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在北京这繁华喧嚣的都市里,竟然藏着一个“北极”?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极寒之地,而是指北京市铁路公安局小蒜沟站派出所。这个派出所承担着守护京郊铁路安全的重任,他们的工作环境之艰苦,任务之繁重,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精神坐标,它指向的是责任、坚守和默默奉献。
想象一下,每天早上8点,当我们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周末的慵懒时,小蒜沟站派出所的民警白利剑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视工作。零下20度的严寒,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他却要徒步三十余公里,攀越陡峭河道,穿越崎岖土坡,对6座特大桥、1条特大隧道进行地毯式排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巡逻,而是用双脚丈量责任,用汗水守护平安。
下纳岭大桥,海拔1000多米,长度近4公里,桥板之间都是缝隙。火车以八九十公里的时速驶来时,巡线的民警要及时侧身避让。桥下是冰封的河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孩子们在冰面上嬉戏玩耍,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危险。民警们必须时刻警惕,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提醒,而是用细心守护生命,用责任驱散风险。
2月12日,白利剑在巡视唐包线578公里时,发现线路右侧的护网由于日久风化,有两根水泥柱已断裂倒地,护网出现了一个1.2米乘0.3米的口子。此处临近村庄,极易出现人员和牲畜钻进护网的情况,给铁路运输造成风险。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打电话通知小蒜沟工务车间来维修,并在寒风中等了一个小时,与赶到的工人一起将护网维修完毕。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维修,而是用行动消除隐患,用责任保障安全。
他们买菜做饭都要自己动手解决,停水期间,需要驾车前往十多公里外的山泉处打水。生活条件如此艰苦,他们却依然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坚守,而是用奉献诠释忠诚,用担当守护平安。
我们常常被那些轰轰烈烈的事迹所感动,却往往忽略了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小蒜沟站派出所的民警们,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京郊铁路的安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牢牢地固定在铁路线上,保障着火车的安全运行。
而更深层次的,我认为,是对“安全”这个概念的重新审视。“安全”不仅仅是避免事故的发生,更是一种预见风险、主动防范的态度。就像小蒜沟派出所的民警们,他们不仅仅是被动地处理事故,而是主动地巡查线路,排查隐患,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他们深知,铁路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细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这种主动防范的意识,不仅仅适用于铁路安全,也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作中,我们要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安全,防患于未然。
更进一步说,小蒜沟派出所的故事,也引发了我对基层治理的思考。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基层稳,则社会稳。然而,基层工作往往是最辛苦、最繁琐的,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如何加强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待遇和保障,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回到小蒜沟派出所的故事,我们不应该仅仅是感动,更应该思考如何将他们的精神转化为我们自身的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奉献,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蒜沟的故事,也让我对“英雄”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英雄不仅仅是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也不仅仅是那些在科研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英雄也可以是那些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守护着社会的平安和和谐。他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在夜空中默默发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所以,当我们再次听到“北京有个‘北极’派出所”这句话时,我们应该想到的是责任、坚守和奉献,想到的是那些默默守护我们平安的普通人。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将他们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也是对“北极”精神最好的传承。
在2025年春运进入尾声之际,小蒜沟的守护者们依然在群山间执着前行。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却从未懈怠。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奉献。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而我希望,他们的付出,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让更多人感受到他们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