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的一生充满着神奇色彩,他不仅仅是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同样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历史转折的关头,他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毅然举义,建国后,多次得到毛主席和周恩来的关照。
1974年4月19日,傅作义因病逝世,得知这一噩耗的周恩来悲痛万分,并于23日亲自主持其追悼会,叶剑英致悼词。
傅作义和平起义,北平顺利解放宣统二年(1910年),傅作义顺利考入太原陆军小学,期间,他深受孙中山民主的革命影响,并参加了同盟会的外围组织少年革命先锋队,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傅作义被保送到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小学,除学习军事课程之外,他还了解了不少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民国四年(1915年),傅作义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民国七年(1918年)顺利毕业后,返回家乡山西,参加晋军,并先后担任排长,连长以及营长。
民国十三年(1924年)8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晋军攻占石家庄,傅作义的警戒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并得到了前敌总指挥的嘉许,成为第4旅第8团团长,民国十六年(1927年),傅作义又在历时3个月的天镇守卫战中充分显示了他的守城才能。
傅作义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傅作义等50余名北方将领决定联名通电,呼吁全国各方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共同奋斗,自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傅作义率领所部在抗日战场上辗转1.8万余里,进行了大小战役290多场,期间他战功赫赫,并成为国民党名将。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的战略方向迅速向华北战场转移,11月4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并让傅作义南撤,许以东南行政长官职务,但傅作义却选择坚守平津,并为自己留下了走和平道路的余地。
不久,为救国救民的傅作义决定通过长女中共地下党员傅冬菊以及符定一等转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请求共商和平事宜。
12月21日,解放军完成对平、津、塘的战略包围后,又于22日一举攻克新保安,35军两个师全都被灭,得知这一情况的傅作义大为震动,而很快他也被中共中央列为43名战犯之一。
虽然说当时的傅作义对此很是不解,但转念一想,这不仅仅可以客观地防止特务机关采取行动,而且对于掩护他走和平道路是非常有利的。
傅作义
同样中共北平地下党城工部也加进了对傅作义的争取工作,并将他的女儿傅冬菊派到傅作义身边进行劝导,随时汇报他的思想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进步人士也展开了和平解放北平的运动,力促傅作义以大局为主。
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以及各界人士的努力,傅作义终于下定决心,排除重重阻力,走上和平起义的道路。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召开华北高级将领会议,期间郑重宣布北平城内外的国民党守军接受和平改编,并颁布《关于全部守城部队开出城外听候改编的通告》,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傅作义的和平义举不仅仅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而且就连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也高度赞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就曾在河北平山西柏坡亲自接见。
当时傅作义一见毛泽东就说:“我有罪”。但毛泽东却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说道:“不要这样讲,当年火烧圆明园,不少文物珍宝都被掠夺,而如今我们要是自己破坏了这些文物,那就不应该了,现在北平已经和平解放,我们应该谢谢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的,你也是有功人员啊。”
傅作义听过之后,心中感到阵阵温暖,并继续说道:“请问主席,我是住在这里,还是回北平。”毛泽东微微一愣,笑着开口:“你在北平住得挺好的,不久,我们也会到北平去,将来我们可以更好地合作,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而且回到北平之后,我们就要召集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以及少数民族和华侨等各方面代表人物开会,你也会受邀参加。”
傅作义
听着毛泽东的这一番话,傅作义十分激动:“等我回去之后,一定会向部下转达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指示和关心,同样我个人也会无条件地服从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决定,不论什么工作,我都保证做好。”
这时毛泽东问他想要做什么工作时,傅作义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觉得我不能继续待在军队了,我想去黄河河套一带,做点水利方面的工作。”毛泽东听过之后笑着说道:“你对水利感兴趣?黄河河套水利工作面太小,未来你可以担任水利部部长,这样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军队工作也可以兼管,我看你还是很有才干的,我们能谈得来,也能合作共处。”
看着傅作义逐渐放松下来,周恩来也在一旁说道:“傅将军以人民利益为重,使北平问题顺利解决,避免了一场灾难啊,你是有功将领。”这时傅作义也坚定地说道:“我戎马半生,罪恶累累,今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一定为祖国人民立功赎罪,以求得党和人民的宽容。”
返回北平之后,傅作义向全世界发表了和平通电,并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新中国。
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毛泽东和周恩来多次关照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曾一度拟安排傅作义、程潜等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出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不过得知这一情况的毛泽东却说道:“对于傅作义这样的安排还不够,他是立了大功的,一定要给他安排一个部长。”
