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遗孤把中国当祖国,提起日本就满脸嫌弃:我怎么会是日本人?

子明感感 2024-04-02 05:59:08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我怎么会怎么是日本人呢?我自己想不通。”

在一档采访节目的镜头当中,一位头发稀疏的老人用流利的中文侃侃而谈,谁都想象不到他身上流淌的是日本人的血脉。

而就是这样一个日本人,却始终将中国视为自己的祖国,每当提起日本时,他脸上流露出的表情,永远都是嫌弃与羞愧。

他以自己是个日本人为耻,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甘愿换去这一身肮脏的血脉。

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谁?明明身为日本人的他又为何如此痛恨日本?

来福和他的养母

1943年,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迎来了尾声,虽然东北大部分地区尚未收复,但依旧在中国土地上肆虐的日军,注定已是强弩之末。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东北许多土地被日军以低廉的价格强行“购买”,然后派出日本民众来到中国生活,意图正是为了让中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也就是在这些从日本来到中国的民众当中,就有着面对采访的老人一家,他名为中岛幼八,当时刚满1岁。

来到中国东北地区生活的中岛幼八一家,包括他的父母,以及一个比他大7岁的姐姐。

本以为这是新生活的开始,但1945年随即到来,为了进行最后的垂死挣扎,这些来自日本的普通人,全都被强行应征入伍,其中就包括中岛幼八的亲生父亲。

一个月后,他们一家没有等到父亲的归来,只等到了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

驻扎在中国境内的日本人疯狂逃窜,中岛幼八的母亲本想带着儿女一起逃跑,但由于饥寒交迫,年幼的中岛幼八眼看就快不行了。

中岛幼八的母亲深知就算带着儿子一起走,中岛幼八也会死在逃亡的路上,于是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将中岛幼八托付给了一个路过的中国货郎,请求他将自己儿子送给一户好人家。

念在孩子无罪,这位货郎便答应了下来,找到了一户姓李的人家。

当时中岛幼八实在太过虚弱,向来心善的老李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拒绝了,他担心即便收养了这个孩子,最后还是养不活。

眼看中岛幼八即将被遗弃,原本站在一旁看热闹的人群当中,走出了一个叫做孙振琴的接生婆。

也许是职业的缘故,她看不得中岛幼八就这样活生生死去,于是她就把中岛幼八抱回了家里,成为了中岛幼八的养母。

孙振琴和丈夫陈玉贵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夫妻俩只有一个女儿,如今收养了中岛幼八,倒也算是儿女双全。

于是夫妻二人便给中岛幼八取了个中国名字,大名陈庆和,但一般都叫小名来福,因为贱名好养活。

在养母孙振琴的悉心照顾下,原本奄奄一息的来福终于活了过来。

我不想当日本人

即便是在几十年后面对采访,中岛幼八依旧清晰记得,小时候“妈妈”用掌心揉搓他肚子时的温暖,每当提到这里,老人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中岛幼八被养活之后,孙振琴一家都很高兴,但这时中岛幼八的亲生母亲却找了回来。

原来经过1年的流离失所,他们这些日本人都将被遣送回国,至少不用担心路上被冻死饿死,于是她想到了自己亲手交给别人的儿子。

中岛幼八的母亲找到孙振琴家中,想要带着中岛幼八一起回日本,孙振琴哪里肯同意,双方僵持不下,最终闹到了当地管理部门。

最后还是孙振琴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将年仅4岁的中岛幼八放在两人之间,让中岛幼八自己选择跟谁。

当时中岛幼八早已将孙振琴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自然是直接扑到了孙振琴的怀里,于是中岛幼八依旧还是来福。

在中国东北度过的童年时光,一直都是中岛幼八最幸福快乐的记忆。

但就在1950年,中岛幼八的养父陈玉贵在进山砍柴时,意外被疯狗咬伤。

当时根本没有什么狂犬疫苗,所以养父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

养父去世之后,为了不耽误母亲改嫁,中岛幼八就被暂时送到了姐姐家里。

等中岛幼八再回家时,养母已经改嫁给了村里一个姓李的小村干部。

于是中岛幼八迎来了第二任养父,也迎来了第二次改名,这次他从陈庆和变成了李成林。

由于中岛幼八的来历在当地人尽皆知,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其余孩子都会故意针对中岛幼八,骂他是“小日本”。

或许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岛幼八便开始厌恶起了自己的真实血脉。

面对亲生母亲时常从日本寄来的照片和书信,中岛幼八全都烧得一干二净,他哭着跟孙振琴说,自己不想回日本,更不想成为日本人。

永远的遗憾

因为成绩不好,孙振琴又不想让中岛幼八跟自己一样成为农民,于是便带着他去到了海林,认了一名叫赵树森的林场工人为养父,这是中岛幼八的第三任养父。

赵树森曾经在日本民众家里做过工,等到日本战败后,那家父亲被强征入伍、音信全无,母亲又因病离世,只留下3个小孩子。

于心不忍的赵树森便收养了那3个孩子,将他们抚养长大一些后,又给他们分别找到了收养的家庭,所以在照顾日本孩子这方面,赵树森很有心得。

在海林开始新的生活后,中岛幼八在当地继续念小学,因此认识了兼任校长和老师的梁志杰。

在得知中岛幼八的真实来历后,梁志杰并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反而说如今中日关系处于尴尬期,像中岛幼八这样的人,如果回到日本,或许可以帮助两国建立起友好关系。

正是因为听了梁志杰的这番话,中岛幼八在15岁的时候,决定去日本看一看,同时了解一下自己能做些什么。

本以为只是去看一看,很快就能返回中国,于是中岛幼八没来得及和养母告别,就被急匆匆催上了前往日本的轮船。

没想到这一去,竟然就是永别,因为两国关系尴尬,中岛幼八无法回到中国,只能在亲生母亲和继父家住下,重新成为了中岛幼八。

中岛幼八无数次想要返回中国,但日本相关部门给他的答案永远都是拒绝,中岛幼八想办法联系上了养母孙振琴,孙振琴倒是替他感到高兴,说他终于和亲生母亲团聚了。

在日本生活下来的中岛幼八,长大后进入了中日友协工作,一直到1966年才有机会返回中国,却不能随意走动。

于是他只能申请给养母打了一个电话,当听到电话那头熟悉的声音在呼唤“来福”时,中岛幼八瞬间泪流满面。

等到中岛幼八再次来到中国时,养母孙振琴已经去世,他在养父母的坟前长跪不起,之后将所有的回忆和过往,都写成了一本名为《何有此生》的自传。

结语

在这本自传当中,他想将中国人的温暖和善良,将真实的中国,告诉给每一个日本人。

即便在日本境内无人关注他这本书,他依旧自费出版,只希望让自己永远铭记中国人的养育之恩。

0 阅读:47

子明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