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几个长期主义陷阱!别被PUA成“美丽穷人”

霖华看时尚 2025-03-30 21:39:09

最近几年,大家肯定对「长期主义」这个词不陌生。

什么是长期主义?你可能也经常在小红书刷到“长期主义的爱用包包分享”“你一定要拥有的长期主义单品”……

如果轻易相信了,那真的有好几年苦可以吃,好多冤枉钱等着你花!

这几年我闲置出了价值100多万的奢侈品,但差不多只回收了3折,在买包买鞋买衣服上,血亏70万。

交了一笔昂贵学费后,想用亲身经历和大家说,这几个长期主义陷阱你真的要避开!

偷换概念的长期主义

别轻易入贵价经典款

▍ 你不需要的经典款

和长期主义绑定最深的,莫过于各种大牌经典款单品。

"投资一件羊绒大衣穿十年",曾经的我被这句话洗脑,买了2件Max Mara大衣。

我的肩宽已经有40多了,也属于身高167大骨架,但穿101801还是不好看。而且日常真正适合穿羊绒大衣的场合也不多,只拍照了两次。

▲ 照片上是另一款,101801那款一次没穿,照片也没拍。

最后两件都3折不到出了闲置:

我们误以为基础款、大地色系、天然材质就是长期主义,却忘了审视身体与衣物的真实关系:那件被供奉的Max Mara驼色大衣,是否因为过于庄重而从未出席你的生活?

你买的羊绒大衣,去年冬天穿了几次?你的上班环境真的需要这种精致的大衣吗?

回想去年冬天我每次出门,总是爱穿黑色的防风羽绒服、相对平价的羊毛大衣。

真正的长期主义,是一场针对自我认知的残酷手术——它要求我们承认:「会穿」比「该穿」更重要,适配比跟风更重要。投资衣橱根本不属于投资。

▍ 极简主义老钱风

还有很多人把老钱风极简风等同于长期主义。

老钱风本来就是适配欧美的概念,直接照搬到亚洲人身上,很容易因为五官寡淡或骨架小而撑不起风格。

▲ 走老钱风、极简风往往需要更时髦感的个人气质。

购入基础款单品后,还需要很多配饰来增加点缀,无形中又增加了配饰和包包的消费。

▍ 对材质的迷信

提到长期主义,总会有人出来推荐高档的天然材质,像是亚麻、羊绒、真丝。

不否认这些材质确实舒适又有质感,但对普通人来说,护理成本和穿着频率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件需要干洗的有机棉衬衫,就算一年只穿3次,干洗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完全和环保主义相悖。

当你想买一件以“长期主义”作为卖点的衣服,可以先灵魂三问:

我能接受只允许手洗/干洗吗?会因为怕弄脏而小心翼翼不敢穿吗?同价位是否有更耐造的技术面料?

这些可能性的衣服,

你可能根本不需要

「长期主义」没有问题,但当它成为一个单品的噱头和标签,本质上就变成了一场新的卖货营销。

除了「长期主义单品」,还有很多需求都是被创造出来的:

通勤场景需要「老钱风战袍」露营场景需要「山系机能马甲」约会场景需要「纯欲斩男套装」

但你的通勤场合适合这样隆重的打扮吗?那么喜欢宅家,有去户外徒步的机会吗?走大女主路线,还要扮什么纯欲?

不能随时轻松穿出门、需要假设一个场景的单品,我们都要条件反射般升起警惕心。

▍ 度假风长裙

现在女装品牌已经上新夏款了,度假风长裙是基本每年都会出现的单品,配上模特在欧洲或者海边的照片,氛围感十足。

拖地的长度+大裙摆,确实很出片,能帮你拍出浪漫飘逸的人生美照。

但度假回来之后,这条裙子该如何处置?日常穿,需要考虑行动会不会太拖沓、甚至一不小心踩到。

正面是吊带/抹胸,背面有露背,上班穿的话,还得再加个小披肩外套。

对于小个子小骨架的女生,脱离了拍照角度,在实际生活中看,大量感裙子不仅不飘逸还可能很笨重。

▲ 官方角度 vs 路人角度

这种单一化的设计,注定了度假风长裙只能在“旅行出片”这一个特定场合发挥作用。

▍ 精美高跟鞋

夏天和裙子、吊带搭配的,还有各种各样设计精美的高跟鞋。

有些初入职场的女生,可能也想着需要一双气场十足的鞋子。

可根据我买过这么多鞋的经验,全包+细高跟的款式,几乎是不可能舒适的。

我一般只有出去拍照或者参加活动才会穿,而且是带着放在车上,活动结束就马上换下来。

美是真的,美丽刑具也是真的。

“多带一双鞋+忍痛几小时”,当你想拥有一双精致高跟鞋,可以想想有几个场合真正值得付出这样的麻烦?

