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华裔女科学家死在美国!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又被重启

旧闻档案 2024-09-28 21:55:36

美方重启“中国行动计划”,第一位受害人出现了——华裔女科学家吴瑛

一位顶尖的神经学领域的科学家,不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是不可多得的稀缺人才!

然而一位华裔女性神经学科学家,被发现离奇地死在了位于美国的家中,美国当局却不管不问,装模作样的调查一番后,敷衍的给出了她的死因:自杀。

这种欲盖弥彰、消极调查的态度,引发了美国科学界学者们的强烈不满。

此举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华裔及中国籍学者的担忧,因为这让他们回想起了,此前美方实施过的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

一、又一位华裔科学家离奇死亡

据《环球时报》、《南华早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出生于中国的华裔神经学科学家——吴瑛,在今年的7月10日,被发现死于位于美国芝加哥的家中。

作为一名顶尖的神经领域专家,吴瑛的死,引发了美国学界的震动。

美国当局第一时间就派遣了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此事,给出的结论是:吴瑛服用了过量药物,导致其死亡,系为自杀。

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美国方面十分重视吴瑛这位华裔科学家——不仅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就介入调查;

还专门派遣了相关部门,专事专办。然而在不少知情人士看来,美国当局此举倒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贼喊捉贼的样子。

他们认为,华裔科学家吴瑛并非自杀,而是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暗杀与迫害!

这一切都源自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所实施的一项臭名昭著的计划!

二、真实死因扑朔迷离

许多学者认为吴瑛的死亡,或许另有原因,而绝非美国当局所说的自杀。

有人猜测,吴瑛的死亡,很有可能与她生前遭受到美国政府打击、实验室被关停一事有关。

美国的国立卫生研究院(英文简称为NIH),一直以来都是由美国政府所支持,专门研究公共卫生与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机构。

吴瑛生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任讲座教授,而NIH正是她在美国西北大学科研实验室的主要经费资助方。

在吴瑛死亡前夕,曾与NIH进行过多次交涉,盖因对方想要停止对其实验室的资助,要求吴瑛关停实验室,并接受该机构的调查。

吴瑛去世后,她任职了20多年的美国西北大学,不仅没有发布讣告,缅怀这位敬业的华裔女科学家。

反而十分诡异地删除了学校官网上,所有关于吴瑛的个人信息。

甚至连她的出版刊物和实验室资助记录,也被一并删除干净,就好像吴瑛从未出现在美国西北大学。

三、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被重启

直到两个月后,吴瑛死亡的真相,才被揭露出冰山一角!

2024年9月12日,德克萨斯州一位共和党议员——兰斯·古登提起了一项法案,且已于当地时间9月11日,被美国众议院以“237票比180票”准许通过。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施行一项为期6年、类似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所颁布、实施的“中国行动计划”的新计划。

该计划的主旨为:

遏制他国对美国学术机构与知识产权的间谍活动,同时制定一套针对科研实验室与大学研究机构及人员的执法策略。

什么是“中国行动计划”?

这项计划开展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他下令要求美国94个地区的司法部门,每年至少要提出1到2起针对中国的诉讼,目的是防止中国从美国“窃取”科研信息与成果。

收到总统命令的美国FBI联邦调查局,借此凭空捏造所谓的“中国学术间谍”,大肆逮捕在美的中国籍学者、华裔学者、亚裔学者甚至是中国留学生等,大兴冤案。

夸张点说,这项计划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几乎可以与我国清朝的“文字狱”画上等号。

在该计划实施的数年时间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了一份调查数据——超过1/3的美国华裔科学家认为他们“不受欢迎”;

72%的学者认为他们作为科研人员在美国“不安全”;

约70%的学者对美国政府调查华裔科研人员感到“害怕”!

四、受害者绝非吴瑛一人

尽管“中国行动计划”,让美国学界的学者们人人自危,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可特朗普政府却选择一意孤行,依然我行我素的迫害华裔、中国籍科研人员。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起案件,当属“华人教授陈刚被捕案”。

2021年1月14日,美司法部对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华人教授陈刚实施了逮捕,并对他进行起诉。

只因陈刚教授不肯向美国能源部,提供他在中国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数据!

这种根本就站不住脚的指控,引发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对美方的谴责。

2022年1月20日,陈刚教授被捕的1年后,美司法部迫于国际舆论压力,撤销了对他的犯罪指控。

2022年,拜登上台后,美国政府宣布正式终止“中国行动计划”,以此安抚各国的学者和留学生。

时隔2年,这项臭名昭著的计划居然被美方重启。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吴瑛生前还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高级顾问研究员。

如此一来,吴瑛究竟是因为实验室关停、科研项目无法展开而绝望到“自杀”;

还是不肯透露美方需要的数据而“被自杀”,就不得而知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