。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第二批的价格治理来了。
十大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价格下调
2025年前执行新价
今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第二批) 的通知》流出,文件落款时间为11月14日。
此次治理范围为10个肿瘤标志物类收费。通知指出,选取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细胞角蛋白19片段测定、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10个检验项目。其他肿瘤标志物检验价格项目要一并子以规范治理,坚决举一反三,扩大规范治理成果。
通知要求各省医保局(自治区、直辖市)于2024年11月30日前发文落实第二批价格规范治理工作,个别项目暂未调整到位的,需说明原因,具有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权限的地区应于2025年1月1日前执行新的价格水平。
以单项价格全国中位价、平均价或第一价区低价作为预期目标价,引导医疗机构降低试剂耗材的采购成本,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医保局将上述检验项目价格下调至预期目标价附近。
具体价格水平可在预期目标价附近上下浮动不超过10%,同一地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价格 保持相对协同。
相对于第一批价格治理要求,第二批对于特殊情况给予更多缓和空间。
通知明确,对于个别项目暂不具备大幅调价条件的,现阶段可适当从宽把握预期目标价,并督促医疗机构深入分析试剂采购价格偏高导致无法落实其他省份或医疗机构可执行的预期目标价的原因,引导医疗机构主动参与试剂集采,降低试剂采购成本后调整到位。现行价格水平低于预期日标价的,暂不上调价格;价格水平确实明显偏低的,可在后续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中参考预期目标价适当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价的10个肿瘤标志物与近期安徽省牵头的27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品种重合,安徽省联盟集采覆盖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产品为十六项。
安徽27省集采肿瘤标志物类覆盖品类
截至目前,安徽省27省集采只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还未公布正式文件,目前征求意见阶段已结束。10类肿标价格是否还会在此次调价基础上继续下降,还需等待集采结果。
目标价全国联动
倒逼降低耗材、试剂价格
与试剂直接相关的第一批、第二批价格治理已经陆续在全国展开,预估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试剂或耗材被纳入。试剂集采与医疗服务价格治理并行,体外诊断价格市场迎来史上最大革新。
国家医保局近期文章披露,目前,全国各省普遍有2000多个检查检验项目,受信息壁垒等因素影响,有些项目的价格在不同省份差异很大,比如血栓弹力图试验,这是一项用于评估凝血功能的检验,有的地方360元/次,有的地方只要100元/次,相差好几倍。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检验试剂或设备的采购成本虚高,导致了“一地区一价”,“一方法一价”。
价格管理权限方面,国家医保局表示,检查检验项目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政府制定收费上限,具体价格水平由各省和有价格管理权限的地市医保局制定。
为尽快减轻患者负担,规范检验项目价格,从而引导企业合理下调试剂价格,国家医保局根据集采降价情况,结合不同地区价格比较情况,分析检验项目的试剂、设备采购成本,统计各省检验项目价格的中位数、众数等具有代表性、指导性的水平,提供给各省作为开展本地价格治理的参考锚点,既能覆盖物耗成本,为回报检验人员的劳动付出留出空间,同时有利于促进地区间价格相对协同均衡。
第一批价格治理通知发布后,截至11月1日,全国31省均已发文下调项目价格,其中上海、江西、青海等省份已率先执行。初步测算,单个项目平均降价超40元,直接减轻了患者和医保基金的负担。
医疗服务价格成为耗材、试剂价格治理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全国市场。
第三批、第四批还会远吗?国家医保局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医保局将根据检查设备、检验试剂采购成本下降情况,分批开展检查检验价格规范治理,力求直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同时,降低检查检验价格腾出的费用空间,指导符合调价的省份按一定比例用于护理、门诊、手术等项目价格的专项调整优化,也为支持满足临床急需的高水平真创新留出费用空间,让更多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加快进入临床应用,让医疗科技造福于民。
近日,国家医保局先后发布《“航空医疗转运”“安宁疗护”“住院单人间床位费”等36个项目纳入<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精神治疗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近期国家医保局加快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已编制印发15批立项指南。
根据以上信息,相信更多的医疗服务价格治理还在后面,而从价格虚高项目中挤出来的费用空间,将更多用于支持真正的高水平创新技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