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冬去春来。度过漫漫寒冬,春天终于扑面而来。Deepseek、机器人再到哪吒2的百亿票房,中国活力终于回来了。中国半导体产业自然也是精神抖擞,整体恢复了精气神。
春节前后我密集拜访政府,调研企业,组织座谈,安排聚会,前后有数十场活动。交流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业界的信心又回来了,2025年大有可为。具体到半导体细分领域,设备领域稍微平淡一点,其它领域都普遍积极乐观。产业各环节心态变化明显,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积极布局。春天来了,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内部动能
深入交流让我对今年的行情有了直观的认识,很多企业老总已经开始积极看多做多。
在终端市场,新能源车持续几年的高增长,2025 年 1 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经高达41.5%,后续持续高增长压力较大,预计2025年汽车增幅在10-15%之间;手机市场已经高度成熟,2025年手机随着着经济回暖会有微幅增长,预计增幅为个位数;服务器需求随着算力建设的拉动会有明显增长,但是由于部分产能外移,预计增幅在10%以上。
芯片设计今年会有大幅增长,首先随着AI需求放量,AI芯片等开始兑现业绩,推动高端芯片高速增长。其次,海外通道的打通,中国企业踊跃出海。成熟芯片随着市场的整体回暖,也有不错增长。整体预计2025年芯片设计增长在30%以上。
Foundry在2025年的增长来之不易,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但随着海外订单的回流,依然会取得不错的成长。先进产能火爆异常,供不应求的现状将长期持续。成熟产能内卷严重,依然增收不增利。可喜的是欧洲客户开始在寻求与中国Foundry合作的机会,虽然订单数量不大,但中国Foundry服务全球客户已经开始了。假以时日中国成熟产能一定会主导全球成熟市场。综合来看,预计中国芯片代工在2025年增长在15%以上。
全球存储市场2024年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中国市场将在2025年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随着128层3D NAND技术实现量产,以及国内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终端的需求,将部分抵御了全球市场DRAM和NAND价格下滑的影响。预计中国存储2025年增幅在20-30%之前。
设备市场由于产能建设放缓,存货过多的影响,2025年其增速将明显放缓,预计在5%以下。但是头部设备企业在制裁更加收紧和自身技术进步的合力之下,持续向Foundry供货,预计这些优秀企业将取得30-35%的增长。而技术实力一般,企业规模小的设备企业2025年将比较难过。
经过几年调整,半导体产业在2025年将迎来新的机遇。部分企业遭到重创,还需要继续疗伤,但是优秀企业已经迎来的新的发展周期。
外部影响
半导体行业预期的最终改善还有赖于大环境的改善,今年外部环境也有根本上的改善。
首先,两会日益接近,重磅利好政策会持续释放,拉动经济的实操性政策会陆续出台。国家对楼市、股市的支持已经明朗化,不断拿出真金白银救市,最近对万科的巨额救助显示了国家支持房地产的坚决态度。国家救市政策的持续出台,中国经济大部分领域已经企稳,有些领域已经甚至明显反弹,例如科技股在人工智能的带领下已经走出牛市气象,提振了整个市场信心。
其次,贸易战和半导体制裁力度的势能在逐步衰减,即便后续有制裁出台,中国也有足够的措施来应对。特朗普之前声称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但迄今没有多少实质动作。美国要在4月2日公布新的关税政策,但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空间不大。能被替代的供应链的已经被替代,能被征税的也已经征税。目前有潜在征税风险的产品大多是与美国人日常生活和通胀关联较大的产品,大幅加征关税的空间不大。半导体制裁尽管绵绵不绝,但能拿出的杀招已经越来越少,其影响力日渐衰减,而且也越来越接近无牌可出的阶段。
因此,高盛等美国投资机构对 2025 年中美关系改善给予了积极预测,中美经济深度交织,特朗普上任后中美相互需要的诉求在持续增加,中美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在加强,双方有机会改善关系,改善贸易往来。即便特朗普出尔反尔,中国也有足够定力来应对。
最后,对于以上所有积极因素,一向嗅觉灵敏的外资对中国市场态度做出反应。近一个月来,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纷纷看多中国市场。外资认为随着中国市场逐步复苏,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在逐步释放,尤其AI 从硬件基础设施向软件应用领域转移,为中国科技企业带来中长期的成长利好。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复苏,会推动本土市场迎来消费盈利的机会。
2月12日,中国日本商会公布了1400家在华日企对2025年中国市场景气度的看法。相比2024年秋季,“恶化”减少13个百分点,降至12%;“略微恶化”减少7个百分点,降至32%;“持平”增至42%,增加16个百分点;“改善”或“略微改善”的企业增加4个百分点,达到15%。
中国经济体量巨大,调整有巨大的惯性。同时中国经济也有巨大的弹性与活力,深度调整之后必然要迎来猛烈反弹。
结语
再漫长的寒冬,也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四时季节更替是自然之力,产业冷暖转换是信心所驱。中国市场巨大,活力十足,机会众多,即便遭遇挫折也不会蛰伏太久。只要春雷一声响,上下游相互驱动,产业与消费共振,春天就来了。信心更足,春天的脚步就来得更为轻快。那些心态更积极,触觉更灵敏,行动更坚决的人自然也将首先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