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作者:刘润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叫作《底层逻辑》,这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深度思考,抓住问题本质的畅销佳作。
在这个知识时代,大家都追求“干货”。学习的时候,总喜欢找那些,拿来就能马上“用”的。比如,让老板给你加薪的3个秘诀,能够马上打动客户的5句话等等。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干货”,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在真正需要用的时候,可能根本派不上用场。因为很多时候,老板不想听下属怎么说,只想为更多工作成果付费;客户也不想要几句敷衍的话,只想让商家给出更低的价格……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要学点什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呢?
这就需要本周我们要讲的这本书中提到的底层逻辑了。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处在浅层,只能解决一定范围领域的问题。可是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有的知识就不管用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学习底层逻辑,也就是那些底层的、本质的知识,再加上一些环境的变量,才能真正建立符合现实情况的认知,解决那些不断变化的难题。
本书的作者刘润,是《5分钟商学院》的创始人,曾任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和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咨询顾问。他的课程在全网拥有上百万粉丝,他的学员不乏许多职场精英和创业者。毫无疑问,他所提供的视野、认知,往往更接近于企业管理、个人发展、情商沟通等方面的本质。《底层逻辑》这本书,正是他基于自己的商学院课程,结合万千学员的实际经验,综合而成的精华。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也能很大程度上强化自己的底层逻辑,在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扎实。
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位置决定价值观
首先,我们来聊聊价值观的问题。为什么要聊价值观呢?因为很多人在选择工作时,都很在乎“是什么”,工作的内容、时长、职责、待遇等等,还有“怎么做”,工作要以何种心态,什么方法进行等等。
然而,许多人却忽略了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为什么”?除了基本的拿工资,保持生存需要,我还希望从工作中得到什么?是能够帮助更多人,让他们生活更幸福,还是赚更多的钱,让自己过更加优渥的生活?而这就涉及“为什么”,也就是价值观的问题。否则,就可能像一些人,工作了好长一段时间,却发现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感到非常痛苦。
那么我们应该持有何种价值观,或者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呢?刘润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回答,叫作:价值观不是一个选择问题,而是一个协调问题。
在书中,他讲了一个故事来解释这个问题。一位悍匪绑架了首富的儿子。首富自身虽然很有影响力,但还是不得不以数亿元赎回儿子。其中一段首富和绑匪的对话令人深思。
绑匪问首富:“你为什么这么冷静?”首富回答说:“因为我错了。我的知名度这么高,但居然一点儿防备都没有。有时我自己开车出门,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我要仔细检讨一下。”绑匪意外地问道:“是我绑架了你儿子,难道你不恨我吗?”首富还是摇摇头说:“是我的错。”
其实从法律上来说,肯定是绑匪错了,他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但站在首富的角度看,这种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可他却没有做,导致儿子被绑架。即使用法律手段制裁了绑匪,但损失已经发生,所以首富才会承认错误。
首富的这种处事方法,在心理学领域叫作课题分离。它的原意指,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比如绑架索要赎金,是绑匪犯了罪,是绑匪的课题,而因绑架遭受损失,是首富不够谨慎,是首富的课题。
也就是说,在同一件事情上,我们往往面临好几种价值角度,要处理这些问题,就要协调好不同的价值观。如果首富面对绑匪的时候,站在社会的角度,大骂绑匪不遵纪守法,很可能会激化绑匪的情绪,甚至导致撕票,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采用更符合自身需要的价值观,站在自身角度,冷静地处理问题,实现了与绑匪的某种“协调”。
刘润介绍,我们在工作中,往往要协调多种价值观,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三种。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解释:坏蛋A诱骗好人B,到了商人C没有锁门的工地上,结果B一不小心失足坠亡。那么,从不同的价值观来看,这应该是谁的责任呢?
