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夏永旺梦乐城商场内两家经营多年的餐饮品牌“食通天”和“胖锅轩”宣布闭店。
食通天以川湘融合菜为主打,胖锅轩则以特色干锅闻名,两家店均开业于江夏永旺2023年11月正式运营初期,一度凭借高性价比和差异化口味吸引大量客流。

近期,著名的大型餐饮店“鲜铺”也关闭,这家店人气还是可以的,在永旺拥有非常高的人气,也偃旗息鼓了。

近年来,武汉商业综合体频繁调整业态,餐饮品牌更替速度加快,即便江夏永旺作为华中最大永旺梦乐城(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4700余停车位),也难以让所有餐饮品牌“高枕无忧”。

永旺的餐饮店铺需要经历三重考验
成本高压:租金与人力双重挤压
江夏永旺作为超大型商业体,入驻成本本就较高。
据公开数据,其A馆商业面积超19万平方米,B馆零售区超11万平方米,高租金和运营成本让中小餐饮品牌压力倍增。
某闭店品牌员工透露:“周末客流虽旺,但工作日营收难以覆盖成本,加上食材涨价和人力成本攀升,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消费需求迭代:从吃饱到“吃体验”
如今的消费者更追求场景化体验和差异化服务。
江夏永旺虽规划了12000平方米娱乐体验区(含影院、屋顶跑道等),但餐饮品牌若缺乏创新,仍难逃淘汰。
例如,此前火爆的“大份量平价餐厅”因同质化严重,复购率持续走低。
而食通天、胖锅轩等传统模式,在网红餐饮和新式茶饮的冲击下,逐渐失去竞争力。
线上分流与社区商业夹击
外卖平台的兴起让部分消费者转向居家用餐,而社区生鲜店、便利店提供的即食餐饮进一步分流商场客流。
江夏永旺周边3公里覆盖10余个社区,但社区底商的便捷性对大型商超形成挑战。
尽管面临困境,仍有品牌通过创新找到生机。例如,江夏永旺部分餐厅尝试“餐饮+社交”模式,推出亲子套餐、主题打卡活动;
有的则借助商场流量,与影院、儿童乐园联动营销。
此外,优化供应链、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也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
值得关注的是,江夏永旺的长期潜力仍被看好,作为总投资100亿元的项目,其二期、三期将建设商业街、写字楼等综合业态,未来或通过多元化场景带动餐饮复苏。
闭店潮的背后,是市场洗牌与消费升级的双重作用。对餐饮品牌而言,唯有精准定位客群、严控成本、提升体验,才能在竞争中突围。
对于消费者,每一次用餐选择都在无形中推动行业进化。或许,食通天与胖锅轩的退出,正是武汉商业生态迭代的一个缩影。
虽然现在餐饮行业竞争很大,但是不缺乏食客,毕竟餐饮是刚需,大家都非常热衷品尝美食,食品卫生安全和价格以及服务品质提升的话,一定会吸引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