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宜昌大撤退1938,三峡转移军工设备,保存民族工业实力。1938 年的宜昌大撤退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成功转移了大量军工设备等物资,保存了民族工业实力,为中国持久抗战奠定了重要基础,具体如下:
1. 背景:
- 战略要地的转移:1937 年 11 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确定四川为战时大后方。宜昌作为长江的咽喉、入川的门户,其战略地位愈发突出。华北、华东、华中等地的机关、学校、工厂企业纷纷向四川特别是向重庆搬迁,大批人员、物资的撤退都要经过宜昌。
- 运输压力巨大:当时入川,公路少且不能直接入川,铁路几乎没有,长江水道便成了进入四川最便利的路线。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西行的大船,到了宜昌必须等候换载开川江的大马力小船,才能穿过三峡继续溯江进川。而随着武汉的沦陷,大量的人员和物资在短时间内集中到了宜昌,运输压力剧增。
- 时间紧迫:1938 年 10 月中旬以后,长江上游将进入枯水期,大型设备根本无法入川。也就是说,所有的人和货都必须在 40 天左右的时间内运走,否则将面临被日军截获或损毁的危险。
2. 主要过程:
- 卢作孚临危受命: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以交通部次长的身份赴宜昌负责督运事宜。他到达宜昌后,目睹了一片混乱和恐慌的局面,各轮船公司被交涉的人群挤满,运输阻塞严重。
- 制定科学运输方案:
- “三段航行”法:卢作孚将航段划分为宜昌到奉节三斗坪、三斗坪到万县、万县到重庆三段,根据水域情况安排合适的船舶负责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这样既充分利用了不同航段的特点,又能使船舶在各段之间合理调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运力。
- 改造客运舱:实施客运舱“座票制”,将原来二等铺位一律改为座票,增加了客运量,以便更多的人员能够及时撤离。同时,他降低收费,对公教人员实行半费,对战区难童免费,对货物运费只收平时的 1/10,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众和企业的负担,也提高了运输的积极性。
- 增加装卸力量:鉴于三峡航段不能夜航,他要求各船尽量利用夜晚装卸,抢在白天航行。为了搬卸方便,他在三峡航线增设码头和转运站,临时增加雇工 3000 多人,同时征用民间木船 850 余只,运载轻型物资。
3. 成果及意义:
- 成功转移大量人员和物资:到宜昌沦陷前,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 150 余万,货物 100 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以及众多兵工厂、钢铁厂、机械厂、纺织厂等企业的设备和原材料。
- 保存了民族工业实力:这些抢运入川的物资,很快在西南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工业区,尤为重要的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兵工、炼钢等行业的综合性工业区,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这些工矿企业成为了抗战的坚强后盾,为前线的将士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为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 精神鼓舞:宜昌大撤退被誉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它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