这里的第一种价值观,是法学家的价值观。法学家会说:“这就是A的罪过。他犯了罪,应该严惩不贷,弘扬社会正义,让大家引以为戒,确保此类事情不再发生。”但是法学家的观点,前半段是正确的,严惩是可以弘扬正义,却并不一定能够杜绝这类现象。
于是有了第二种,经济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C也需要承担责任。为什么呢?因为犯罪行为太复杂了,要非常全面地杜绝犯罪行为,对整个社会来说成本太高。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个相对低成本的处理方式,就是同时惩罚C,提醒那些不注意锁门的工地,用一个锁门小动作,就能有效减少此类案件。有时候,考虑一下社会成本和收益,会比追求纯粹的道义更加有效。
但是还有一小撮人认为好人B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为什么他这么大意,一下就被坏人骗了呢?他又为什么这么不小心?就在工地里失足摔死了呢?也许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自己心里还在懊悔:“早知道就不应该相信别人的话了!”这就是第三种角度——商人的角度,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个体利益最重要的当然是生命,如果命没了,就等于一切都没有了。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不同的价值观了。不过,有些人可能还在犯难:虽然理解了,但事到临头,还是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问题,以及所出的行动是完全不同的。能够经常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判断,同时还能够理解不同人的选择,是一种综合价值观的体现。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曾说的:“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依然能够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的智慧。”
好,以上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下面我们说说第二个问题:作为个体,如何实现更快的成长。
个体进化到底靠什么
百万年来,生理上的进化优势,给人类带来了相比于其他生物更加巨大的生存优势。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起到重要作用的,其实是文明社会的思想和技术发展,让人类实现了指数级的进化。
在刘润看来,人生也能看成一个“进化”历程,有的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可以实现不错的发展。但有的人却能够不断积累能力,多方借势,放大自己的能量,成为真正的多面手。
比如,欧洲文艺复兴的巨匠达·芬奇,我们都知道,他最有名的画作《蒙娜丽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除了是一名伟大的画家,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作家等等。他的人生简直像开了挂一般,不断产出各个领域的高质量成果。
还有现代著名的音乐家鲍勃·迪伦,他不但获得了音乐界最著名奖项——格莱美音乐奖,同时还获得了影视界的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新闻界的普利策奖以及诺贝尔文学奖。毫无疑问,鲍勃·迪伦也是一位跨领域的全才。
刘润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洞悉人生的商业模式,其实也能多方面发展,达到多点开花的结果。他还为此提出了一个公式,叫作:能力+效率+杠杆=人生的商业模式。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公式。
第一重要的是能力。首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能力?是一个人的演讲能力、沟通能力,还是赚钱能力呢?其实都不是。因为我们工作中所需的能力太多了,无法通过一两项完全概括。真正重要的能力,其实是获得能力的能力。就好像我们获得一盏阿拉丁神灯,灯神兴冲冲问我们有什么愿望,我们回答说:“我的愿望是再要三个愿望。”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简直是一个“流氓答案”,根本不现实。实际上这并不夸张,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描述这种能力,就是:怎么只用1年时间,获得别人2年的能力?
对此,刘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甚至画了74个数学模型,经过严格推演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加班”。当别人一天工作8小时,我们却工作16个小时,就有可能用1年获得别人2年的工作能力。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疑惑:那么多人被老板要求加班,也没有见到他们能力突飞猛进,工资暴涨啊?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主动”与“被动”的区别。也就是说,当加班变成一种主动行为,我们可以给它换一个名称,叫作“勤奋”。
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996”工作制——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被抨击地非常厉害。然而,刘润在微软工作的十几年,几乎天天都是“996”,很少在晚上9点之前下班。甚至很多时候,大家都是睡在办公室。
而且不仅他是这样,他的同事们也是如此。以至于办公室最受欢迎的,就是两张休息室的床。大家早上过来,就要把东西放在床上占位置,不是为了中午有时间休息,而是为了晚上有地方睡觉。如果一不小心,抢不到睡觉的床位,就只能在工位底下,裹着睡袋休息。
特斯拉公司的CEO埃隆·马斯克,曾经在一所大学做演讲,一个学生问他:“您是怎么获得今天的成功的?”马斯克给了这个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是:“非常努力地工作。”通过努力造就能力,看起来是一碗鸡汤,实际上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门槛。
拥有了能力后,我们来看公式的第二项:效率。如何在更短的时间里,产出比别人更多的成果呢?刘润特别强调选择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做的事情,是否能够真正帮自己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精准地将目标和手段统一起来。
对此,他举了一个例子,在2017年,一个叫王俊哲的小男孩走失了,父母在微博平台上寻人求助。有趣的是,他们居然放了一张孩子穿着比基尼的照片。顿时微博上炸开了锅,网民们议论纷纷:“这是在认真找孩子吗?”“这么严肃的场合,怎么能用这么不严肃的照片。”
我们不知道他的父母是不是故意如此。但这条微博的确在极短的几小时,就收获了1万条评论和3万多次的转发,孩子在7小时内就被找到了。毫无疑问,相比于常规的求助方式,他的父母选择了一个更加有效的“奇葩做法”,更快达到了目标。这就是作者所强调的“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能不能在诸多“可选项”中,找到最接近自己目标的那一个。即使这个做法并不常规,但它能比其他方法更快达到我们的目的。