▍ 夸张设计感单品

之前写流行趋势,提到现在又开始往极繁主义转变了,出门逛街的时候,我也发现个性感的穿搭越来越多,像是废土风、Y2K、女团风。

但仔细看,那些穿得又夸张又美的女孩,多半本身外形条件就很好,小头小脸,骨架很细。

之前看《好东西》,很多人说怎么那么多奇奇怪怪的衣服钟楚曦一穿就好看。

▲ 当然是因为她高挑纤细又紧致的超绝身材啦。

所以扎心的事实就是,夸张设计感单品在别人身上好看,是因为脸蛋和身材,并不是因为衣服本身。

我们被明星博主种草穿搭的时候,都可以去掉头脸想象一下自己穿着是什么效果。

买衣服前需要考虑的几个维度

如果要给长期主义定义一个标准,丁丁认为是当下需要,且未来至少3年还需要的、一定会穿的单品。

现在给衣橱添“固定选手”,我都会从下面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 考虑衣服的综合竞争力

曾经我也是“款式至上”,可以为了好看的设计原谅一切。但现在如果一件衣服的综合竞争力不够,我知道自己很快就会不喜欢了。

什么是综合竞争力?可以从面料舒适度、清洗便利性、风格兼容性这3个维度打分。比如这件白衬衫:

面料舒适度:亚麻,舒适清洗便利性:可机洗但易皱风格兼容性:亚麻(仅限夏天穿);宽松大廓形(搭配空间小)

那么综合来看,它在我这里的竞争力就不是很强,只有夏天会穿,而且会因为懒得熨烫而降低穿着频率。

当初做lemine这款白衬衫,我特意选了竹纤维材质,在舒服透气的前提下,挺括有光泽感又不容易皱,好搭配好打理,就很符合长期主义的单品选择。

▲ 从去年到今年,每个季节我都有拿它做搭配。

▍ 是不是你100%会穿的衣服

现在很多姐妹都有一个共识:试穿的时候有一丁点犹豫不决的衣服,就不要留下。

其实犹豫就是因为已经看到了它在某些方面不适合你。顾虑会反复出现,这件衣服的使用率一定不会太高。

比如纯欲甜美风、工装机能风都不适合我,就算有些款式真的很好看,我穿出去也是别扭不自信的。

有些姐妹上班通勤要坐一小时地铁,5cm以上的高跟鞋、紧绷贴身的连衣裙,会让你在每个想穿的早上又打退堂鼓。

平时很少化妆,爱健身,那色彩明艳的印花裙、正式商务的职场套装几乎就没有用武之地。

一个季度甚至一年都不会穿超过3次的单品,绝对不能说是长期主义。

▍ 整理观察你的现有衣橱

大家通常都以为,一件衣服越贵,成本越高。

而实际上真正的穿衣成本是:(价格 ÷ 穿着次数) + 决策消耗成本。

有些衣服可能不贵,但让你每次穿上反复照镜子最终还是脱下来,使用率低,还白白耗费心力。

这样的单品才是隐藏的高成本,看看你衣橱里哪些是成本最高的,以后避开同类。

已经入手的贵价单品,也不要想着“投资保值”,不穿就尽快出闲置。衣橱的投资根本不是投资,只会让你血本无归。

早年刚接触时尚,我确实对大牌、设计师品牌非常着迷,还记得18年第一次被邀请参加上海时装周,开心得不行,有种少女梦实现的感觉。

但后面接触得越多,去国外留学深入学习了解时尚产业后,就渐渐对这个行业祛魅了。

高端的时尚都是资本家运营的华美泡沫,现在我更喜欢落脚在日常实穿有用的穿搭上,更希望我们避免在美好的年纪为了追求所谓的奢侈时尚而荒废青春和金钱。

还是那句话,「会穿」比「该穿」更重要,适配比跟风更重要。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我们下期再见,祝大家周末愉快~

0 阅读:18

霖华看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