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2日,美国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核心汽车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9.6%至182亿美元,净利润从2024年同期的25亿美元骤降至7.25亿美元,跌幅达71%,创公司史上最差单季表现。对此,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将于5月起大幅减少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重新聚焦公司业务。

财报显示,特斯拉2025年Q1毛利率降至18.2%,低于去年同期的25.5%,主要受全球供应链波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消费者抵制影响。美国投资界指出,马斯克深度参与美国政府事务对品牌形象造成冲击——2024年以来,他为特朗普政府连任投入超2.5亿美元,并推动多项贸易保护政策,导致全球多地出现针对特斯拉的抗议活动,部分自由派及中间派消费者转向比亚迪、通用等品牌。
英国广播公司分析称,中国车企的崛起是重要因素:同期比亚迪在欧美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5%,凭借性价比优势抢占市场份额,而特斯拉因缺乏新车型、价格竞争力下降,全球销量仅34万辆,同比暴跌28%。此外,特斯拉对Model Y生产线的改造导致短期产能受阻,进一步影响交付量。
面对业绩危机,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承认政府事务分散了部分精力,表示“为整顿财政体系所需的大量工作已基本完成”,即日起将把每周投入政府事务的时间从4-5天缩减至1-2天,“未来将把大部分精力放回特斯拉的产品研发与供应链管理”。但他同时强调,政府效率部的工作“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仍会在必要时提供支持。
这一表态获得市场部分认可,特斯拉盘后股价一度上涨5%,但投资者普遍认为“回归力度仍显不足”。韦德布什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丹·艾夫斯指出:“这是特斯拉的关键时刻,马斯克必须在政府角色与企业CEO身份间做出明确抉择,其政治参与已对公司品牌造成永久性伤害。”
尽管特斯拉仍以238亿美元的收盘价保持全球市值最高车企地位,但其2025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41%,较2024年特朗普胜选后的历史高位(480美元)腰斩,马斯克个人财富因股价缩水至少损失730亿美元。《纽约时报》分析称,此次危机暴露了企业家跨界政治的高风险——当商业决策与政治立场深度绑定,消费者可能用脚投票,导致品牌信任度受损。
目前,特斯拉正加速推进新版Model Y的产能爬坡,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推出两款新车型。业内人士指出,能否摆脱“政治化”标签、重拾技术创新优势,将成为特斯拉能否走出低谷的关键。
随着马斯克逐步回归公司事务,这家曾经的电动车标杆企业能否在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冲击下重振旗鼓,市场将持续关注。
你认为马斯克该彻底放弃政治角色,专心拯救特斯拉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