在拥有了能力和效率后,我们看看人生“商业模式”的第三项,那就是“杠杆”。顾名思义,杠杆能对工作成果起到聚焦放大的效果,将个人层面的努力扩大到更深远的领域,这也是我们人生进阶的重要工具。
在书中,刘润总结了在商业领域的四类杠杆,分别是团队、产品、资本和影响力。其中团队和影响力,更适用于个人的发展,而产品和资本主要针对企业组织。
团队杠杆,是指我们自己到达一定能力水平后,以团队形成“自我复制”的效果。比如刘润所在的咨询业,非常依赖咨询顾问的个人能力,所以到达一定规模后,就马上出现了人才瓶颈,无法在更大范围“量产”那么多能力强的咨询顾问。
然而,有一家企业却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咨询企业麦肯锡。他们最大的经验,就是做好“团队杠杆”,每年从全球各个顶尖大学,招聘一大批刚毕业的商学院年轻人,教给他们系统性的方法和知识,让他们能快速入门;然后利用“老带新”的工作方法,让这些年轻人快速成长。因此我们会看到,在麦肯锡工作过的年轻人,即使离开了团队依然能发展很快,原因就是来自团队的赋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具备了行业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类杠杆是“产品杠杆”。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把一个品牌、一家公司、一个团队的能力凝练成一个“拳头产品”,在市场上打出一定的知名度。
比如,在15世纪的欧洲,誊写《圣经》是一个专门的职业。欧洲教廷曾雇用了大约1万名誊写师来从事这个工作。但抄写好一本《圣经》需要一个誊写师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也算是“团队作战”,但效率还是太低,以至于只有一些贵族和富人家庭才买得起《圣经》。
而真正让《圣经》广泛传播的,其实是活字印刷术。它用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让几乎每个家庭都能购买。尽管当时的教皇批判,印刷术让誊写师这个“美好的职业”消失了,《圣经》却因此传遍了世界各地,成为欧美文化的代表词之一,这就是一次很成功的产品杠杆,用印刷术将《圣经》做成了通行世界的产品。
第三类杠杆是资本。通过资本,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以资本操作的形式来实现自我的增值、经营规模扩大等等。像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在充分竞争后,经常会经历一个整合兼并的过程,这就是在利用资本的杠杆。
第四类杠杆则是影响力。这项杠杆关系到我们能理解的,那些最有价值的资产,比如某公司的著名品牌,某头部主播的核心粉丝群,他们无一不是影响力的结果。
那么如何构造影响力呢?刘润将其分解为三个能力,分别是:演讲、写作以及人脉。前两点很好理解,但不同一般的是,刘润对人脉的理解比较独特。很多人认为,人脉是那些能够帮到自己的人,而刘润认为,人脉是那些自己能帮到的人。也就是说,人脉是双向互动的,我们无法想象生命中突然蹦出个“贵人”,无条件地帮助自己。而是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在积极社交的前提下,构建相互帮助的人脉关系,这样才能获得良性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对“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的解释,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真正理解身边人的底层逻辑。
理解身边人的底层逻辑
当我们理解了价值观,以及个体发展的公式,就需要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一般来说,这些逻辑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到个人却是有差别的。
那么,要如何做到理解他人呢?刘润认为其中的关键是“知行合一”:不但理解别人想做的事,也要了解,对方为什么这样做。
举例来说,刘润为学员开私董会时,一位学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怎么才能给我的高管降薪。”大家听到这个问题,开始了讨论,有的人问:“降低待遇,高管有可能会离职,你希望他离开吗?”也有人开始分析怎么做,提出:“要找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在合适的时机提出来……”
但是刘润没有着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员们思考:为什么这位学员会想给高管降薪呢?学员解释说,自己的公司正在谋求上市,但是有一次接受访谈,对方问公司的愿景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结果五位高管的答案都不一样。而且平时这些高管的业绩并不高,没有达到学员的预期,所以他想到,要给这些人降薪。
刘润马上提出,这其实并不是降薪的问题,而是一个高管思想不统一,业绩不达预期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反过来想,如果给高管降薪,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答案显然是不能。
事实上,这种问题在职场中很常见。在工作中,我们对待领导和同事,往往是在想他们要做什么,就是解决“how”的问题,而且会觉得,他们的做法很多时候和我们并不一致。但如果深究一番,就会发现这个是“why”的问题,动机是什么?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而这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
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适当地放下个人观点,在和人沟通的时候,使用一些更深入的沟通技能,比如分清边界感,多问几个“为什么”,给人一个安全的心理距离。比如有人告诉你:“我准备换个工作”的时候,先不要急着说:“现在某某行业很火”,“你应该更多提高自己”等一些直接的意见建议,这会显得很生硬,好像直接在给对方定性,传达“你之前的选择有错误”,“你的工作不适合你”类似观点。因为实际上,我们并不是那么了解对方的情况。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问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是什么原因,让你有这样的决定呢?这就是合理的边界感,让对方感觉到,我们是充满善意的,想要先了解一下对方的想法。等我们了解清楚了,明确了对方的想法,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也不迟。
在职场中,边界感是我们理解他人的前提。当我们为人际关系留出了足够的安全距离,对方才会真正感到我们的善意,更多地和我们交流内心的想法,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好了,讲到这里,关于《底层逻辑》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我们就介绍地差不多了。通过学习,我们会发现,“底层逻辑”是这个时代个体成长,人们绕不开,却也经常忽视的一个问题。
太多人都在关心“怎么做”,但刘润却提出一个更本质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做一件事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想获得什么,别人又想获得什么?
了解了不同的初衷,不同的发心动念,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人,理解这个动态变化的世界。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