随后党中央便再次向傅作义征求意见,而他也依旧表示想从事水利方面的工作,为国家做一些实事,就这样,傅作义成为了水利部部长,这一年他54岁。
傅作义
初到水利部时,有些人总是故意刁难,有一次,傅作义在开完会之后,出门便不见了原位停放的车辆,在这样的情况下,身边的工作人员赶忙去找,但傅作义时间紧迫,便直接叫了一辆三轮车回去。当工作人员找到汽车时,发现傅作义早已不见,因此他十分担心,并立马汇报周恩来,经周恩来详细调查弄清楚前因后果时,他十分生气,并做了严厉批评。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发现水利部文件上也没有傅作义的名字,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决定亲自问个清楚。
北京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在天坛公园顺利举行,毛泽东看到一半就邀傅作义出去走走,当他们来到祈年殿时,毛泽东停下了脚步,并看着修补过的天坛一角笑着问道:“你看这一块我们补得好不好。”这时傅作义认真地回答:“不认真看,看不出来。”“如果我们兵戎相见,这墙也补不得了,你是北京的大功臣,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是不是有人怠慢你?”毛泽东如是说。傅作义听过之后连连摇头:“哪敢,哪敢,您不治我的罪,我就感激不尽了,我在水利方面是个门外汉,恐怕难以胜任部长的工作。”这时毛泽东鼓励道:“不行就学,有问题就去请教群众,哪有天生就会的,边学边干嘛,不过水利部文件批文怎么没有你傅部长的名字。”傅作义紧接着回答:“我平时忙,副部长批示也是一样的。”
毛泽东听过之后没再继续问,直接让周恩来去搞清情况,得知一切的周恩来特地批水利部:“以后大小事情,只要没有傅部长的名字,一律无效。”
其实周恩来对傅作义的无微不至也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有一次,傅作义在寓所宴请周恩来、朱德、陈毅等人时,周恩来一下便察觉到警卫部队戒备森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立即命令秘书把部队撤走。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预料到傅作义会感到不安,不利于统战工作,周恩来深知对待民主人士,一定要真诚。
当周恩来第二次前往傅作义寓所时,汽车行至东斜街就因为路上建材堆放太多开不过去,只能下车步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恩来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傅部长上下班怎么开车走?”当得知只能走大街绕道时,周恩来皱起了眉头,随后他便让市政当局把东斜街的马路修到傅作义家门口,并把堆放的建材清理干净。
周恩来
1962年10月,傅作义第三次宴请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以及陈毅夫妇,当时的周恩来环顾四周后,认为房子太过简陋,并建议整修一下,对于和周恩来的多次关心,傅作义也一直铭记在心。
他知道正是因为有毛泽东和周恩来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才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傅作义常常说道:“咱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工作的义务,不能要求别的权力,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主,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样就会轻松很多。”
在担任水利部部长期间,傅作义一直兢兢业业,从不懈怠,没辜负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期望。
傅作义病重时,周恩来亲自前去看望傅作义不仅仅工作严谨认真,而且还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在担任水利部长之初,他就常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国的水利建设任务很重,光坐办公室肯定不行,我得多下去了解情况,向群众学习。”
傅作义早年因远离家乡,耗费较大,又不注意节省,向人借了20两银子。寒假回到家中,父亲没有责备,只带他到黄河边,让他脱掉鞋袜,一同跳入水中,然后对他说:“我的钱是这样挣来的。”傅深感内疚,自此一生崇尚简朴,人称“布衣将军”。每次外出视察时,傅作义总是带随从人员最少的那个,他喜欢轻车简从,从不讲究排场,更不愿意前呼后拥,按当时的规定,傅作义可以乘坐公务车(在列车后再挂一节专用车厢)前往,但傅作义每次都不要,和工作人员合住一间包厢就可以。
除此之外,傅作义还表示:“要是买不到软席的话,搞几个硬座也行,与群众联系也方便。”
傅作义
在深入基层调查的过程中,傅作义与工作人员一起翻山越岭,察看水利工地,他不仅仅视察工程,而且还关心工人生活,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从松辽平原到珠江三角洲,凡有水利建设的地方,就有傅作义的身影。
1957年4月,傅作义前往山西视察水利工作时,因过度劳累,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得知这一情况的周恩来很是担心,并亲自委派医疗专家立马从北京出发飞往太原进行抢救,就这样,傅作义的病情才逐渐好转。
在这之后,傅作义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但随着越来越忙,他的身体情况也引人担忧,1962年初,中央考虑到傅作义的心脏病比较严重,决定安排他前往广东休养。不过傅作义却表示如若只是为了休养,那他肯定不去,但要让他做点工作,他会欣然同意,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和广东省委只能答应他的条件。
顺利抵达广东的傅作义依旧闲不下来,他先后视察了花县水库、新丰江水电站以及新会、佛山、高要等地,而且每次他都会亲自登上坝顶,了解具体情况。
1972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同意傅作义辞去水利电力部部长职务的请求,但他却离而不休,继续工作。
1974年年初,傅作义因患癌症住院接受治疗,而周恩来也住进了医院,得知傅作义病重,周恩来十分着急,不顾他人劝说,抱病前往北京医院看望,一进病房,他就紧紧地握着傅作义的手说道:“毛主席让我来看看你,你为北平的和平解放立了大功啊。”
傅作义
听着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傅作义费力地动了动嘴唇,泪水瞬间湿了眼眶,这么多年来他们的关照,傅作义从不敢忘,直到周恩来挥手告别时,他的眼睛还一直注视着周恩来背影,迟迟不愿离开,同样很多往事也瞬间涌上心头。
傅作义病逝之后,在他的追悼会上,高度赞扬了他对抗日战争以及北平、绥远和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而周恩来也难掩悲伤情绪,泪水直达心底。
从国民党将领到新中国的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的跨度是非常大的,他为祖国的统一和社会主义建设做了不少贡献,他是立了大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